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我用小说破大案 >第3章 金库消失案的三重悖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章 金库消失案的三重悖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林骁走进金库的时候,手里还攥着那张照片。

  门在身后关上,声音很轻。

  监控屏幕一排排亮着,蓝光映在墙上。地面是防滑钢板,缝隙里有一点灰白色的粉末。他蹲下来,用手指蹭了一下,搓了两下,没有气味。

  周默站在三米外,没说话。

  “这地方多久没开过门?”林骁问。

  “四十八小时。”周默说,“最后一次开门记录是前天早上七点十二分,银行职员进来做账。之后系统显示门一直闭合,无异常开启。”

  林骁点点头,走到墙边的监控回放屏前。他点了昨天下午三点的录像。画面里走廊空无一人,灯光稳定。时间跳到五点,依旧没人。

  他快进到晚上十一点。

  还是没人。

  “保险库重三吨,钢混结构,地基固定螺栓八根,直径十五厘米。”周默说,“早上八点发现门开着,里面空了。但所有报警器都没响,门禁系统无破解痕迹。”

  林骁盯着屏幕。

  “有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他说,“第一,搬走它的人得有办法不让地基震动被监测到;第二,他们得绕过门禁和监控;第三,他们得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把三吨重的东西运出大楼。”

  “不可能。”周默说。

  “已经发生了。”林骁说,“所以不是不可能,是我们没看到怎么发生的。”

  他从书包里掏出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又从口袋里摸出一支圆珠笔。

  “你拿激光测距仪来。”他说。

  周默看了他一眼,转身出去。两分钟后带回一个黑色盒子。林骁打开,调出数据。

  “监控拍不到正门死角。”他说,“摄像头仰角三十度,下方两米是盲区。如果有人从侧梯上来,贴着墙走,不会被拍到正面。”

  “可红外感应呢?”

  “红外只扫移动热源。”林骁说,“如果人不动,或者穿隔热服,就能躲过去。”

  “谁会穿隔热服进银行?”

  “快递员。”林骁说。

  周默皱眉。

  “每天下午三点,有个顺丰快递员来送文件。”林骁说,“我查过校园论坛的帖子,这人连续来了十七天,每次都穿蓝色工装,背灰色背包,戴帽子。”

  “今天他没来。”

  “迟到了两小时。”林骁说,“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五点零三分。而监控最后正常的时间点,是三点二十分。”

  他把激光测距仪对准走廊拐角,按下了扫描键。屏幕上跳出一组数字。

  “从侧梯到金库门口,距离是二十三点七米。”他说,“正常步行速度每秒一点二米,走完这段路需要二十秒左右。但如果他推着东西,速度会慢。”

  “推什么?”

  “液压搬运车。”林骁说,“那种带千斤顶的小平板车,能承重五吨。只要把保险库抬高两厘米,就能滑进去。”

  “三吨重的东西,一个人搬不动。”

  “所以他不是一个人。”林骁说,“但他只需要一个人出现在现场。”

  周默盯着他。

  “替身。”林骁说,“今天的快递员不是本人。真正的快递员可能被控制了,或者根本没出门。假人穿一样的衣服,走一样的路线,但动作习惯不一样。”

  他调出昨天的录像,放大三点十四分的画面。

  “看他的右手。”他说,“真快递员习惯用右手扶背包带。今天这个人,左手动得多。”

  周默凑近屏幕。

  确实。

  “还有。”林骁指着地面,“刚才我看到的灰粉,是橡胶磨损留下的。这种材质常见于搬运车轮子。如果他们在地板上拖过重物,就会留下痕迹。”

  “可地面已经清理过了。”

  “清理不掉所有。”林骁说,“尤其是螺丝孔周围。”

  他走到金库原本的位置,趴下去,鼻子几乎贴到地板。八个圆形孔洞排列整齐,边缘有些细小划痕。

  “螺栓被拆了。”他说,“但不是用电钻。是用手动扳手,一点点拧下来的。这样噪音小,也不会触发振动警报。”

  “为什么要拆?”

  “因为要移动。”林骁说,“整个库房不能整体吊走,太显眼。但他们可以把它拆成几块,分别运出去。”

  “三吨钢,分成几块也还是重。”

  “所以他们不是直接运。”林骁站起身,“他们把它切开了。”

  “用什么?”

  “激光切割机。”林骁说,“小型便携式的,功率够切开十厘米厚钢板。这种设备供电时间短,工作时会产生高温,但只要控制在三十秒内,就不会触发烟雾报警。”

  “哪来的设备?”

