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铁砧再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舰体外部特意加装的模拟模块,在船壳上“制造”出因能量过载而产生的灼烧和熔蚀痕迹,浓密的模拟烟雾从“受损”部位弥漫开来,营造出严重受损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王启明派出了数架匿踪性能极佳的侦察机,悄然潜行至战场的边缘地带。这些侦察机并不直接参与攻击,而是持续释放出宽频段的电磁干扰信号。这种干扰并非为了瘫痪敌人,而是为了在敌军的传感器网络上,制造出一种特定背景“噪音”——一种模拟联盟舰队指挥频道混乱、各单位通讯互相干扰、整个指挥体系似乎正陷入临时拼凑和慌乱调整的假象。
这一连串的动作,组合成了一幅极具欺骗性的动态画面:一支士气低落、指挥失灵、技术故障频发,并正试图盲目撤退的联盟残兵。这个“破绽百出”的诱饵,对于追求高效歼灭战的“掠食者”先锋舰队指挥官来说,无异于一场不容错过的狩猎盛宴,极大地刺激了其主动出击、速战速决的进攻欲望。
敌军先锋舰队的反应,快得甚至超出了王启明的预期。监测屏幕上的敌军光电集群骤然转向,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原定航线。它们迅速变换阵型,组成一个标准的、极具攻击性的双叉钳形攻势,以最高战斗航速,直扑那支看似脆弱不堪的诱饵舰队。
这一切战术机动,分毫不差地被预先部署在“凯尔特星云”复杂引力场中的数个微型量子探测器捕捉。这些探测器如同潜伏在暗处的眼睛,将实时数据流无声地传回指挥部。
王启明凝视着主屏幕,星云深处那片被特意选定的区域,在战术图上被标记为“铁砧-β”。这是一个宇宙自然形成的绝佳陷阱:密集的小行星、紊乱的引力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共同构成了一片天然的死亡泥潭。任何闯入此地的高速舰船,其导航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干扰,机动性将大打折扣,如同陷入无形的沼泽。
“铁砧已经就位,”王启明的声音冷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现在,就看我们的‘铁锤’能否准时抵达了。”他的目光投向了星图的另一侧,那里,由改装矿船组成的真正攻击力量,正悄然进入预定阵位。
当第一发敌军炮火划过星空,精准击中诱饵舰的伪装护盾时,巨大的能量冲击在舰体表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般的波纹。指挥部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一幕与三十年前的战例影像何其相似。老将沃尔夫不禁低声念出王晨星元帅那句名言:“最好的防御是让敌人相信你在溃逃。”
但这一次,溃逃的诱饵背后藏着更致命的杀机。就在敌军先锋舰队全力扑向“溃逃”的诱饵时,王启明暗中部署的真正的攻击力量——那些经过改装的矿船舰队,已经悄然完成了对敌军补给线的合围。这些看似笨拙的矿船,此刻变成了隐藏在暗处的利刃,只等一声令下,就能切断敌军的生命线。
王启明站在指挥台前,目光坚定。他知道,这场精心设计的陷阱已经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而现在,真正的反击即将开始。
就在诱饵舰队与敌军先锋舰队激烈交火,能量光束在星云间织成致命光网的同时,一支幽灵般的舰队正悄然脱离主战场。
王启明站在舰队旗舰的舰桥上,透过舷窗能看到远方不断闪烁的交火光芒。他下令关闭所有非必要能源系统,连生命维持都降到最低标准。十五艘突击舰像暗影中的猎食者,沿着星云尘埃带的边缘滑行。
保持绝对静默。他的命令通过光纤传导至各舰,避免任何电磁波外泄。舰队利用星云中脉冲星规律的辐射波作掩护,每次辐射高峰时加速,低谷时潜伏。导航员的手心全是汗——他们的航线紧贴着黑洞的引力临界点,任何微小偏差都会万劫不复。
