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尘埃落定,新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长安城,从那场血腥的动荡中,终于恢复了平静。

  宦官们开始变得低调起来,有宫里的贵人咳嗽了两声,他们都要自扇两个耳光,向贵人赔礼。

  朝堂之上有识之士,在几位发动政变的人的挖掘下,也渐渐的多了。

  而王宗(王秀)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被加封的左神策军大将军,威风八面,再有救驾之功,可以说意识风光无两。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军营操练,参与很多重大的军事决策,下值后,出去和几位走的近的大臣应酬。

  对于这种结果,王秀(王秀)是不太乐于接受的。

  他本就无意于争权夺利,但现在身居高位却不得不如此。

  其实,能从那场必死的杀局中,保全自身,保全家族,已经是他想要的结果了。

  渐渐的,他开始放权给手下的将领,像他退隐的祖辈们一样,过上了半隐居的生活。

  与那些在政变中,现在已经为人臣之极的朝臣相比,他这个功劳最大的人都快要被人忘记自己的功劳了。

  现在的王秀陷入了迷茫,他来到这个时代,操控了几代人的人生,他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些什么。

  但到头来,他发现,他什么也改变不了。

  唐朝在这些大臣的努力下,确实有些恢复,可现在那些大臣也有了派别,有了自己的亲信,唐朝依旧在不可逆转地滑向深渊。

  我不是神,我们改变不了天下的走势。大唐的国运,自有其定数。这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我能做的,只是在这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上,为我们王家,找到一艘可以求生的舢板。

  这是他安慰自己时候说的话。

  王朝的兴衰,自有其规律。

  而世家的责任,就是在每一次王朝的废墟之上,去播撒新的文明的种子,他们王家的目标也只是成为一个千年世家。

  ……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

  唐文宗李昂,在位仅仅五年,便在无尽的抑郁和酒精的麻痹中,英年早逝。

  他死后,他的弟弟李炎,在朝臣的拥立下,登基为帝,是为唐武宗。

  唐武宗继位之后,在宰相李德裕的辅佐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分化党派,抑制藩镇,终于让大唐的国力有了一丝回光返照的迹象。

  史称,“会昌中兴”。

  王宗(王秀)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平静。

  他不再去想要如何改变历史。

  只想守护着这个家族度过接下来,那段最黑暗的晚唐的岁月。

  等待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他知道,不论如何改革,这不过都是落日前的最后一抹余晖罢了。

  大唐这艘破船,根子已经烂了,不是靠一两个英明的君主,一两个能干的宰相,就能修补好的。

  这一天,唐武宗在朝堂之上,突然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不及的议题。

  灭佛。

  “众位爱卿,”唐武宗的声音,冰冷而又坚决,“如今我大唐,佛寺遍地,僧尼百万。他们不事生产,不纳税役,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耗费了无数的金银铜铁,铸造佛像,修建寺庙。此乃国之巨蠹,民之大贼!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朕意已决,欲在天下,废止佛教!拆毁寺庙,勒令僧尼还俗,将其土地、财产,尽数收归国有!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原,历经数百年发展,早已深深地融入了华夏的文化之中。

  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信佛者,不计其数。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更是与佛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将大量的土地,寄献在寺庙名下以逃避朝廷的赋税。

  寺庙,就是他们最大的“避税天堂”。

  “陛下!万万不可啊!”

  立刻,就有大批的官员,出列反对。

  “佛法劝人向善,乃是教化万民之良方,岂能轻易废止!”

  “天下佛寺,多是前代帝王所建,若尽数拆毁,恐有损陛下仁德之名啊!”

  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唐武宗的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他没想到,灭佛的阻力竟然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就在这时,宰相李德裕出列了。

  他力排众议,坚决地站在了皇帝的一边。

  “陛下,臣以为,灭佛之举,乃是利国利民之大善政!佛者,夷狄之教也,不符我华夏圣人之道。况且,如今寺庙之弊,已然动摇国本。废佛,则国库可充,兵源可足,民力可复。此乃一举三得之美事,何乐而不为?”

  有了宰相的支持,唐武宗的底气足了很多。

  他环视着下方那些依旧在争吵不休的官员,冷冷地说道:“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

  一场轰轰烈烈的“会昌法难”,就此拉开了序幕。

  ……

  王家府邸。

  王宗(王秀)虽然早已不过问军务,但对朝堂之事,还是一直保持着关注。

  灭佛。

  从一个后世人的角度来看,王秀知道这绝对是一件好事。

  它在客观上,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为社会释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土地。

  但是,从王家自身的利益来看,这件事却有些棘手。

  因为,王家,也是天下最大的“地主”之一。

  他们同样,在江南的许多寺庙里,寄献了大量的土地,以规避税收。

  虽然他们做的比其他家族要隐蔽得多。

  但如果皇帝真的要彻查天下佛寺的田产,王家也难免会被波及。

  一旦被查出来,那就是欺君之罪。

  好在他早就料到,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所以,他提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二天,王宗便主动上书,表示坚决拥护皇帝的“灭佛”之举。

  他甚至主动将王家名下几处与寺庙有关的田产,全部上交给了国家。

  唐武宗和李德裕,得知此事后十分高兴。

  他们立刻将王佑,树立成了一个“深明大义,忠君爱国”的典型,在朝堂之上,大加褒奖。

  王家的声望,再一次,达到了顶点。
  http://www.yqzw5.cc/yq46635/8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