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山洞讲道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张道陵不再以剑格挡,而是双臂猛地向两侧一展,如同拥抱天地!双掌掌心向上,虚托于胸前!“天地无极,乾坤借法!以吾道心,引九霄神威!雷来——!”
轰隆隆隆——!!!
九天之上,仿佛有亿万面巨鼓同时擂响!浓得化不开的魔云被一股更宏大、更纯粹、更狂暴的力量生生撕裂!一道粗壮得无法形容、刺目到让人瞬间失明的纯白色雷霆光柱,如同天罚之矛,轰然贯穿天地,精准地灌注到张道陵虚托的双掌之间!
那雷霆并未散逸,反而在他掌心急速压缩、凝聚、塑形!狂暴的能量被一股玄奥的道意驯服、引导!
转瞬间,一条栩栩如生、鳞爪飞扬、完全由最纯粹雷霆构成的巨龙,出现在张道陵身前!
这雷龙长达数十丈,通体缠绕着紫白色的毁灭电光,每一片鳞甲都清晰可见,龙睛怒睁,闪烁着审判一切邪魔的威严光芒!
龙口大张,发出无声却震撼灵魂的咆哮!一股令万物臣服、让空间凝固的恐怖威压,瞬间笼罩了整个战场!所有魔兵的动作都为之一僵,眼中充满了源自灵魂深处的恐惧!
蚀骨魔将脸上的狞笑彻底僵住,那两点猩红的光芒剧烈闪烁,第一次流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不……不可能!这是……天罚之力?!你……” 他想抽刀后退,想遁入魔军,但身体却被那雷龙的无上威压死死锁定,动弹不得!那冰冷的、代表着彻底湮灭的气息,让他灵魂都在颤栗!
张道陵眼神冰冷如万载玄冰,锁定着蚀骨魔将,虚托的双掌,猛地向前一推!
“邪魔外道,灰飞烟灭!去!”
昂——!!!(意念中的龙吟响彻天地)
那巨大的雷霆之龙,带着毁天灭地、净化一切的煌煌天威,化作一道撕裂时空的紫白流光,瞬间扑到了蚀骨魔将面前!
“不——!!!” 蚀骨魔将只来得及发出一声绝望到极致的惨嚎,便被那无尽的光芒彻底吞噬!
没有爆炸,没有巨响,只有最纯粹、最极致的净化与湮灭!光芒一闪而逝。
原地,蚀骨魔将连同他那柄诡异的魔刀,彻底消失无踪,连一丝尘埃、一缕残魂都未曾留下,仿佛从未存在于世间!
只有空气中残留的淡淡焦糊味和剧烈波动的空间涟漪,证明着刚才那毁天灭地的一击。
整个战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所有魔兵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呆呆地看着魔将消失的地方,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和茫然。主心骨瞬间灰飞烟灭带来的冲击,彻底击垮了它们的斗志。
张道陵缓缓放下双臂,脸色微微有些苍白,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锐利。他周身依旧有细小的电蛇游走,气息却更加渊深莫测。
守静真人飞掠到他身边,脸上惊魂未定,但更多的是狂喜与震撼:“道陵!你……你刚才那一招……简直是神迹!竟能引动如此浩瀚的天地神雷,凝龙灭魔!你……你的雷道真意,已然通神了!”
张道陵微微吐出一口浊气,看着溃散的魔云和开始崩溃的魔军,沉声道:“前辈,除恶务尽!”