当敌军补给站的能量信号出现在探测器上时,王启明看到目标周围仅有寥寥数艘护卫舰。就像他预判的那样,狂妄的敌人将全部兵力都压向了诱饵舰队。他调整战术目镜,镜片上浮现出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真正的杀招,永远藏在对手的盲区里。
王启明没有选择留在相对安全的行星指挥部,而是毅然登上了快速突击旗舰“曙光号”。这个决定让参谋部一片哗然——在联盟军史上,还从未有最高统帅在战役关键阶段亲临前线指挥特遣舰队。
“曙光号”的舰桥上,王启明抚摸着父亲当年亲手安装的战术星图台。他率领的这支特遣舰队规模虽小,却凝聚着联盟最后的精锐:三艘“雷霆级”突击舰装备着最新研发的相位隐形系统,五艘“夜鹰级”侦察舰搭载的量子雷达可以穿透星云干扰,还有七艘改装后的“猎户级”拦截舰保持着联盟最快的机动速度。
更珍贵的是这批船员——舵手是曾在边境冲突中完成七次死亡冲锋的老兵,炮术长在“铁砧”战役中创造过单舰击毁记录,就连最年轻的通讯官也经历过三次舰队整编幸存下来。王启明将右手按在中央控制台上宣布:“从今天起,这支舰队代号‘铁锤’——我们要成为砸碎敌人咽喉的战锤。”
当舰队悄然驶出船坞时,官兵们看到统帅站在舰桥最前方,深蓝色军装外套着战术背心,腰间配着父亲留下的离子手枪。这个身影让老兵们想起三十年前王晨星元帅亲率敢死队突袭敌后的场景,而新兵则从统帅坚毅的目光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铁锤”舰队像一柄出鞘的利刃,利用星云中甲烷冰晶的折射效应隐藏行踪,沿着脉冲星规律的辐射频隙悄然前行。每艘舰船都维持着绝对的电磁静默,只有引擎喷口偶尔闪烁的微光,如同暗夜中猎豹潜行时收缩的瞳孔。
与诱饵舰队刻意制造的混乱溃逃形成鲜明对比,“铁锤”舰队的行动如同深海中的暗流。十五艘战舰全部启用冷核聚变推进系统,喷口只散发出微弱的蓝色辉光,能量信号被控制在星际背景辐射的波动范围内。
王启明亲自设计的航线堪称大胆:舰队紧贴着脉冲星的辐射死角航行,利用每次电磁爆发的间隙快速穿越;在穿越小行星带时,舰体几乎与漂浮的太空岩石擦肩而过,装甲上反射出冰晶的微光。最惊险的一段航程中,舰队借助双星系统的引力弹弓效应加速,船体在巨大引力差下发出轻微的金属呻吟声。
整个舰队保持着绝对的电磁静默,连生命维持系统都切换到最低功耗模式。导航完全依靠星象定位和被动传感器,每个转向指令都通过激光通讯传递,避免任何无线电波外泄。船员们在昏暗的红色应急灯光下操作,仪表盘的反光映照出一张张凝重的面孔。
当舰队成功潜入敌军补给线后方时,监测屏上显示出毫无防备的敌方补给站。王启明看着屏幕上闪烁的目标标识,轻声对通讯官说:“告诉诱饵舰队,再坚持二十分钟。让敌人相信,他们真的抓住了我们的主力。”
王启明对凯尔特星云的了解,仿佛这片星域曾是他童年的游乐园。这份超凡的熟悉感源于两个关键:书桌上那本被翻得卷边的《王晨星元帅星域勘测笔记》,以及他自己在军事学院时连续十八个月对脉冲星引力走廊的研究论文。
当舰队进入星云最危险的区域时,王启明直接下令关闭主引擎,利用双中子星交汇时的引力浪涌进行加速。这种航行方式需要精确到毫秒级的计算,任何误差都会让舰队被撕成星际尘埃。老导航官紧张得手指发白,但王启明镇定自若——他父亲三十年前就在笔记第七页标注过这个引力窗口的准确参数。
更令人惊叹的是他选择的航线:舰队从超新星残骸的辐射带中穿过,强烈的电磁干扰完美掩盖了他们的行踪;在穿越冰晶小行星带时,他指挥舰队组成奇特的蛇形阵列,恰好利用漂浮的冰岩作为天然掩护。这些路线在标准星图上都被标记为死亡禁区,但王启明却像回家一样熟悉每条引力暗流的走向。
当舰队完成这次长达六小时的危险航行,突然出现在敌军补给站后方时,监测屏显示敌军毫无防备。王启明轻轻摩挲着父亲笔记的皮革封面,对目瞪口呆的副官说:真正的战术优势,来自比敌人更了解他们脚下的土地——哪怕这片土地是真空的宇宙。
王启明凝视着战术星图上那个闪烁的红色光点——代号“蛇喉”的敌军补给站。这个目标的选择体现了他深刻的战略眼光:它不仅是燃料仓库,更是敌军整个闪电战体系的七寸。
http://www.yqzw5.cc/yq46347/3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