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 >第434章 内外交困,砥柱潜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34章 内外交困,砥柱潜移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公元前148年 汉景帝中元八年 春二月至三月

  春风再度吹拂北地高原,冰雪消融,湟水欢腾,原野上泛起星星点点的绿意。然而,狄道城中,去岁冬日的凝重并未随着气温回升而消散,反而因各方汇聚而来的消息,变得愈发沉郁。朝廷使者周仁、邓公的车驾已于月前离开北地,返回长安复命。使者虽去,留下的却是一片难以言说的静谧,以及更深层次的审慎。靖王府收到的长安邸报,内容恢复了往常的程式化,对巡边之事寥寥数语带过,并未有只言片语的褒贬或明确指示。这种沉默,比直接的训斥或赞赏更令人不安,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

  书房内,李玄业眉宇深锁,面前摊开着数卷来自不同渠道的密报。郡丞公孙阙垂手立于案前,面色凝重。

  “王爷,”公孙阙低声道,“‘潜渊’密报,周大夫返京后,陛下曾单独召见良久,内容不得而知。然近日朝中,削藩之议非但未息,反有愈演愈烈之势。晁错又上《言太子知术数疏》,力主加强中央集权。更有御史风闻奏事,暗指某些边镇藩王‘广纳流民,阴蓄甲兵,其志难测’,虽未点名,然其意昭然。”

  李玄业冷哼一声:“指桑骂槐,其心可诛。朝廷这是对我北地仍不放心呐。”他顿了顿,问道:“关东情形如何?”

  “吴王刘濞依旧称病不朝,广陵城兵马操练日益频繁,且与楚王、赵王使者往来密切。关东诸国关卡盘查骤然加紧,对往来商旅,尤其是与我北地、河西有贸易者,多有留难。看来,吴楚等藩,反心已炽,只在等待时机。”公孙阙答道。

  “匈奴方面呢?”李玄业最关心的还是直接的威胁。

  “朔方赵破奴报,去冬以来匈奴小股骚扰虽减,然其大队人马调动迹象愈发明显,斥候发现右贤王本部精锐有向河南地(河套)移动的迹象。玉门关王猛亦报,西域车师、龟兹等国态度转趋暧昧,匈奴使者活动频繁。综合来看,胡虏今春恐有大举入寇之谋,且其时机,极可能选在……关东有变之时。”

  内忧外患,交织而至!朝廷猜忌日深,关东叛乱一触即发,匈奴磨刀霍霍,欲趁火打劫。北地郡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漩涡边缘,稍有不慎,便会被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玄业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感到肩上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以往,虽有边患,有政务繁杂,但上有朝廷为依仗,心中有父王为支柱。如今,朝廷态度暧昧,父王已登仙界,一切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肩上。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胸前的魂佩,那温热的触感,是他此刻唯一能感受到的支撑与慰藉。“父王,孩儿该如何应对这错综复杂的局面?方能在这惊涛骇浪中,护住我北地一方安宁?”他在心中无声地询问。

  仿佛回应他的呼唤,魂佩传来一阵异常清晰而持久的温热,一股蕴含着“镇定”、“坚韧”、“固本培元”、“以待天时” 的意念,如涓涓暖流,缓缓注入他的心田。这意念并非具体的策略,而是一种精神的锚定,让他焦躁的心绪逐渐平复下来,头脑变得异常清醒。

  “不能乱,北地不能乱!”李玄业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越是内外交困,越需稳住阵脚!朝廷的态度,非我所能左右;关东的叛乱,非我所能阻止;匈奴的野心,更非我所能消弭。我北地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便是加固自身,静观其变,随机应变!”

  他猛地站起身,对公孙阙道:“传令!”

  “臣在!”

  “一、内政方面:春耕在即,令各县全力保障农事,官府贷给籽种、农具,兴修水利,今岁粮秣,关乎根本,绝不容有失!吏治考核,需更加严格,尤其边境各县,严防奸细渗透,散布谣言。对境内流民,妥善安置,编入户籍,严查来历,绝不给内外敌人以可乘之机!”

  “二、军事方面:朔方、玉门方向,即日起进入临战状态!命赵破奴、王猛,加派斥候,深入漠南、西域,务必摸清匈奴主力动向及各部落态度。各塞障防务,需做到万无一失!军械打造,昼夜不停!另,秘密组建一支三千人的精锐骑步混成军,由赵破奴择地将领统带,驻防于狄道与朔方之间的战略要地,作为机动兵力,随时策应两线。”

  “三、对外策略:对朝廷,所有上行文书,言辞需更加恭谨,详陈边备之整、胡患之危、忠心之切,凸显北地乃帝国西北屏障,不容有失。对关东诸侯,断绝一切明暗往来,其使者若至,依礼接待,然绝不涉及政事,礼送出境。对匈奴,外示强硬,内紧防备,若其来犯,坚决打击,然绝不主动出击,以免陷入两线作战。”

  “四、情报搜集: ‘潜渊’需倾尽全力!长安朝议、关东诸侯、匈奴单于庭、西域诸国,凡有风吹草动,务必第一时间报我!”