“好!” 守静真人精神大振。
两人不再多言,如同猛虎入羊群,雷光闪耀,拂尘如龙,对着已经失去斗志、溃不成军的魔道大军展开了最后的清剿。
失去了魔将的统御,这些魔兵在两位道门巅峰强者面前不堪一击,很快便被彻底击溃、净化,残余者狼狈不堪地遁入山林,消失无踪。
魔云散去,久违的阳光重新洒落在饱受蹂躏的青城山上,照在断裂的树木、焦黑的土地和斑驳的血迹上。
劫后余生的弟子们开始清理战场,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焦糊与雨后泥土的气息,但那份令人窒息的压抑魔氛终于消散,山林间渐渐响起了幸存的鸟鸣虫唱,青城山再次恢复了它应有的那份清幽与宁静。
然而,这份宁静之下,是战斗留下的深深疮痍和众人心头的沉重。守静真人和张道陵并肩而立,望着远方尚未散尽的硝烟,眉头并未完全舒展。蚀骨魔将口中的“吾主”,像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在刚刚经历大战的山门之上。
时间悄然流逝,数日之后。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悄然落下,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笼罩着青城山。
春寒料峭,山风带着湿冷的寒意,吹拂着道观檐角的风铃,发出清脆却略显寂寥的叮当声。
被雷霆和战火摧残过的草木,在雨水的滋润下,顽强地抽出点点嫩绿的新芽。
在青城山天然画廊附近的山洞内,松明火把摇曳不定,光影在古朴的石壁上跳跃,映照着《黄符经》的拓片和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泥土的气息、陈年典籍的墨香以及淡淡的檀香。
窗外,偶尔一道惨白的电光撕裂铅灰色的天幕,随后是沉闷的、由远及近的雷声滚过山谷,震得窗棂微微作响,洞顶有细微的尘埃簌簌落下。
张道陵身着玄青色道袍,盘膝坐于蒲团之上,面前摊开那卷古老的《黄庭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道陵神色平和,正对着下方恭敬肃立的几名核心弟子讲解雷法精要。
他身前虚空,以精纯真元凝聚出丝丝缕缕细小的电芒,如同灵蛇般游走、交织、生灭,演示着雷法的刚柔变化与阴阳相济之理。
“……雷法之要,首重心境。心如明镜,意如止水,方能引动九天之威而不伤己身。雷霆者,至阳至刚,然阳极生阴,刚极易折,故需明悟其造化之机,刚柔并济,方是长久之道。”张道陵的声音清朗,穿透雨幕,清晰地传入每位弟子耳中。
他指尖微动,一道细小的电芒在指尖温柔地盘旋,如同活物,丝毫没有往日的狂暴。
弟子王长、赵升等五六人恭敬地围坐一圈,神情专注。王长身材敦实,眉头习惯性微蹙,显露出思索的痕迹;赵升则较为清瘦,眼神明亮而充满探求欲。
赵升微微前倾身体,双手轻抚膝上道袍的褶皱,声音清朗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师父,弟子心中有一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他停顿了一下,组织语言,“弟子遍览道藏,皆言雷法乃我道门至高法门,奥妙无穷,修习者需历经九死一生,心志坚如磐石,方能窥得一丝门径。然则…然则弟子每每聆听师父讲授雷法精要,师父却常言‘雷法很简单’…”
他抬起头,直视张道陵,眼中充满困惑与求知的光芒,“弟子愚钝,实在不解其中深意,还请师父开示。”
张道陵闻言,嘴角浮现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缓缓合上手中的《黄庭经》,指尖在泛黄的书页上轻轻划过。
他抬起头,目光如古井般深邃,平静地落在赵升身上,仿佛要穿透他年轻的心神:“升儿,你既问到此节,为师且先问你一题。”
他的声音不高,却在雷声暂歇的寂静中格外清晰,“你可知,这天地间,雷霆电闪,其奥秘究竟何在?”
赵升精神一振,挺直腰背,略一沉吟,朗声道:“弟子于《阴符经》中曾读:‘天有五贼,见之者昌。’窃以为,雷电便是这五贼之一,乃天地间至刚至阳、沛然莫御之伟力。其威可破邪祟,其势可惊鬼神,象征着天道运行的无上权柄与造化之机。” 他语速平稳,显示出扎实的经学功底。
张道陵微微颔首,露出赞许之色:“不错,根基尚可。”
他端起桌旁温热的粗陶茶杯,轻轻吹开浮叶,啜饮一口,目光转向窗外晦暗的天色。“《道德经》有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他放下茶杯,手指遥指窗外被雨水冲刷的山峦高处,“你看那雷电,击高不击低,摧枯拉朽,看似冷酷无情,不分贵贱。然此‘无情’之中,却恰恰暗合天地运行之至理——高处招风引雷,低处藏风纳气,此乃自然之序,非关仁与不仁。”
一直凝神倾听的王长,此时忍不住插话,他双手握拳置于膝上,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和困扰:“师父,弟子在《抱朴子》中亦见葛洪真人言道:‘雷法者,乃天地之枢机,阴阳之造化。’此语精辟,弟子深以为然。
然…然弟子随师父修行已有数载,于雷法一道,勤修苦练,默诵真言,揣摩符箓,却始终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不得其门而入,更遑论掌握那枢机造化。弟子每每思及此,常感惶惑不安。” 他眉头紧锁,额上显出浅浅的川字纹。
张道陵将目光从窗外收回,重新落在两位弟子身上,眼神中带着洞悉一切的了然。
他再次端起茶杯,却不饮,只是感受着杯壁传来的温热:“王长,你且说说,为何我道门中人,常在雷雨交加之时,盘膝打坐,澄心静虑?”
