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秀才已是人中龙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丁承平一个人在浴室沐浴。

  说是浴室,是真有一个大的洗澡池子,并不是电视剧里的窄小木桶,更像是唐明皇的华清池,只不过彭家浴室比帝皇用的浴室小的多,而丁承平使用的这间浴室也比彭老爷自己使用的连接泉水的私汤房小很多。

  浴室池子里的水是通过竹筒将池水提升至浴室,形成了一个循环水流。

  说人话就是竹筒作为现代家居的自来水管道,你从自来水管道里直接放水即可。只不过现代社会的自来水来自自来水公司,管道是塑料的,古代大富之家的水管是竹子做的,连接的是自己家院子里的水池。

  而且有热水提供。

  尽管丁承平说冷水就行,如今也是盛夏。

  但上坪镇早晚温度有些落差,重点是井水冰冷彻骨,也或者是其他原因,反正小翠准备的是温水,不会让人觉得泡在池子里有什么不适。

  彭大小姐没有说错,今日的遭遇是让丁承平有些烦躁郁闷,哪怕做出这些决定的不是他。

  心中确实像是有一股邪火没法发泄出去,丁承平很想大声的喊叫。

  长叹一口气,脑海里还是回荡着白天的所见所闻,泡在池子里的丁承平用一块帕子搭在自己头上,闭上了双眼。

  在安静的夜晚哪怕有丁点声音都会被无限放大。

  滴答滴答的木屐声由远至近,其实能听得出穿鞋之人已经有意放轻了声音。

  声音在浴室门口停止,人就在门外,然后“咯吱”一声,推门而进。

  自始至终丁承平都没有睁开双眼。

  来人将木屐脱下,赤脚踩在大理石铺设的地板上,接着一阵窸窸窣窣的脱衣声,然后走进了浴池。

  人走进浴池会带来轻微的水流声,来人直接走到丁承平的身后,然后将身子紧紧的贴住了他。

  此时丁承平睁开双眼。

  据说每个地方的知了鸣叫声都不一样,反正上坪镇的知了叫声类似鸭子的嘎嘎声,并不悦耳,甚至有些吵闹,大晚上的也叫嚣个不停。

  丁承平面色平静的回到东厢房。

  站在门口定了定,然后双手推开房门。

  屋里点着蜡烛,冷却的菜肴依然摆放在四方桌上,并没有被人动过的模样。

  床上的女孩已经睡着,能听到轻微的打鼾声,不过会时不时的蹙眉,不知是做了噩梦还是身体哪里疼痛。

  丁承平的眼光很温柔,轻叹一口气,转身将桌上的蜡烛吹熄,然后来到床边。

  经过几个月的生活,他也学会了如何解开自己身穿的这种对襟式服饰。

  放下帐帘,侧身躺在女人身边,还将手伸到了对方小腹处。

  男人手掌的温度或许让女人觉得舒适,脸上的表情变得更柔情,还无意识的用手握住了男人宽阔温暖的大手。

  丁承平略微挪了挪,更加紧贴了女子后背,还在头发上嗅了嗅,然后将女人的耳坠含在自己嘴里,好一会才松开,似乎觉得有趣,还笑出了声,在亲吻了一下女子的耳背后,满意的闭上眼睛。

  第二天早晨来伺候两人起床洗漱的是更年轻的小丫。

  三个月的时间小丫也略微长高了些,虽然脸上依旧面带菜色,但是两个小脸蛋红彤彤的,看着就喜庆。

  在小翠每日的言传身教下,小丫对伺候两位主子的事情越发习惯,而且也由三等丫鬟升级为二等,是府里目前年龄最小的二等丫鬟。

  每日早晨都需要去堂屋去给祖宗上香,以及向彭老爷与夫人问安。

  “起来吧。”彭老爷虚空伸了伸手。

  堂屋的主位只有一张椅子,坐的自然是彭老爷,身旁就是摆着贡品的四方桌,大夫人坐在左侧。

  丁承平扶着妻子站了起来。

  “坐。”

  “是,父亲。”两人这才在右侧椅子上坐下。

  “昨日平儿的户籍是不是已经被丁家除名?”彭老爷喝了一口茶,眼睛看着两人。

  没等丁承平说话,彭凌君抢着说:“请爹爹做主。”

  彭大小姐本还想跪下来哀求,但直接被丁承平给搀扶住了。

  彭凌君看着他不解,丁承平朝着彭老爷做了个揖,解释道:“凌君身子不适,最好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然后轻轻扶彭凌君起身慢慢的坐到椅子上。

  彭老爷点了点头,看着丁承平问道:“平儿自己有何打算?”

  “我已是无根无源之人,一切都由父亲做主。”

  “好,既然如此,平儿可以入我彭家户籍,此事好办,我早已与县衙打好招呼,只待去办理,平儿亦无需改名,但你二人的孩子必须姓彭。”

  “那是自然。”丁承平面不改色。

  彭老爷满意的点点头,但也有些遗憾的感叹道:“只是这科举从此无缘了。”

  “请恕孩儿驽钝,就算继续参加乡试也未必能高中。”

  “你还年轻,这话说的过早,不过既然已经这样,那也就此作罢,今年新皇登基,听说会增开恩科,今年也有一期秋闱。”

  历史上的科举基本上是四个级别:

  第一步为童试,参加县级考试,通过者称“秀才”一般每三年考两次;

  第二步为“乡试”,这是省一级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生及格就称为“举人”。每三年举行一次,称“大比”,考期在农历八月,故称“秋闱”,地点在各省城的贡院。也有特殊情况会增开恩科,比如新皇登基又或者大战结束。

  第三步为“会试”,是全国范围内的考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即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时间是春三月,由礼部主持,所以又叫“礼闱”或“春闱”,发榜时正值杏花开放,故称“杏榜”。

  第四步为“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有时只设御座,而由钦差大臣宣读考题,发榜时采用金榜,因而考中进士又叫“金榜题名”。

  耳熟能详的:状元、榜眼、探花,就是殿试的前三名。而传说中的榜下捉婿,一般也是指考中进士的榜单。

  所以说:

  秀才已是人中龙,

  举人可为父母官,

  春闱杏榜英雄会,

  金榜题名天下知。
  http://www.yqzw5.cc/yq46386/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