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挑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初夏的四九城航空学院(简称四航),梧桐树叶已经长得巴掌大,密密匝匝地遮天蔽日。

  何雨柱走在相对陌生的校园里,看着宣传栏里挂着“为祖国航空事业培养尖兵”的横幅,心里清楚,这里汇聚了一批航空领域的未来之星。

  他直接去了校长办公室。自己的老师,申源现在是校长,他一看是何雨柱,热情地将他迎进办公室:“柱子!欢迎欢迎!早就听说五院的年轻干将要求,我们可是翘首以盼啊!”

  何雨柱向自己的老师致敬后,直接切入正题:“申老师,您客气了。我这次来,是奉了上级命令,为五院补充新鲜血液。

  需要挑几个专业基础扎实、思想过硬、能吃苦耐劳的好苗子。”

  一听是五院来要人,申源的神情立刻严肃而振奋:“五院!太好了!能进入五院参与国家重点任务,是这些学生们莫大的光荣,也是我们学院的骄傲!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谢谢王主任,”何雨柱道,“光成绩单漂亮可能还不够。

  五院的工作性质特殊,要求绝对可靠,心思缜密,有钻研精神,更要甘于奉献,能适应可能存在的艰苦环境和长期攻关。”

  王主任深以为然:“我明白,我明白!这样,我让教务员把本届毕业班中政治表现好、专业突出的学生档案都拿过来,您先过目。初步筛选后,我们再安排面谈。”

  不一会儿,一摞毕业生的档案就摆在了何雨柱面前。他看得非常仔细,不仅审视各科成绩,更重点关注课程设计、实习评语和参与的课外科技活动。

  翻到一份档案时,他停了下来:“这个叫袁建华的学生,在风洞实验室参与过辅助工作?评语说他解决过实际故障?”

  “对!”申源立刻介绍,“小刘这孩子,动手能力极强,也肯钻。

  去年风洞那个老旧的测压系统时不时闹毛病,影响实验,就是他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摸线路,硬是给彻底修好了,稳定性大大提高。”

  何雨柱点点头,在这个强调理论学习的年代,这种突出的实践能力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尤为难得。他在袁建华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接着,一份成绩出类拔萃的档案引起了他的注意。几乎所有核心专业课都是满分,数学和理论力学的功底尤其扎实。

  “这个张自力,”何雨柱指着辅导员评语栏,“上面写他‘思维敏锐,富有创新精神,但有时过于坚持己见,团队协作方面有待加强’?”

  申源点点头,语气带着些惋惜:“这孩子,聪明是真聪明,就是性子有点独。小组讨论时,往往听不进不同意见,容易和同学争执。是好材料,就是这块棱角需要磨一磨。”

  何雨柱沉吟片刻,还是在张自力的名字上画了个圈:“天才往往有些个性,关键要看他的聪明才智能否用在正确的方向,以及是否具备塑造的潜力。可以谈一谈。”

  最后一份被挑出的档案,属于一个叫苏青宁的女生。成绩优异,尤其是在“飞行器结构力学”和“空气动力学”课程中表现突出。

  她的毕业设计课题是《某型翼面颤振特性初步分析》,指导老师的评语是“逻辑清晰,推导严谨,展现了独立研究问题的潜力”。

  “这姑娘的基本功很扎实。”何雨柱赞叹道。

  申源表示同意:“苏青宁同学确实优秀,沉静稳重,学习刻苦。

  只是……何主任,五院的任务常常需要奔波于各个基地,环境也比较艰苦,女同志在这方面恐怕……”

  何雨柱抬起头,认真地说:“老师,咱们搞航空航天的,论的是真才实学和对事业的忠诚,不分男女。

  苏青宁同学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并且如此优秀,我们就应该给她同等的机会。我相信她能克服困难。”

  初步筛选出的六七名学生,被分别叫到小会议室进行单独谈话。

  第一个进来的是袁建华。小伙子皮肤黝黑,手掌粗糙,指甲缝里还带着点没洗净的油污印记,神情有些拘谨。

  “袁建华同学,坐。”何雨柱语气平和,“听说你修复了风洞实验室的测压系统,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况和你是怎么想的吗?”

  一提到具体技术问题,袁建华的眼睛立刻亮了,紧张感也消散大半:“那个系统主要是老电位计磨损和一处气路密封老化……

  我查了俄文说明书和电路图,一点点测通路,换了零件……”他讲得详细而投入,遇到何雨柱追问的细节,也能清晰地回答。

  何雨柱边听边点头。最后,他看似随意地问:“如果国家需要,派你去一个远离城市、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长期工作,你能接受吗?”

