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历史真相,守护意义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罗令的手指还贴在供桌底板那道刻痕上,残玉的热度来得突然,又退得快,像一滴热水落在石面,转瞬就没了影。他没动,指甲继续抠着金属碎屑的边缘,指腹能感觉到那铜片嵌得极深,不是后来钉进去的,而是当初做桌时就埋下的。

  “有反应?”赵晓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已经收好了相机,但没关机,屏幕还亮着刚才拍下的画像局部。

  “刚才热了一下。”罗令把残玉重新贴上去,屏住呼吸。玉面冰凉,再没动静。

  赵晓曼走近,蹲下身,把相机调到微距模式,镜头对准刻痕。她轻轻按了下拍摄键,画面放大,铜片背面的纹路清晰起来——五个小篆字,挤在极窄的空间里:“脉断则光出”。

  “这字……”她皱眉,“不是随便刻的,笔划有顿挫,像是用刀尖慢慢划出来的。”

  罗令点点头。他从背包里取出竹签,蘸了点水,顺着刻痕边缘轻轻刷了一遍。铜片受潮后颜色略深,轮廓更分明了。他用指甲小心一撬,铜片松动了一角。

  “别硬拔。”赵晓曼按住他手腕,“这铜片可能是机关的钥匙,也可能是信。”

  罗令停下动作。他闭眼,把残玉握在掌心,静心凝神。梦中图景没来——不是每次都能强求的。他睁开眼,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塑料袋,把铜片整个连底板木屑一起封进去。

  赵晓曼已经把刚才拍的照片传到手机,放大比对。她翻出祠堂碑文的存档,两相对照,印章纹路一致,连铜片边缘的一处微小豁口位置都吻合。

  “还是‘守脉者印’。”她说,“和画像背后的印一样。”

  罗令没说话。他把塑料袋收好,目光落在供桌正面。二十八宿纹在晨光里清晰可见,每一颗星的位置都与石碑上的刻图完全对应。他伸手摸向纹路交汇处,指尖突然触到一点凸起。

  他凑近看。那是一枚极小的铜钮,藏在北斗第七星“摇光”之下,不细摸根本发现不了。

  “这儿有个按钮。”

  赵晓曼立刻调出相机。罗令用竹签轻轻按下。一声轻响从供桌内部传来,像是锁扣松动。他试着拉开桌侧暗格,抽屉无声滑出。

  里面只有一张纸片,巴掌大,边缘焦黑,像是从大火中抢出来的。纸面发脆,墨迹模糊,但还能辨认出几行字:

  “……越器三出,祸延百里……非为私藏,实为镇贪……”

  赵晓曼接过纸片,手稳得没一丝抖。她把相机贴上去,切换红外扫描。画面里,更多字迹浮现出来:

  “……先祖遗训:器不可轻出,光不可妄照。若贪者得法,掘尽山根,断我地脉,村必毁……罗氏守中,非守物,乃守心……”

  她念完,抬头看罗令。

  “守心?”她问。

  罗令盯着那张残页,脑子里突然闪过梦里的画面——老槐树下,地脉如网,中央一点光被三道纹路环绕。他曾以为那是祭坛,后来明白是“中”,是核心。现在他懂了,“中”不是位置,是平衡。

  “他们怕的不是人来挖东西。”他说,“是怕有人把方法传出去。”

  “方法?”

  “怎么打开地下的东西。”罗令指了指供桌上的星图,“这星图不是藏宝图,是封印图。谁要是全看懂了,就能顺着地脉找到所有埋藏点。不止青山村,周边十几个古越村落都会遭殃。”

  赵晓曼沉默了几秒。“所以你先祖烧了那封信,不是因为不信任后人,而是怕信被人截走?”

  “嗯。”罗令点头,“他知道,文字能被偷,能被改,但人心走不到那一步的人,就算拿到图也解不开。”

  “可他还是留下了线索。”她指了指铜片,“‘脉断则光出’——这是警告。”

  “也是试炼。”罗令说,“谁要是只想着挖宝,急着撬机关,铜片一断,地脉震动,所有埋藏点都会暴露。但要是能看懂这是提醒,而不是钥匙,才算过了第一关。”

  赵晓曼低头看着残页,手指轻轻抚过“非为私藏,实为镇贪”那几个字。

  “你先祖一个人守在这里,几十年。”她声音很轻,“连家都不要了,族谱里写他‘远走未归’。他就这么一个人,守着这些字,守着这张桌,守着一句话。”

  罗令没应。

  她抬头看他:“如果没人来呢?如果一百年都没人走到这一步,他守的这些东西,还有意义吗?”

  罗令低头看着残玉。玉面安静,像块普通的石头。

  他沉默了很久。

  “他守的不是东西。”他终于开口,“是底线。”

  赵晓曼没说话。

  “就像村里老人说的,树根断了,树就死了。”罗令抬头,看向供桌上的星图,“可树根看不见。没人知道它在哪,也没人知道它有多深。只有当下雨时,土松了,你才会发现——原来它一直都在。”

  他顿了顿。

  “他守的,就是那个‘一直都在’的东西。不是为了让人看见,是为了让人还能回来。”

  赵晓曼看着他。阳光从门缝照进来,落在她肩上。她忽然从相机包里取出一小包东西,打开,是些干燥的草叶和泥土混合的粉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是前天学生采的金银花,晒干了准备换粉笔的。”她蹲下身,把粉末轻轻撒在供桌前的地上,“我带了一点。不是祭拜,是连一下。”

  罗令看着那撮土。没说话,但眼神松了些。

  他把残页重新放进塑料袋,连同铜片一起收进背包。供桌暗格推回原位,他最后看了一眼那枚铜钮,确认没有留下痕迹。

  “走吧。”他说。

  赵晓曼站起身,关掉相机。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书房。阳光已经照进院子,石阶上的青苔泛着湿光。罗令在门槛处停了一下,回头看了眼那幅画像。画中人依旧模糊,但那件长衫上的暗纹,现在他认出来了——是地脉走向图,和村后山脊的走势一模一样。

  他没再说话,转身下阶。

  走到村口老槐树时,罗令突然停下。

  赵晓曼跟着停下:“怎么了?”

  他没答。他把残玉贴在树干上。玉面毫无反应。他闭眼,静心,意识沉下去。

  梦来了。

  不再是碎片。这一次,图景完整得吓人——夜色下,整座古村的地下结构清晰浮现:地脉如网,三道主脉交汇于一点,正下方是一座巨大的石室,四壁刻满符文,中央悬着一块完整的玉璧,光从内部渗出。

  而石室正上方,正是青山村小学的地基。

  图景一闪而逝。

  罗令睁眼,手心全是汗。他把残玉收回衣领,抬头看了眼远处的学校。屋顶在阳光下泛着灰白。

  “该回去了。”他说。

  赵晓曼没问。她知道他有事没说,但她没问。

  两人继续往村口走。风从山后吹来,槐树叶沙沙响。赵晓曼肩上的相机带子松了,她低头去扶,指尖碰到相机侧面的存储卡槽——那里有一点细微的划痕,像是被什么硬物蹭过。
  http://www.yqzw5.cc/yq46647/1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