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 >第306章 古法冬至:祭典的筹备之战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06章 古法冬至:祭典的筹备之战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雪停了。

  罗令站在石室门口,呼出的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他没回头,手指在胸前轻轻按了一下,残玉的温度已经降下来,但那一瞬的灼热还在皮肤上留着痕迹。他从背包侧袋抽出一个U盘大小的金属盒,递给等在台阶下的王二狗。

  “老地方,别走主道。”

  王二狗接过,塞进贴身衣袋,点头就走。脚印在薄雪上压出一串断续的点,很快被风扫平。

  罗令转身回帐篷,赵晓曼正拆解一台温控仪的外壳,螺丝刀卡在接口处。她手腕一拧,金属轻响,电路板露了出来。

  “太阳能板清过了,信号能撑到中午。”她说,没抬头,“但再下雪,设备还得调。”

  “先顾人。”罗令拉开背包,取出卫星电话,“我打个电话。”

  他拨通李国栋的号码,等了五声,那边才接。

  “爸。”他说,“冬至祭,该办了。”

  听筒里静了几秒。远处有鸡叫,接着是拐杖点地的声音。

  “祖宗规矩,八百年没断过。”李国栋的声音像从地底浮上来,“你爹走那年,祠堂灯都没灭。”

  “这次要动真格的。”罗令说,“九宫位都得亮灯,一个不能少。”

  “我知道。”老头顿了顿,“祠堂的竹阵,三十年没布过了。”

  电话挂断。罗令收起卫星机,看向赵晓曼:“你去文化站翻族谱,我去找王二狗拿油布。”

  她点头,把工具塞进包里,起身时碰倒了记录本。纸页翻动,露出一页手绘草图——九个点连成环形,中间标着“心脉”。

  “这个‘九星’,不是天上的。”她捡起本子,“是地下的。”

  罗令没应声,拉开帐篷拉链走了出去。

  村口老槐树下,王二狗正从树洞里掏出一卷油布。他抖开,露出底下九根竹篾编的灯架,每根顶端有个铜托,能卡住陶灯。

  “昨儿连夜赶的。”他拍了拍灰,“按你画的尺寸,一根没差。”

  罗令蹲下检查灯架接口,手指在竹节处摩挲一圈:“老法子,榫口要斜三度,不然风一吹就散。”

  “我按你说的改了。”王二狗咧嘴,“现在全村都知道要办祭典,老李家婆娘天没亮就送来两坛菜油。”

  罗令把油布卷好背在肩上:“走,去祠堂。”

  祠堂门闩落了灰。王二狗一脚踹在门框下角,木栓“咔”地弹开。两人进去,堂前供桌空着,香炉倒扣在地。

  罗令把灯架靠墙立好,抬头看梁。横木上有九个浅坑,排列成环,积着陈年烟灰。

  “位置对了。”他说。

  王二狗挠头:“可这‘九星连珠’到底啥意思?村里人传是求平安,可你跟赵老师说得像……修机器?”

  “就是修机器。”罗令从怀里掏出赵晓曼的手稿,“先民用火光调地脉。九个点同时点灯,热力传入地下,能稳住岩层位移。日晷那地方,地磁偏移就是因为灯灭太久。”

  “所以点灯不是拜祖宗,是……修地基?”

  “对。”

  王二狗瞪大眼:“那咱这不是搞迷信,是搞工程?”

  “自古一样。”

  外头传来脚步,赵晓曼走进来,手里抱着一摞泛黄纸页。她把资料摊在供桌上,指尖点着一段残文:“‘地火行九脉,灯明则脉通’。这里还提到‘星灯九炬,子夜同燃’。”

  “子夜?”王二狗念叨,“不是白天?”

  “冬至子夜,阳气初生。”赵晓曼翻到另一页,“这图你看——九个灯位对应地下九眼风孔,热气往上走,形成循环。要是断了,地气乱窜,古建就撑不住。”

  罗令接过纸页,看到角落有个小图,画着竹桩与绳网的结构。他手指一顿:“这是‘柔锁阵’?”

