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父兄榜样激励人,家族学风日渐浓
推荐阅读:
陆沉
龙王医婿全文免费阅读
小农民的随身道田
沈初薄暮年免费阅读
霸道总裁爱上假小子
被鬼新娘盯上:师父让我娶她为妻
尘劫之主
沙雕小福宝四仰八叉
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许明苦读中秀才、开办学堂的事迹,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着镇国公府的每个角落。往日里爱舞枪弄棒的许阳,竟主动将兵器架搬到了库房角落,每日清晨跟着许明到书房温书;年仅七岁的许宝也缠着管家买来启蒙绘本,搬着小板凳坐在许明身边,有模有样地描红识字,连说话都常蹦出几句“之乎者也”。“二哥,这个字怎么读?”许宝指着绘本上的“国”字,仰头问道。许阳放下手中的《论语》,耐心讲解:“这是‘国家’的‘国’,爹爹在边疆守护的就是我们的国,大哥将来也要为国家效力。”许宝似懂非懂地点头,握紧小毛笔,在纸上一笔一划地临摹,小脸绷得紧紧的,透着股不服输的认真。
余晚星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她与远在边疆的张衍之书信商议后,特意聘请了三位名师——一位精通经史的老儒、一位擅长策论的前翰林院编修、一位兼通算术与格物的学者,每日在府中授课。府里的西跨院被改造成了书房群落,三间教室窗明几净,书架上摆满了经史子集、兵法谋略、农工医理等各类书籍,连庭院中都摆放了石桌石凳,供孩子们随时讨论学问。
每日晨光熹微,西跨院便传来朗朗书声。许明主攻经史策论,为乡试做准备;许阳偏爱兵法与算术,常与名师探讨边疆防务与农桑水利;许宝则从启蒙读物学起,识字断句、背诵诗词;许月虽醉心医术,也每日抽出两个时辰旁听,涉猎文史哲,丰富学识素养。
张衍之在边疆得知家中情况,特意寄回一批边疆地图与兵书,书信中写道:“为将者需通文韬武略,为医者需明世间事理,读书不仅是为科举,更是为明辨是非、造福百姓。望儿女们勤学不辍,互勉互进。”孩子们将这封信抄录下来,贴在书房墙上,当作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余晚星也时常参与孩子们的学业讨论。一次,许阳在研读《孙子兵法》时,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疑问,余晚星便结合张衍之在边疆的战事案例,讲解如何通过观察敌情、分析局势制定战术,又联系自己行医时“辨证施治”的道理,让孩子们明白“知”的重要性。许阳恍然大悟:“娘,原来兵法与医术也有相通之处!”
老儒先生见状,欣慰不已:“镇国公与夫人以身作则,子女们勤勉向学,府中崇文尚学之风,实为世家表率。”他特意制定了“每日三问”的规矩:问今日所学、问今日所悟、问今日所不足,督促孩子们查漏补缺、精益求精。
府中的学习氛围也感染了下人。管家让自家孙子跟着孩子们一同听课,侍卫们执勤之余,也会凑在书房外听先生讲学,甚至有丫鬟主动请教识字,一时间,镇国公府上下,从主到仆,皆以读书为乐、以学识为荣。
一日,许明与许阳因“仁政与法治孰重孰轻”争论不休,两人引经据典,各执一词。余晚星并未直接评判对错,而是让他们分别写下自己的观点,再找来相关史料,逐一分析不同朝代的治理案例。最终,兄弟二人达成共识:“仁政为体,法治为用,二者相辅相成,方能国泰民安。”这样的讨论在府中屡见不鲜,孩子们在思辨中不断成长,学识与眼界都日渐开阔。
然而,就在府中学风日益浓厚之际,暗卫再次传来急报:“夫人,三皇子的党羽近期与几位朝中反对镇国公的官员来往密切,似乎在密谋破坏府中的教育计划,甚至想暗中对授课名师下手。”
余晚星心中一沉。三皇子党羽此前监视许明未果,如今竟将主意打到了名师身上——他们深知,毁掉孩子们的学业,便等于毁掉镇国公府的未来,也能间接打击张衍之的士气。“可有查清他们的具体计划?”
“暂时还未查清,但据眼线回报,他们已暗中收买了一位名师的仆人,似乎想在先生的饮食中动手脚。”暗卫回道。
余晚星眉头紧锁:“立刻加强对三位名师的保护,每日饮食、出行都由专人负责,仔细查验。同时,密切监视那名被收买的仆人,顺藤摸瓜,找出背后主使。”她顿了顿,又道,“此事切勿让孩子们知晓,以免影响他们的学习心境。”
“是,夫人。”暗卫领命退下。
余晚星走到西跨院外,听着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与讨论声,心中满是牵挂。孩子们潜心向学,家族学风正浓,这是她与张衍之最期盼的景象,绝不能让三皇子的党羽得逞。她知道,这场暗战不会轻易结束,只要张衍之还在边疆征战,只要孩子们还在成长,那些奸佞之徒就不会善罢甘休。
但她并未退缩。正如张衍之在边疆守护家国,她也要在府中守护孩子们的成长与家族的未来。她转身回到书房,提笔给张衍之写信,告知家中情况,同时也询问边疆战事,字里行间既有牵挂,更有坚定——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他们夫妻二人都会携手并肩,护得家人平安,守得家国安宁。
只是,余晚星不知道的是,三皇子的党羽此次针对名师的阴谋,只是他们更大计划的冰山一角。他们真正的目标,是借着府中学堂的名义,制造一场“学术谋逆”的冤案,将镇国公府彻底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一场围绕着家族学风与家国命运的危机,已悄然逼近。
http://www.yqzw5.cc/yq42131/10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