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ps:有没有人支持扑街作者的短篇小说呀,扣个1让作者先了解一下哈,现在的短篇数据还没出!!武大郎东渡:从买炊饼到建国)

  长州藩的农民暴动,犹如平静湖面上被投入的一颗石子,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颗石子所激起的涟漪,就像瘟疫一般迅速扩散开来,影响范围越来越大,涉及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原本平静的长州藩,因为这场暴动而陷入了一片混乱。

  农民们的不满情绪如火山喷发般喷涌而出,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着不公和压迫。这些暴动的农民们,有的手持农具,有的则赤手空拳,但他们都怀着同样的愤怒和决心,要求改变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暴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长州藩内的其他地区受到了影响,甚至邻近的藩国也开始感受到了这场风暴的威力。

  各地的农民们纷纷响应,加入到暴动的行列中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毛利家一开始,并没有把这场暴动放在眼里。在他看来,一群手持锄头和镰刀的泥腿子,能掀起什么风浪?他随手派出了三百名足轻武士,前去镇压。

  然而,当他知道最后的结果时,心中的震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那原本应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三百名训练有素的足轻,面对数千名手无寸铁的农民,怎么看都是一边倒的局面。

  可谁能想到,这些农民们并没有被足轻们的气势所吓倒,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人海战术,向足轻们发起了猛攻。

  尽管足轻们奋力抵抗,但在如此众多的敌人面前,他们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最终,这三百名足轻被数千名农民彻底淹没,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那些农民,仿佛疯了一样。他们悍不畏死,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立刻补上。他们嘴里,反复呼喊着那句令人不寒而栗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三百名足轻,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彻底引爆了整个长州藩。

  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暴动的队伍。他们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村庄,抢掠贵族和寺庙的粮仓。队伍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更让毛利家感到恐惧的是,这支农民军,竟然很有组织。他们的背后,似乎有一群精通战阵和谋略的人在指挥。他们懂得设伏,懂得声东击西,甚至还懂得,用缴获来的物资,去招募那些因为贫困而走投无路的浪人武士。

  汪填海,正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冷冷地看着山下那座被攻破的城池。

  城内,火光冲天,喊杀声和惨叫声,不绝于耳。

  一个手下,兴冲冲地跑来向他报告:“汪大人!我们成功了!毛利家的主城,已经被我们拿下了!毛利广元那个老家伙,在内城切腹自尽了!”

  “知道了。”汪填海的反应,很平淡。

  一个小小的长州藩,在他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他的目标,是整个天下陷入战乱。

  “大人,接下来我们怎么办?要不要……就在这里,建立我们自己的基业?”那个手下,有些兴奋地问道。在他看来,他们现在有兵有粮有地盘,完全可以自立为王了。

  “蠢货!”汪填海一脚把他踹倒在地,“我们的使命,是为主公,扫清整个倭国的垃圾!而不是在这里,当一个占山为王的山大王!”

  他遥望着东方,那是京都的方向。

  “传我命令!分出一半的粮食,赈济灾民。然后,从那些俘虏的武士和青壮农民中,挑选精锐,扩充我们的队伍!”

  “我们的目标,不是这座小小的长州城!是京都!是天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随着长州藩暴动的成功,像瘟疫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西国地区。

  出云、石见、安艺……这些原本平静的藩国,如今却被一场又一场的农民起义所席卷。

  这些起义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地方,但却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模式。

  在出云,农民们长期遭受着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之苦,生活困苦不堪。

  终于他们忍无可忍,纷纷拿起武器,走上街头,要求减轻赋税和改善生活条件。

  石见的情况也不例外,农民们对地主和官府的剥削感到愤怒,他们团结起来,组成起义军,与压迫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而在安艺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农民们的不满情绪如火山一般喷发,他们高呼着口号,冲向官府,要求公平和正义。

  这些农民起义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开来。各个藩国的统治者们惊恐万分,他们没想到平日里温顺的农民竟然会如此勇敢地反抗。

  这些起义的背后,都有着王家“教化司”特工的身影。

  他们就像是黑暗中的教授,为这些原本一盘散沙的农民,注入了灵魂,提供了战术。

  他们不仅传授农民们如何巧妙地运用地形来作战,还教导他们如何制造一些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效的武器。

  “如果没有铁怎么办呢?别担心!我们可以用火烤硬木头,这样制作出来的武器同样能够轻易地捅死敌人!”

  “那些武士的铠甲看起来很厉害吧?但我们有办法对付他们!我们可以使用套索,将他们从马上拉下来。一旦他们失去了马匹的保护,再被脱光了衣服,他们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他们人少,我们人多!用命去填!用尸体去铺路!只要能让我们的家人,吃上一口饱饭,死,又算得了什么!”

  在这种近乎疯狂的宣传和鼓动下,整个西国地区,都陷入了一片血与火的海洋。

  传统的贵族大名们,惊恐地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士阶层,在这些悍不畏死的“一揆”(农民起义军)面前,竟然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他们的统治,就像一座看似坚不可摧的城堡,但实际上,这座城堡的根基已经开始出现裂缝,并且这些裂缝正在不断地扩大,逐渐动摇着这座城堡的稳定性。

  与此同时,在那些尚未爆发大规模暴动的地区,田文静的经济战,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在王家庞大财力的操纵下,无数的粮食,被囤积起来,或者直接运往海外。市面上的米价,一天一个样。

  许多小领主,为了自保,开始封锁自己的领地,禁止粮食流出。这更加剧了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为了抢夺粮食和生存空间,大名与大名之间,也开始爆发了战争。

  整个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被王家扔进去的几颗火星,彻底引爆了。

  ……

  京都,皇宫。

  年幼的天皇,在深宫之中,瑟瑟发抖。他能听到,宫墙之外,那些乱民的喊杀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朝堂之上,公卿们,一个个面如死灰。

  “怎么办?西国的叛乱,已经连成一片了!长州的毛利家,安艺的武田家……全都被灭族了!”

  “那些贱民,都疯了!他们嘴里喊着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简直是大逆不道!”

  “幕府呢?征夷大将军呢?他手下的军队,都死光了吗?为什么不去镇压叛乱!”

  一个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哭丧着脸说道:“启禀陛下……幕府……幕府自己也乱了。足利将军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继承人的位置,已经打起来了……”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绝望了。

  他们引以为傲的,那套建立在血统和身份之上的统治秩序,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简单粗暴的口号面前,被冲击得体无完肤。

  当底层的民众,不再相信“天命”,不再敬畏“贵种”的时候,这个国家,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这时,一个相对年轻的公卿,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

  “陛下!我们或许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

  “九州!九州的松浦家!”这位公卿激动地说道,“我听说,松浦家在统一九州之后,励精图治,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而且,他们对朝廷,一向十分恭敬!每年都按时上贡!”

  “松浦家背后,有王家支持!他们的军队,装备着削铁如泥的兵器,战斗力,远非那些乱民可比!”

  “我们何不下一道旨意,请求九州的松浦家,出兵勤王,平定天下之乱?”

  “对啊!九州的松浦隆信!我听说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

  “快!快拟旨!只要他能平定叛乱,我们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他!封他为关白,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并不知道,那个他们寄予厚望的松浦隆信,此刻,正在镇东城的城主府里像个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听着王猛的训话。

  而那句让他们闻之色变的“王侯将相,宁有有种乎”,正是从镇东城传播出去的。
  http://www.yqzw5.cc/yq46635/1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