  “快递包里。”林骁说,“那个灰色背包,尺寸刚好能装下折叠式切割机组件。组装只需要三分钟。”

  周默沉默了几秒。

  “你说的这些,每一步都有漏洞。”他说。

  “我知道。”林骁说,“所以我才说要有三个条件同时成立。缺一个,这事就办不成。”

  他翻开笔记本,在纸上画了一条线。

  “第一重悖论:物理搬运不可能无声。”他说,“三吨重物移动,一定会产生震动。但大楼的地震监测系统没有记录任何异常波形。”

  “说明他们用了减震装置。”

  “比如气垫搬运系统。”林骁说,“通入压缩空气,在地面形成一层薄膜,让重物浮起来滑行。这种技术在工厂常见,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经验。”

  “谁会用这个?”

  “懂工程的人。”林骁说,“或者,接受过特殊训练。”

  他翻页,写下第二条。

  “第二重悖论:门禁系统未被触发。”他说,“电子锁记录显示门从未开启。但我们现在站的地方,门是开着的。”

  “除非系统被篡改。”

  “不是篡改。”林骁摇头,“是欺骗。他们没开门,而是让系统以为门一直是开着的。”

  “怎么做?”

  “伪造信号反馈。”林骁说,“门磁传感器检测的是‘门是否闭合’。如果他们在传感器上贴一块磁铁,模拟闭合状态,系统就会认为门没动过。”

  “贴磁铁需要时间。”

  “只需要三秒。”林骁说,“而且可以在非工作时间提前布置。比如,前几天的快递员,就已经在准备了。”

  周默眼神变了。

  “第三重悖论。”林骁写下最后一行,“监控全程无中断,却没拍到搬运过程。”

  “盲区解释不了全部。”

  “不是盲区问题。”林骁说,“是时间问题。”

  他调出监控时间戳,逐帧查看。

  “你看这里。”他说,“三点十七分四十一秒,画面有一帧模糊。”

  “帧率正常。”

  “但亮度有微小波动。”林骁说,“0.3秒内,光照值下降了百分之二。这种变化肉眼看不出来,但系统能记录。”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有人在那一瞬间遮挡了光源。”林骁说,“不是为了藏身,是为了给设备供电。”

  “什么设备?”

  “信号干扰器。”林骁说,“短暂切断监控本地存储,插入一段循环画面。真正的搬运发生在那0.3秒的间隙里。”

  “不可能这么快。”

  “他们不需要完成搬运。”林骁说,“只需要启动第一步——把切割机组装好,贴上磁铁,放好气垫入口。剩下的事,可以分几天做。”

  “每天来一次,每次干一点。”

  “对。”林骁说,“就像蚂蚁搬家。”

  周默盯着监控屏,久久没说话。

  林骁合上笔记本。

  “现在的问题不是‘怎么搬走’。”他说,“是‘谁允许他们这么做’。”

  “内部人员配合?”

  “不止一个。”林骁说,“至少三个岗位:监控值班、门禁管理、安保巡逻。而且他们得知道什么时候不会被打扰。”

  “比如……”

  “比如,每天都来送快递的那个时间点。”林骁说,“规律本身,就是掩护。”

  他走到门口,抬头看摄像头。

  “明天下午三点。”他说,“真正的快递员应该会出现。”

  “你要等他?”

  “我要看看,他是真的迟到,还是根本没去过别的地方。”

  周默点头。

  “你可以留在这里继续看监控。”他说,“我让技术人员把过去七天的所有录像拷贝出来。”

  “不用。”林骁说,“我只要今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之间的。”

  “为什么是那个时间?”

  “因为清洁工换班。”林骁说,“九点半准时交接,新的人进来,旧的人离开。这段时间,走廊监控由自动系统接管,人工巡查暂停。”

  “你是说……”

  “他们不是下午动手的。”林骁说,“是上午。”

  他指着地面残留的橡胶粉。

  “这些粉末还没被完全吸走。”他说,“如果是昨天留下的,早就清理干净了。但它还在,说明是今天早上才产生的。”

  周默猛地抬头。

  “所以搬运发生在上午九点三十五分。”林骁说,“那时候所有人都以为金库是关着的,其实里面已经在拆解了。”

  他看向监控屏幕。

  画面静止在三点十四分。

  快递员的身影站在走廊中段,背着灰色背包,头微微低着。

  林骁拿出手机,打开校园论坛的一个帖子。

  那是程小满发的,标题是《我们学校附近的银行是不是被盗了?》

  下面有一张截图。

  拍的是昨天上午九点四十二分,银行后巷的垃圾桶旁,停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车上盖着防水布,底下隐约露出金属边角。

  他把手机递给周默。

  “这不是快递车。”他说,“这是废品回收车。”

  周默接过手机,放大图片。

  防水布边缘,有一小块标签。

  写着:江城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编号:RC-7342。

  登记人姓名:陈**。

  林骁看着监控画面里的“快递员”,轻声说:

  “这个人今天下午才出现,但东西早就没了。”

  他合上手机。

  “所以金库不是消失了。”

  “是从来就没存在过。”
  http://www.yqzw5.cc/yq4633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