王长与赵升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茫然。赵升犹豫道:“可是…为了借助天威,激发体内真炁?”
张道陵轻轻摇头,放下茶杯,站起身。玄青道袍的下摆拂过蒲团,他缓步踱至洞开的石窗边,负手而立,凝望着天穹中不时闪现的电蛇。
他的背影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挺拔。
“《上清灵宝大法》开篇明义:‘雷者,天地号令,阴阳枢机。’”他的声音与窗外的雨声、隐隐的雷声交织在一起,“雷雨之际,阴阳二气激荡碰撞,天地间最为活跃,生机与毁灭并存。
古人云:‘天地交泰,万物化生。’此刻修行,非为借力,实为‘感’。感应这天地间最原始、最磅礴的气机流转,让自身小天地与之共鸣。”
赵升眼睛骤然一亮,脱口而出:“师父!莫非…莫非雷法真正的关窍,并非在于那些繁复的咒诀符箓,而在于‘体悟’这天地之气运行的至理?”
张道陵转过身,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但眼神却更加深邃:“升儿,你悟性颇佳。然,你之所言,仍只触及了‘形’。”
他指着窗外一道撕裂长空的巨大闪电,那炫目的白光瞬间照亮了他睿智而沧桑的面容,“你说得对,但这仅仅是表象。真正的雷法,其深邃玄奥,远超乎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长被那闪电的威势所慑,心有余悸地问道:“师父,弟子曾听山中长者提及,昔日老君亲授师父雷法真传之时,天现五彩祥云,地涌金莲宝座,紫气东来三万里…不知…不知此事…” 他语气中充满敬畏与向往。
张道陵的眼神飘向远方,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那个神秘的夜晚。
他的声音变得悠远而低沉:“确有其事。那夜…星光黯淡,万籁俱寂,唯有祖师法身光耀十方。”
他顿了顿,收回目光,语气转为肃穆,“老君言道:‘世人愚昧,多将雷法视为呼风唤雨、驱邪缚魅之玄奇术法,视为神通之表象。殊不知,此乃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那真谛究竟是什么?!”王长和赵升几乎是异口同声,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前探去,眼神中充满了对终极答案的渴望。
张道陵的目光如炬,缓缓扫过两位弟子:“《黄帝阴符经》有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雷法的无上真谛,便深藏于这十字箴言之中。”
他话锋一转,突然指向窗外又一道疾速掠过的闪电,问道:“你们看!此电光,有何特异之处?细细观之!”
赵升立刻凝神屏息,目光紧紧追随着那转瞬即逝的电光轨迹。
片刻后,他若有所思地回答:“此电…来如疾风烈火,势不可挡,去似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其形闪烁不定,似有还无,其势刚猛暴烈,却又蕴含无穷变化之机…弟子观之,心中似有所动,却又难以言表。”
“善!”张道陵赞许地点点头,“《道藏·雷法总旨》有载:‘雷者,阳气激荡,阴阳相搏之象也。’修炼雷法,首要之务,非是练气画符,而是要彻悟此‘象’背后的道理——阴阳激荡,动静相生,显隐互化。”
王长却仍有不解,他挠了挠头,带着一丝不服气的口吻说:“可是师父,弟子听闻北方确有一位道长,人称‘掌心雷’真人,声名远播。
据说他能掐诀念咒,掌心发雷,电光四射,降妖伏魔无往不利,威力撼天动地!这…这难道不是雷法神通么?” 他的语气中带着对“神通”的向往和对师父“非术”之论的些许困惑。
http://www.yqzw5.cc/yq46303/1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