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陷阱再现,机智应对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罗令的手指还停在漆层剥落的角落,那行“非传人,触即毁”的刻字像根细针,扎进他眼底。他没动,也没出声,只是把竹匣轻轻推回柜子深处,锁好。赵晓曼离开的脚步声已经远了,屋里只剩灯泡轻微的嗡鸣。

  他起身关灯,门合上前,最后看了一眼桌上的残玉——它安静地躺在笔记本旁,毫无反应。

  第二天清晨,雾还没散尽,两人已站在古宅石阶下。罗令背了包,里面装着水壶、手电、竹棍和那块残玉。赵晓曼拎着相机包,腕上的玉镯在灰白天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他们没说话,一步步踏上九级石阶,门环兽首依旧沉默地盯着来人。

  这一次,门比昨天更虚掩了些,仿佛有人在里面等。

  罗令没推门,先蹲下看门槛。昨天用竹棍探过的凹槽还在,边缘有些许新刮痕。他抬头,和赵晓曼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头。

  他侧身从墙根攀入,动作比昨日更慢。赵晓曼跟上时,他伸手托了她一把。院内尘土未动,梁木依旧松垮地悬着,正厅门敞着一条缝,像张半开的嘴。

  “机关重置了。”罗令低声说,“但不一定回到原位。”

  他们贴着墙走,避开昨日塌陷的地砖区域。书房门开着,和昨晚离开时一样。罗令先进去,竹棍轻点地面,一块边缘微翘的地砖发出轻微的“咯”声。

  他停住。

  赵晓曼站在门口没动,手指搭在相机带上。罗令回头看了她一眼,慢慢蹲下,用竹棍勾起那块砖的一角。

  “咔。”

  四壁箭孔瞬间弹开,铁箭破风而出。

  罗令反应极快,一把将赵晓曼拽向书架后方的凹角——那是昨晚他记下的唯一安全区。两人背贴墙,箭矢擦着身前射过,钉入对面书架,木屑飞溅。

  一支箭卡在赵晓曼的背包带里,箭尾还在颤。

  屋里安静下来。机关发出金属回弹的“嗒嗒”声,箭孔缓缓闭合。

  “三分钟。”罗令低声说,“和昨晚一样。”

  赵晓曼喘了口气,没说话。她从包里摸出手机,调到最低亮度,光晕只照到脚前三十厘米。罗令用竹棍轻轻拨开刚才触发的地砖,发现它边缘有极细的拼接缝,底下连着一根铜丝,通向墙角的槽口。

  “不是单点触发。”他说,“是压力差。”

  他把背包放在旁边一块完整的地砖上,解开带子,慢慢拖动,让带扣勾住那块松动砖的边缘,轻轻往下压。

  “咔。”

  箭孔再次弹出,射出两支箭后又迅速闭合。

  “持续压力才会激活。”罗令松开带子,砖面回弹,“只要不一直踩着,它就不会一直射。”

  赵晓曼看着他:“所以昨晚我们走的时候,机关已经重置了?”

  “对。它只认‘活人停留’,不认‘路过’。”

  她低头看地面,发现三块地砖呈三角分布,中间一块略低。“三块同时受压?”

  “可能。”罗令摇头,“也可能是两块定衡,一块主控。我见过类似的结构,在老祠堂修梁时用的‘双衡锁’,靠重量平衡启动机关。”

  他从地上捡了两块碎石,分别压在左右两块地砖上,只留下中间一条窄道。

  “试试。”

  他踩上中间那块砖,没反应。

  再往前走一步,安全。

  赵晓曼跟上,脚步放得极轻。两人沿着墙边缓行,避开所有松动的砖面。罗令把竹棍横在前面探路,每一步都确认无误才落脚。

  书房中央的桌子还在,竹匣原样放在上面。赵晓曼打开相机,开始拍照。罗令则蹲在墙边,仔细看箭孔排列。

  七个孔,分列四壁。

  他掏出手机,调出昨晚拍的古籍照片,翻到那页朱砂批注:“星移七度,门启三日”。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星位定杀机,七现则箭出。”

  他抬头,对照墙面。

  北斗七星。

  箭孔位置与斗柄、斗勺完全吻合。主控砖正好位于“天枢”位下方,是整个阵眼。

  “不是随便设的。”他说,“是按星图排的。”

  赵晓曼停下拍摄,走过来一看:“所以踩错一步,就等于打乱星位?”

