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粮种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余庆林第二天起早开着拖拉机走了,直接去了五林市。

  隔了十多天,余庆林又见到了李卫国大哥,比他们之前几年见的都多。

  拖拉机停在武装部队门口,没一会李卫国大哥就出来了。

  “庆林,吃早饭了吗?”

  “李哥,我吃完早饭来的,这是给你带的一点野菜,吃个新鲜。”

  余庆林从车楼子拎出一大筐野菜,他奶奶都收拾好了。

  “这个好,吃了一冬天的酸菜白菜,可算见到绿色的菜了了。还有发芽葱呢,晚上让你嫂子炸点鸡蛋酱,没治了。”

  李卫国开心的接过去,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喜欢。

  “庆林,你去农科所找曹副所长,那是我连桥。我都和他说好了,他们正好也想实验一下自己研究的粮种,相互帮助一下。你不用客气,直接喊他大姐夫就行。”

  李卫国还在上班走不开,把事情交代好了就回去了。

  余庆林一路打听,很快就找到农科所了,一个空旷的大院子,几趟破旧的砖房,看着有点灰败。

  “大爷,我找曹副所长,和他约好的,麻烦你帮着喊一声。”

  余庆林掏出口袋里香烟,递给门卫大爷一根。

  “曹副所长啊,你等一下,我给你喊一声。”

  大爷把烟别在耳朵上了,慢悠悠的往院子里走。

  过了一会,从里面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文化人。

  “你是卫国说的余同志吧,我是曹文学。”

  “曹副所长好,李哥让我来找你说粮种的事情。”

  余庆林没敢托大,他对这种文化人有些打怵,还有些紧张。

  “我知道,你跟我进来吧。”

  曹副所长说话慢悠悠的,态度很好。

  “我听说你们大队是分田到户的试点,一人分了多少地啊?”

  “一人分了一晌二亩地,七亩平地,五亩山地。”

  “那不少啊。我们这有几样新研究的粮种,有经过一年种植的,也有还没经过种植的。

  经过种植的产量还不错,但是仅限于实验田种了一点,没有实验数据。

  我们不能保证这些粮种的产量,但是可以保证的是不会比之前的种子产量低。还有两种我们自己研制的肥料,效果应该比不上进口的尿素,二铵,但是有一定的肥力,你能不能帮我们试试?”

  曹副所长也没办法, 他们农科所经费有限,很多实验得不到充分的验证。而且现在各大农场有自己的种子研究所,其他大队也不同意帮他们做实验,害怕产量低影响收成。

  “曹副所长,我得先和你说一下。我家总共分了一晌二亩地,不知道够不够实验的规模。但是我今年开了大概十五垧的荒地,但是荒地的肥力不咋地。”

  “十五垧的开荒地,你打算种什么?”

  曹副所长来精神了,开荒地好啊。要是他们的粮种在开荒地都能有不错的产量,那就能很好的证明他们的研究方向没有错。

  “我打算种十垧地的苞米,五垧地的黄豆。明年还想开一些水田,种水稻。”

  余庆林选的那片荒地都开出来大概能开三四十垧地,没意外的话他会都开出来的。

  “余同志,不是,庆林同志,咱们合作吧。我们农科所有几样粮种需要实验,我们提供种子和研制的肥料你负责种植。不过你要帮着我们做记录,当然了,我们自己也会跟进的。

  就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漫长,可能一两年也可能三五年才能出结果。种子稳定需要时间的沉淀,你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余庆林心里也在思考,曹副所长说的事情有利也有弊。但是他觉得利大一些,他的那些开荒地前两年不需要交公粮,现在粮种和肥料也省了,他就搭个人工和油钱,挺划算的。

  “曹副所长,不是,大姐夫,我也和你说实话。开荒地头两年不需要交公粮,可以实验你们的粮种,最多我赔上人工和油钱。

  但是以后粮种实验成功了,我希望能先让我们大队能优先购买。”

  “没问题,要是粮种实验成功,我们也要找实验基地大面积种植的。

  庆林,你这人和卫国说的一样,为人实在又不迂腐。我一会给你拿粮种,你那七亩平地种麦子,五亩山地种苞米,其他的开荒地种苞米和黄豆,到时候做好标记,看看产量如何。

  产量好坏和田间管理也有很大的关系,伺候好它们,不能草比苗还多。”

  曹文学也是个说话不太会拐弯的,有啥说啥。

  “大姐夫你放心吧,我虽然不敢说自己多会种田,但是也算是种田的老把式了,会好好伺候田地的。”

  余庆林觉得曹同志的性子挺好,有啥说啥,不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或者需要费心去猜的话。

  “那就好,走吧,我带你去取粮种和肥料,你是开拖拉机来的,正好可以拉回去。

  到时候我给你拿一些记录本,你记录一下作物的情况。不用天天记,阶段性记就可以。

  比如种子下地几天出土,出苗率怎样,就是苗出的齐不齐,好不好。生长速度,植株倒伏,开花时间等等,你不用皱眉头,记录本上有相关内容,你只要按时填写就行。”

  曹文学看出来了,这是一个不喜欢学习的同志。

  “大姐夫,不瞒你说,我从小就不喜欢学习,看着书本就头疼,希望不会记错。”

  余庆林是真的不喜欢这些,听着就觉得麻烦。

  “没事,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学习,三百六十行刚刚出状元,干自己喜欢的就好。”

  曹文学不觉得不爱学习是啥大罪过,有人天生就不擅长学习,但是却能把其他事情做的很好。 他自己喜欢研究种子这些东西,并不代表别人也喜欢。

  “那我就放心了,我会尽力记好的。”

  余庆林挺喜欢和曹同志唠嗑的,心里舒坦。

  曹副所长又给余庆林介绍了他们农科所的向同志,他以后负责这些种子的追踪记录。

  “余同志,这是七亩地的麦种和五亩地的玉米种子。这些需要种在成熟的土地上,一亩地需要多少肥料也给你标注了。剩下的玉米种子和黄豆种子需要种在荒地上的,每亩地的用量也标记好了。”

  曹同志给了余庆林好几个本子,余庆林觉得自己长这么大都没用过这么多本子,头疼。

  粮种和肥料装好车,余庆林和曹同志他们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就开车回去了。

  “曹哥,这个余同志能行吗?”

  “我觉得他没问题,你后期跟紧了,及时沟通。如果今年做得好,咱们没准能找到一个长期的合作对象。”

  向东没有曹哥乐观,但是他也不会松懈,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粮种,要经过春耕,秋收,需要一百多天的生长才能有结果,着急不得。
  http://www.yqzw5.cc/yq39741/4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