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第1025章 科举舞弊案,考卷现违规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025章 科举舞弊案,考卷现违规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小太监喘着气说完,沈知微站在宫道中央没有动。她盯着那枚“梅花烙痕”的拓本看了片刻,转身回了凤仪宫。

  案上堆着各地医馆的用药回执,她却抽出一份礼部奏报。三甲初拟名单列得整齐,名字一个个排下来,墨迹工整。她目光扫过几行,停在第三位——李承远,陇西寒门出身,乡试头名,会试策论被考官评作“字字如刀,直指时弊”。

  她记得这份卷子。

  昨夜药案刚结,影七送来密档时顺口提了一句:“贡院誊录房今晨换了一批新人,说是主考官亲自点的。”当时她没在意,此刻却觉出不对。

  殿外传来脚步声,科举主考官赵崇安到了。

  他年近五旬,灰袍玉带,脸上带着惯常的沉稳笑意。躬身行礼时,袖口微微一颤,像是藏了什么急事。

  沈知微不动声色启用心镜,视线落在他眼底。

  三秒静止。

  脑中响起机械音:

  “只要这五十份卷子过了复审,裴昭许的三千金就到账了。寒门那几个尖子生的名字,早被换成士族子弟。”

  她垂下眼帘,指尖轻轻划过名单上李承远的名字,声音平静:“赵大人辛苦。今年考生众多,可有特别出众者?”

  赵崇安抬头:“回娘娘,确有三人文章惊人,臣已列入一甲候选。”

  “哦?”她抬眸,“可是陇西李承远、江南陈砚之、北平王元朗?”

  赵崇安眼神微闪:“正是。”

  沈知微笑了笑:“那便好。本宫也读过他们的策论,确是栋梁之材。”

  赵崇安松了口气,低头退到一旁。

  她没再多问,只将名单合上,命人送茶。等他走后,立刻召来影七。

  “去贡院档案库,调出这三人的原始考卷底册。另外,找两个可信的宦官,进誊录房比对编号和笔迹。我要看到真卷。”

  影七迟疑:“娘娘,若被人发现……”

  “出了事我担着。”她说,“今晚必须拿到。”

  夜深,凤仪宫灯未熄。

  两箱卷宗摆在殿中,一边是封存的原卷,一边是呈报的副本。沈知微亲自对照,一页页翻过。

  李承远的策论末尾,原卷批语写着:“才识卓绝,惜乎出身陇亩,难堪大任。”字迹熟悉——正是赵崇安手笔。

  而报上来的那份卷子,内容完全不同,署名却是另一个人:崔明德,弘农崔氏旁支。

  她继续查下去,五十份被换的卷子里,竟有十七人出自寒门,其中三人原本位列前十。有人替他们写了更稳妥的策论,有人干脆换了名字。

  她将所有真卷单独取出,用红绳捆好,压在案头。

  次日早朝,乾清殿内群臣肃立。

  赵崇安捧着最终榜单正要上前,沈知微起身:“臣妾昨夜细阅贡院流程,疑有非常之处,恳请陛下容臣妾一言。”

  裴砚坐在龙椅上,目光微动:“准。”

  她抬手,内侍抬出两大箱卷宗。

  “这是昨夜从贡院调出的原始底册。”她说,“诸位可亲眼查验——编号错乱、墨迹新旧不一、原卷批语被覆改,甚至有人直接替换全文。”

  她打开一份卷子,展示给殿前大臣看:“这位考生原作‘减赋税以养民力’,报上来却成了‘增课征以充国库’。一字之差,立场全变。”

  有人低声议论。

  她又取出李承远的原卷,指着末尾批语:“此为赵大人亲笔所书。既然认为他才识卓绝,为何不录?反将其黜落,换上世家子弟?”

  满殿哗然。

  赵崇安脸色发白:“娘娘明鉴!此事必是誊录疏漏所致,下官毫不知情!”

  沈知微看着他:“你当真不知?”

  她再次启用心镜,最后一次机会,目光直视对方双眼。

  三秒过去。

  她缓缓开口:“前日黄昏,你在府中书房接过一只黑檀木匣。你心里默念——‘此番交易,只求平安落地’。”

  赵崇安猛地抬头,瞳孔骤缩。

  冷汗顺着鬓角滑下。

  他嘴唇哆嗦,一句话说不出来。

  沈知微声音不高,却传遍大殿:“你说过的话,你自己记得。”

  殿内死寂。

  裴砚站起身,龙袍猎猎。他走到高台边缘,目光扫过群臣:“科举乃国之根本,岂容鼠辈蛀蚀?朕设此制,为的是选贤任能,不是为世家豢养门生!”

  他抬手,玉圭掷地,发出一声脆响。

  “赵崇安,即刻革职查办,押入刑部大狱!涉案同谋,无论官阶,一律待审!”

  禁军上前,架起赵崇安。

  他踉跄几步,忽然回头,嘶声道:“裴昭……你为何不守信约!你答应过我事成之后保我全身而退!”

  话音未落,已被拖出殿门。

  沈知微走上前一步:“臣妾已命人将五十份原卷重录备案,三日后放榜,依真实成绩定三甲。”

  她顿了顿:“自今日起,贡院增设监察御史轮值,誊录、弥封、阅卷各环节,皆须三人联署画押。凡参与舞弊者,一经查实,永不录用。”

  裴砚看着她,点头:“准。”

  消息传开那天,贡院外人山人海。

  榜单贴出时,百姓挤在围栏前伸长脖子看。

  李承远的名字排在第一。

  陈砚之第二。

  王元朗第三。

  三人皆非世家出身。

  人群中有人突然跪下,磕了一个头。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人跪倒在地。

  有人喊:“此科,方显公平!”

  声音越传越远,最后变成一片呼喊。

  “此科,方显公平!”

  宫墙之内,沈知微站在丹墀上听着。

  风拂过她的裙角,她没有笑,也没有动。

  裴砚从偏殿走出来,站在她身后不远处看了一会儿,转身进了军机处。

  当晚,她坐在灯下翻阅一份新呈的贡院改革草案。纸页翻动时,影七轻声进来。

  “娘娘,刑部来报,赵崇安在狱中交代——那批黑檀木匣是从京郊破庙取的,接头人戴斗笠,每次只留信不露脸。”

  她停下笔。

  “信呢?”

  “烧了。但他说,火漆上有梅花烙痕,和北狄使团用的一样。”

  沈知微把草案放到一边,拿起旁边那半碗清水。

  陶碗粗糙,裂痕还在。

  她低头看着水面,映出自己的脸。

  手指轻轻碰了碰碗沿,水纹荡开。
  http://www.yqzw5.cc/yq38109/11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