  刘建国挺直腰板,回答干脆:“能!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什么苦都能吃!只要能让咱们国家的飞机飞得更高更快,去哪儿都行!”

  第二个进来的是张自力。他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中带着自信,甚至有一丝审视的意味。

  “何主任,您好。”张自力不卑不亢地坐下。

  何雨柱翻看着他的课程设计报告,指着一处复杂的稳定性计算:“你这个模型简化得很巧妙,但这里忽略了一个气动耦合项,基于什么考虑?”

  张自力显然对这个问题有所准备,流畅地回答:“考虑到该飞行器的实际飞行包线和现有传感器的精度,这个耦合项的影响量级低于千分之三,在工程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做了合理忽略。”

  “理论上它是否存在?”何雨柱追问。

  “……存在。”

  “如果在极端工况下,这个千分之三被放大,是否会成为潜在风险?”

  张自力微微蹙眉,陷入了短暂的思考,然后承认:“有这种可能性。”

  何雨柱转而问道:“在团队项目中,如果你的方案理论上更优,但其他成员因理解不足暂时无法接受,你会如何处理?”

  张自力想了想,说:“我会尽力用更清晰的方式解释我的方案。”

  “如果时间紧迫,来不及详细解释呢?”

  张自力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给出答案。

  何雨柱心里大致有了判断,让他先回去了。

  随后几个学生,有的表现踏实但创新意识稍欠,有的专业尚可但对去艰苦环境工作流露出一丝犹豫。

  最后进来的是苏青宁。她穿着干净的蓝布上衣,齐耳短发,神情沉静,步伐稳健。

  “苏青宁同学,”何雨柱拿起她的毕业设计摘要,“关于翼面颤振的分析,你这里采用的计算方法很见功力。尤其是在处理非定常气动力方面,思路很清晰。”

  苏青宁微微颔首:“谢谢何主任。这部分我参考了钱学森先生《工程控制论》里的一些思想,并结合了结构动力学的方法,尝试做一些交叉应用。”

  何雨柱就报告中的几个关键点进行了深入提问,苏青宁的回答条理分明,逻辑严谨,显示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思维。

  “苏同学,”何雨柱最后问道,“五院的工作,保密要求高,压力大,而且可能需要经常出差,甚至长期驻外场试验基地,环境往往比较艰苦,作为女同志,你怎么看?”

  苏青宁目光平静而坚定地回答:“何主任,我选择航空专业,就不是为了安逸。我能吃苦,也做好了为事业奉献的准备。

  我认为,在为国家航空事业贡献力量这一点上,没有性别之分。只要给我机会,我一定能做好。”

  所有面谈结束后,何雨柱与王主任交换了意见。他初步确定了名单:袁建华、苏青宁,以及另外两名表现扎实、态度坚决的男生。对于张自力,他做出了决定。

  申源看着名单,指了指张自力的名字:“这个孩子,确实可惜了。”

  “是棵好苗子,但心高气傲,需要磨砺。”

  何雨柱解释道,“五院当前的任务都是大兵团作战,强调协同和纪律。他现在进去,对他本人和团队都不一定是好事。

  我建议学院重点培养,或者推荐他继续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也锻炼一下心性。等他更加成熟,五院随时欢迎。”

  申源感慨地点点头:“考虑得周全!雨柱同志,你选人不仅看才,更重德,眼光老辣啊!”

  事情办妥,何雨柱婉拒了申源的晚饭邀请,离开了四航校园。夕阳西下,将他身影拉得长长。

  他深吸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些。这些年轻人,是祖国航空事业的未来希望。

  把他们选进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培养、如何使用,让他们在五院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才是更关键的。

  回到五院时,已是晚上。他直接去了办公室,准备整理汇报材料。

  推开门,却发现韩菡正坐在他的位子上,就着台灯的光亮,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外文期刊。听到动静,她抬起头,露出温柔的笑容:

  “回来了?听说你今天去四航选人了?顺利吗?”

  看着她灯下清秀的侧脸和关切的眼神,何雨柱一天奔波疲惫仿佛瞬间消散了。

  “嗯,回来了。”他走过去,语气轻松,“挺顺利的,发现了几个不错的苗子。你呢,今天忙不忙?”

  温暖的灯光下,两人轻声交谈起来,窗外,是四九城宁静的夜,和无数为了共和国腾飞梦想而亮着的灯火。
  http://www.yqzw5.cc/yq40158/60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