第5章 夜探破庙,符号解密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罗令蹲在老槐树根前,指尖顺着那道新刻的符号滑过。树皮粗糙,划得指腹发痒,残玉贴在胸口,温度还没散。他没抬头,耳朵听着村道上的动静。远处狗叫了两声,又静了。他知道王二狗的狗还在破庙门口趴着,但那两人已经回镇上,暂时不会回来。

  他站起身,手电光扫过庙门。门还是虚掩着,和刚才一样。他没开灯,推门进去,脚步落在地面,声音轻得像踩在灰上。手电光贴着墙角走,停在那几块被挪动的旧建材前。堆得歪了,露出底下一块地砖的边沿,有刮痕,像是被铁器蹭过。

  他蹲下,手指摸了过去。痕迹新鲜,边缘没积灰。昨天夜里,有人来过,动过这里。

  他闭眼,手握紧残玉。

  意识沉下去。

  古村图景浮现。破庙的轮廓在梦中清晰起来,地面砖石一块块亮起,中央偏左的位置,一块地砖微微发红。往下,一道暗格轮廓浮现,不深,约两指厚。一块陶片嵌在里面,表面纹路流转,和石碑上的符号同源,但更密。符号缓缓旋转,像是在拼合什么,又像是某种标记的起点。

  他睁眼,手电光立刻照向梦中所示的位置。

  三块地砖拼成一个小方阵,中间那块颜色略深,边缘有细微错位。他用凿子尖轻轻敲了敲,声音闷。旁边的两块清脆。他换了个角度,再敲,中间那块有轻微空响。

  他从墙角翻出一把窄凿和小锤,是以前修校舍剩下的。蹲下,把凿子抵在砖缝,轻轻敲。一下,两下,砖没动。他调整力道,沿着四边走,一点一点松动。三块砖都松了,中间那块下陷半寸,边缘裂了道细缝。

  他用凿子撬起砖角,抬起来。底下是个陶土封口的凹槽,不深,刚好能嵌进一块手掌大的陶片。他伸手进去,指尖触到冰凉的陶面,轻轻取出。

  陶片半块,灰褐色,边缘断裂不规则,像是从大件上砸下来的。表面刻满符号,扭曲如藤蔓,但结构清晰,和石碑上的同出一脉。他翻过来,背面也有刻痕,比正面浅,像是后来补的。

  他没急着走,把砖原样放回,压实,再把周围的灰扫匀。做完这些,他才起身,把陶片裹进防水布,塞进内袋。

  天快亮了。

  他沿着小路回校舍,路过教室后门时,王二狗正靠墙坐着,手里攥着那把手电。狗趴在旁边,耳朵动了动。

  “没动静。”王二狗低声说。

  罗令点头,从兜里掏出手机,调出录音。他把昨晚在庙外录到的那段话放了一遍。

  “……标记做了,东墙第三段,和图纸对得上。”

  “赵老师说明天就申请试掘。”

  “只要村长点头,后天就能动工。”

  王二狗听完,脸黑了:“他们真要挖?”

  “不是挖。”罗令收起手机,“是找东西。他们要的不是碑,是地下的。”

  王二狗愣了:“那咱这……”

  “先别声张。”罗令拍了拍他肩膀,“你继续守夜,换班时间不变。”

  他进教室,把陶片放在讲台上,打开台灯。灯光下,符号的纹路更清晰了。他拿出石碑残角的拓片,摆在一起比对。笔顺一致,转折角度相同,连刻痕的深浅都吻合。这不是巧合,是同一套符号体系。

  他需要确认这东西属于什么年代,什么用途。

  上课铃响前,赵晓曼来了。

  她一眼就看到讲台上的陶片,脚步停了下。

  “你从哪儿拿的?”她走过来,没碰,只低头看。

  “破庙地下。”罗令说,“昨晚。”

  赵晓曼抬头看他,眼神没质疑,只有认真。“你信它是真的?”

  “我信它有用。”他说。

  她没再问,转身去办公室拿了一叠卡片。是她上课用的甲骨文教学卡,背面印着常见字形和释义。她一张张翻,一张张比对。

  “这个。”她指着陶片左上角一个带火纹的符号,“像‘祭’。”

  罗令点头:“我也这么想。”

  “这个像鸟头的,可能是‘神使’或‘信’。”她又翻卡片,“但笔画更古,转折更硬,不像商周的甲骨文。”

  “越地。”罗令说,“春秋晚期,越国一带的祭祀刻符。和绍兴徐国铜器铭文有共性。”

  赵晓曼抬头:“你梦里见过?”

  他没答,只说:“你有没有地方志的附录?越地异文图谱。”

  她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快步回办公室,翻出一份复印件。纸边发黄,是早年从县档案馆复印的,标题写着《会稽山越人遗文辑录》。

  她一页页翻,手指停在某一页。

  “是这个。”她把复印件推过来。

  图谱上,一个符号和陶片上的火纹几乎一模一样,旁边标注:“祭天通神,岁祈之辞。”

  “古越国祭祀语。”她说,“不是民间刻痕,是仪式用语。这种符号,一般出现在祭器或地宫标记上。”

  罗令盯着那页纸,没说话。

  赵晓曼抬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要找的,不是文物。”他说,“是位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明白了。

  这种符号不会单独出现,它是一组标记的一部分。陶片上的,可能是某条路线的起点,或是某个结构的编号。

  “得让村民知道。”她说。

  “得让所有人知道。”罗令说。

  中午,他把直播支架架在讲台边,摄像头对准陶片。标题写:“昨天挖出来的,有人认得吗?”

  点击开始。

  画面静了几秒,弹幕慢慢冒出来。

  “这啥?砖头?”

  “罗老师又挖宝了?”

  “这符号我见过!上次直播那个石碑上也有!”

  罗令没说话,等弹幕多了些,才开口:“这是从破庙地下取出的陶片,年代暂定春秋晚期。符号系统属于古越国祭祀语,用于祈年通神,非民间随意刻画。”

  弹幕停了一瞬。

  “卧槽,真考古?”

  “罗老师你是不是藏了专业设备?”

  赵晓曼走到白板前,拿起粉笔:“我来拆一下。”她画了个简图,“这个像鸟的符号,代表‘神使’;这个带火纹的,是‘通天祭’;这个弯曲的,像藤蔓的,是‘引路’的意思。”

  她一边画,一边解释:“这三组符号连起来,可能是‘神使引路,通天祈年’的意思。出现在地下,很可能是标记祭祀路线或地宫入口。”

  弹幕炸了。

  “我靠,真·考古现场!”

  “晓曼老师太稳了!”

  “罗老师别修校舍了,开考古课吧!”

  “罗老师开课了!”

  “罗老师开课了!!”

  “罗老师开课了!!!”

  刷屏了。

  罗令没笑,只说:“这不是课。这是我们的历史。它一直埋在这儿,没人看见。现在看见了,就得说清楚。”

  弹幕安静了一秒。

  “支持罗老师!”

  “青山村牛逼!”

  “直播别停,我们打钱!”

  打赏金额开始跳动,小额为主,但持续不断。有人发了截图到社交平台,话题迅速冒头。

  赵晓曼低头看陶片,忽然说:“背面还有字。”

  罗令翻过陶片。

  背面刻着一道短符,简单,只三笔,像一个箭头指向下方。

  她指着它:“这个符号,在图谱里没有。”

  罗令盯着它,残玉忽然烫了一下。
  http://www.yqzw5.cc/yq4664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