  “对。它在模拟天象运行。只有按特定路径走,才不会触发。”

  她忽然问:“那为什么我们能进来?刘大虎呢?他是不是也来过?”

  罗令没答。他摸了摸残玉,取下来贴在墙上箭槽旁。玉面冰凉,没有发烫,也没有光。

  “它不认这个。”他说,“这不是梦里的东西。”

  赵晓曼点头,继续拍照。她把剩余几页古籍快速翻过,重点记录朱砂批注中的时间节点和星象术语。罗令则在屋里转了一圈,检查其他地砖和墙面。

  他发现东墙有一处书架明显比别的重,底部压着一块完整地砖,周围没有箭孔。

  “这里不对。”他说。

  赵晓曼走过来,两人合力把书架往旁边推。木腿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移开后,露出一道窄门,门缝极细,但边缘无尘,像是常有人进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没触发机关。”赵晓曼轻声说。

  “因为门不在星位上。”罗令看着地面,“这道门的路径避开了所有压力点,是设计好的逃生通道。”

  他伸手推门,门没锁,开了一条缝。里面黑着,有股陈年的木头味,但没有霉气。

  “有人常来。”他说。

  赵晓曼正要说话,忽然停住。她指着门缝底下:“你看。”

  一道极细的划痕,横过门槛内侧,像是金属拖过的痕迹。

  罗令蹲下,用指甲刮了刮,发现划痕两端有轻微凹陷,像是固定过什么东西。

  “绊索。”他说,“以前这里装过机关,后来被拆了。”

  “为什么?”

  “可能觉得不需要了。”他站起身,“或者,来的人变了。”

  赵晓曼没再问。她把相机收好,确认所有照片已备份。罗令把竹匣重新放进背包,拉好拉链。

  “我们得再回来。”她说。

  “得搞清楚谁来过。”罗令看着那道窄门,“还有,为什么拆掉绊索。”

  他们原路返回,这次走得分外小心。罗令用石片标记安全路径,每过一块地砖都确认机关状态。走到院门口时,他忽然停下。

  “箭杆是干的。”他说。

  “什么?”

  “木杆。”他回头,“昨晚那几支箭,杆子没受潮。这屋里常年阴湿,按理说早该发霉。可它们像刚做好的。”

  赵晓曼想起什么:“铁簇锈了,但木头完好?”

  “对。说明机关平时是封闭的,只有触发时才通气。这宅子……在保护它自己的陷阱。”

  她沉默片刻:“所以它不想让人碰东西,但也不想伤人至死?”

  “不是杀局。”罗令说,“是警告。”

  他们走出大门,石阶上的雾正在散。罗令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那扇门。

  “这宅子不认外人。”他说,“也不认带着目的来的人。”

  赵晓曼站在他旁边,没说话。她看着他的侧脸,忽然觉得他和刚来村里时不一样了。那时候他总低着头,像在躲什么。现在他站在断崖边上,眼睛却盯着更深的地方。

  他们沿着原路下山,脚步踩在湿土上,留下浅浅的印。罗令背包里的竹匣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残玉贴着他的胸口,依旧没有动静。

  快到村口时,赵晓曼忽然问:“如果刘大虎知道这里有绊索,他会不会回来?”

  罗令脚步没停。

  “他划了三短。”他说,“说明他想补上那一长。”

  风从山脊吹下来,掀动路边的竹林。罗令伸手扶了下肩上的背包,布料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http://www.yqzw5.cc/yq46647/1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