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 >第908章 寒门入阁风云涌,系统锁账舞弊现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908章 寒门入阁风云涌,系统锁账舞弊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沈知微指尖还压着那张残留墨痕的托盘,内侍已捧着新文书进来。她抬眼,接过礼部送来的《科举名录初稿》,纸页翻开时发出轻响。

  名单上十数个名字被朱笔圈出,旁注“资质可疑”。她目光一扫,发现这些考生皆出自寒门,而推荐人无一例外是前朝旧臣,其中三人曾为沈清瑶生母李氏族亲请封。

  她将名册合上,声音平静:“传御史台副使,即刻来见。”

  半个时辰后,副使在偏殿回话,称主考官三日未归府邸,据报宿于贡院温书楼,闭门校卷,拒见外客。

  “为何不派监考官轮值巡查?”她问。

  “制度如此。放榜前三日,主考须独居温书楼,以防泄题。”

  沈知微点头,未再追问。待副使退下,她起身换了便服,径往京兆府刑部调档房。

  夜色渐浓,她坐在案前翻阅贡院进出记录。每日申时末,有两辆青布车从西角门出入,登记为“废纸运出”,但无监察官签字,也无具体重量与数量。连续七日,从未间断。

  她合上册子,心中已有定论。

  次日清晨,她以巡查之名亲至贡院外。晨雾未散,主考官送一名锦袍男子出门。那人脚步匆匆,登轿前回头望了一眼,袖口露出半截玉佩。

  沈知微站在廊下,不动声色默念:**启动系统**。

  三秒倒计时开始。

  她锁定的是主考官。

  【账本明日焚毁,只要熬过放榜……他们答应过保我全家平安……】

  机械音落下,她眸光一沉。

  转身即命贴身暗卫传令禁军,封锁温书楼四周巷道,不得放任何人进出。另遣心腹女官,持伪造太后印信前往贡院,称陛下欲提前查验头甲卷宗,限主考一个时辰内整理齐备,供御前过目。

  命令下达后,她回到凤仪殿静候。

  子时刚过,内侍急报:一名小吏模样的人携木匣自贡院偏门潜出,被禁军当场擒获。

  匣中是一本深蓝封皮账册,封面无字。打开后,第一页便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某月某日,士族张某献银五百两,换取其子试卷调换;某月某日,寒门学子李某原列二甲,因拒贿被贬三等;另有数十笔交易,涉及户部、礼部、太学院多名官员。

  每一笔皆有时间、金额、经手人代号,甚至注明“雁字三号转付南林别院”。

  她翻到最后一页,停住。

  一行小字写着:“三月二十,温书楼地窖藏本,子时焚毁,不留痕迹。”

  正是今日。

  她立刻命人将账册原件密封,直送御书房。自己则提灯起身,披上外袍,亲自赶往宫中。

  裴砚尚未就寝,正批阅河工奏折。见她深夜到来,眉峰微动。

  “出事了?”

  她将密封匣放在案上:“科举舞弊,牵连甚广。”

  他打开账册,只看两页,脸色骤变。

  “这些人,是要毁我新政根基。”

  “寒门入阁才几人,他们便坐不住了。”她立于灯下,“若不彻查,天下读书人再不信朝廷。”

  裴砚站起身,直接下令:“召禁军统领,带兵围温书楼。主考官拘押,所有进出人员一律审查。另命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三日内列出涉案名单,公开处置。”

  她补充:“名单不必全发。先抓主考,再压士族,其余人自会低头。”

  他点头:“你拟一份补救章程,明日早朝宣示。让那些被压下的寒门学子,重新核卷录名。”

  “已拟好。”她从袖中取出一纸,“共三十七条,涵盖重审流程、监督机制、考生申诉渠道。”

  裴砚看着她,片刻后低声道:“你总能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把路铺好。”

  她未应话,只道:“天快亮了,早朝不能误。”

  两人一同走出御书房。宫道两侧灯笼未熄,风吹得火焰微微晃动。

  禁军已在宫门外集结。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将领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陛下,温书楼夹道发现暗窖,内有火盆一只,炭灰未冷,尚有半页残纸未燃尽。”

  裴砚接过残纸,展开一看,是账册一角,上面写着“王氏赠银三百两,换甲等第三名”。

  “王氏?”他冷笑,“果然是他们。”

  那正是与沈清瑶曾有婚约的世家,虽已退亲,却一直暗中支持旧党。

  “主考官呢?”沈知微问。

  “已被控制,正在审讯。”

  “不必多问。”她说,“他不会说真话。真正的人证,在外面。”

  她转向裴砚:“那些被替换名字的寒门学子,今天该放榜了。”

  他明白她的意思。

  次日清晨,太极殿外聚集大批士子。原本死寂的太学院今早突然热闹起来,有人奔走相告:昨夜有禁军持诏书进入贡院,主考官被革职拿问,本届科举将重审前十名试卷。

  百姓围在宫墙外,议论纷纷。

  午时,圣旨正式公布。

  沈知微立于殿前高台,亲自宣读补救章程。她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凡因贿赂致名次遭篡改者,一经查实,立即更正。原榜首三人暂停授职,待三司会审结果。前十名中,寒门占其六,皆由陛下亲点复核。”

  台下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欢呼。

  有年轻学子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我父亲卖田供我读书,我不能辜负他……”

  旁边一人扶起他:“现在能了。朝廷没有不管我们。”

  消息传开,城中多处响起鞭炮。一些书肆自发挂出“寒门有望”横幅,茶楼酒馆争相传诵新科头名可能出自贫家。

  傍晚,裴砚在御花园召见她。

  “你说得对。”他站在石桥上,“这一局,不只是为了清贪,更是为了立信。”

  她站在他身侧,望着水面倒影。

  “舞弊不止一次。”她说,“这次是账本露了,下次可能是别的。只要利益还在,就会有人铤而走险。”

  “所以你要继续盯着。”

  “我会。”

  他转身看她:“明日早朝,太子将首次监国议事。科举之事,由你当庭提出,请他主持重审。”

  她点头:“臣妾遵旨。”

  当夜,她回到凤仪殿,提笔在纸上写下新的名单:

  温书楼小吏四人(负责运废纸)

  户部仓曹旧吏二人(曾管科举银拨)

  太学院助教一人(与主考私交甚密)

  王氏家族幕僚长

  笔尖顿了顿,她在最后添上一句:**所有与“雁”字、“南林”有关联者,全部纳入监察范围**。

  写完,她吹熄蜡烛,准备就寝。

  忽听殿外脚步声急促。

  一名女官推门而入,脸色发白:“娘娘,刚从天牢传来消息……主考官在狱中咬舌自尽,未遂,现昏迷不醒。”

  沈知微站起身:“何时发生?”

  “就在您宣读圣旨一个时辰后。”

  她沉默片刻,走到案前重新点燃蜡烛。

  火光跳了一下。

  她盯着那一点光,缓缓开口:“准备笔墨。我要写一份奏本,明日早朝呈给太子。”

  女官低头去取文房四宝。

  她拿起毛笔,蘸饱墨汁,落笔写下第一行字:

  **臣妾沈知微,参奏科举舞弊案后续处置事宜**。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响。
  http://www.yqzw5.cc/yq38109/10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