  “嗯。”赵晓曼点头,“老谱里说,防野猪用的。竹桩按九宫位埋,绳子穿连,外人闯进来,越挣扎缠得越紧。”

  “能用。”罗令抬头,“今晚开始,每户守一个灯位。王二狗,你带人巡夜,重点看祠堂和灯架。”

  “行!”王二狗一拍胸,“我现在也是文化人,不光会挖笋。”

  赵晓曼笑了笑,收起资料:“我回去整理图解,下午直播讲一遍。得让大家明白,这不是演戏,是保村。”

  罗令走到门边,掀开油布检查灯架:“明天日影角度会再偏0.3度。要是后天前灯没点上,数据链就断了。”

  “那就不能断。”赵晓曼说。

  当天下午,直播开启。

  赵晓曼站在文化站黑板前,背后是手绘的九星灯位图。镜头扫过,弹幕立刻刷起来。

  “老师今天讲啥?”

  “是不是又要破译古文?”

  她拿起粉笔,画了个圆圈:“很多人以为‘九星连珠’是天象。但这里的‘星’,指的是地下的九个能量节点。”

  粉笔点向图上九个点:“冬至前夜,全村同时点灯,热力传入地层,形成共振。这叫‘地脉归心’。”

  弹幕停了一瞬,接着炸开。

  “所以祭典是科学?”

  “古人用火当信号源?”

  “文化人打架,靠的是知识储备!”

  罗令坐在角落,盯着屏幕右下角的在线人数。两万七,还在涨。

  直播结束,他起身:“明天开始,每户领一套灯架。油、陶灯、引火绳,统一发放。”

  “赵崇俨那边呢?”赵晓曼问。

  “他在等爆破。”罗令把U盘插进电脑,“我们抢在他动手前,把仪式做实。”

  夜里十一点,王二狗巡逻到祠堂后墙,发现墙根有两道新鲜脚印,往院里延伸。他没出声,摸出竹哨,短促吹了三下。

  三分钟后,五名村民从暗处冒出来,手里拿着长绳和竹桩。

  他们按九宫位站定,将竹桩插入土中,麻绳穿连桩顶,结成一张斜网。绳结全是活扣,表面看平平无奇,一旦受力就会收紧。

  王二狗蹲在墙角,盯着院门。

  半小时后,三个人影翻墙进来。其中一个手里拎着油壶,直奔供桌上的灯架。

  刚踏进院子,领头那人一脚踩中绳网边缘。他没在意,继续往前走。

  下一秒,脚踝猛地一紧。他扑倒在地,手一撑,另一条腿又被缠住。他挣扎起身,胳膊撞上第二根绳,整个人像被无形的手拽住,接连绊倒。

  另外两人想扶,刚靠近,也陷入网中。绳结层层缠绕,越动越紧,最后三人像被蛛网黏住的虫,动弹不得。

  王二狗从暗处走出来,手电照在他们脸上:“装香客?穿工装鞋就敢来?”

  三人闭嘴不答。

  罗令接到消息赶来时,直播已经打开。他镜头扫过竹阵,绳网在夜光下泛着哑光。

  “这叫‘柔锁阵’。”他声音平稳,“不伤人,但莽夫一碰就结。先民用来防野兽,现在防破坏。”

  弹幕飞滚。

  “这阵法有物理引擎?”

  “绳子是智能的?”

  “建议申遗,改名叫‘非暴力防御系统’。”

  罗令关掉直播,看向被绑在竹桩上的三人。其中一人脖子上露出半截纹身,像蛇缠铜钱。

  他没说话,转身对王二狗说:“通知李国栋,送三块饼来。”

  天快亮时,赵晓曼把最终版图解发到村群。每户人家都领到了灯架和任务卡。小学操场被划为“心脉区”,由她亲自值守。

  罗令站在祠堂前,检查最后一根竹桩。绳网还在,没人动。

  他抬头看山顶。卧龙峰轮廓清晰,林间有车灯闪过,停了几秒,又灭了。

  赵晓曼走过来,手里拿着两个玉佩的拓片。

  “九星连珠,不只是仪式。”她说,“是全村的防线。”

  罗令点头,伸手摸了摸胸口的残玉。

  它安静地贴在皮肤上,像睡着了。
  http://www.yqzw5.cc/yq46647/3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