  “臣遵命!即刻去办!”公孙阙精神一振,领命而去。

  命令下达,北地郡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此次运转,带着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内敛的锋芒。春耕的田埂上,多了持戟巡哨的兵士;边境线上,斥候的身影更加频繁;狄道城的工坊,炉火日夜不熄;郡府各衙署,灯火长明至深夜。一种外松内紧、引而不发的强大张力,弥漫在整个北地。

  紫霄神庭中,李凌的神念清晰地感知到了下界的剧变。那源自北地的信仰光流,因这骤然加剧的内外压力,产生了剧烈的波动。代表“稳定” 的金色光泽明显黯淡,大片代表着“忧虑”、“紧张” 甚至一丝“恐惧” 的灰暗气息弥漫开来,尤其是来自军队系统和边境地区的信仰反馈。然而,他也“看”到,随着李玄业迅速镇定下来,并下达一系列果断而周密的指令,北地上下迅速从最初的震动中恢复,一种“同仇敌忾”、“众志成城” 的赤红色光辉开始闪耀,与那灰暗气息激烈碰撞、交织。那信仰光流的波动,虽未平息,却逐渐呈现出一种“韧性” 的律动,仿佛被压紧的弹簧,积蓄着力量。

  “业儿临危不乱,举措得当。”神帝心中默许。这场危机,是对北地,也是对李玄业最大的考验。他必须给予支持,但这支持需更加隐秘、更具策略。

  他的神念首先投向北方阴山。赵破奴在接到王令后,已派出多支精锐斥候小队,欲深入漠南侦察右贤王本部动向。神帝“看”到其中一支小队,在穿越一片水草稀疏的戈壁时,险些与一支大规模的匈奴巡逻队遭遇。神帝心念微动,并未改变地形,而是在那支匈奴巡逻队必经之路上,极其精妙地引导了一股突如其来的、带着沙尘的旋风。风沙不大,却足以短暂遮蔽视线,扰乱方向。匈奴巡逻队被迫放缓速度,整顿队形,而汉军斥候则趁此机会,利用对地形的熟悉,迅速隐匿撤离,避免了过早暴露。这阵“恰到好处”的沙尘风,为北地赢得了宝贵的侦察时间。

  与此同时,他的神念也扫向西方玉门关。王猛正试图通过商队和归义胡人,打探车师、龟兹的真实态度。神帝将一缕“谨慎”、“莫轻信” 的警觉意念,渡入王猛及其几名核心细作的潜意识中,使他们在接触西域情报时,本能地多几分审视,减少被假消息蒙蔽的风险。

  对于关东方向,神帝无法直接影响诸侯决策,但他能感知到那团“怨愤” 与“杀机” 的乌云正在加速旋转、膨胀,与长安那团“肃杀” 之气的碰撞已不可避免。他通过魂佩,向李玄业传递了一丝“大变在即,紧守门户” 的强烈预警,让其在心理和战略上,做好最坏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内部民心的稳定。春耕时节,北地部分地区出现蝗蝻迹象,虽不严重,却易引发恐慌。神帝并未直接消灭虫卵,那太过神异。他只是在几个关键区域,微幅调节了气温和湿度,创造了一些不利于蝗蝻孵化却利于作物生长的微小环境差异,同时,引导了几群食虫鸟类在那些区域觅食。这些自然之举,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确保了春耕的顺利,安定了民心,那代表“民心” 的白色信仰光晕也因此更加稳定。

  李玄业在狄道,日夜操劳,巡视军营,督促春耕,核查防务,常常废寝忘食。每当他感到疲惫不堪、压力如山时,总能感到魂佩传来那恒定而温暖的支撑,让他在短暂的休息后,能重新抖擞精神。他并不知道这一切背后的神佑,只将其归功于父王在天之灵的庇佑和自己身负的责任,但这信念本身,便化作了最坚定的“信心” 信仰,汇入神庭。

  三月中,关东消息终于传来惊天霹雳: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起兵反汉!联军号称五十万,声势浩大,兵锋直指梁国!七国之乱,终于爆发!

  消息传至北地,举郡震惊。然而,因早有心理准备和李玄业的提前部署,北地并未陷入慌乱。李玄业立即下令,全郡进入紧急状态,边境戒备提升至最高等级,同时,他亲笔草拟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表明北地坚决拥护中央、恪守边陲、严防胡虏的立场。

  紫霄宫中,李凌的神念感受到,随着七国之乱的爆发,那信仰光流中的波动达到了一个顶峰,随即,一种“尘埃落定”、“决心已下” 的奇异平静感开始弥漫。北地上下都知道,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接下来,便是全力以赴,守护家园。

  “狂风暴雨已至,砥柱需更坚。”神帝俯瞰下界,目光穿透云层,落在儿子那坚毅的身影上。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刚刚开始。北地这艘航船,能否在接踵而至的惊涛骇浪中稳住航向,不仅关乎凡间的存亡,也关乎他这初生神国的根基。神佑之力,需用在最关键的时刻。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景帝纪:“(前元)三年春正月……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

  * 家族史·靖王本纪:“景帝中元八年春,吴楚七国反。玄业公内修守备,外拒胡虏,谨守臣节,北地晏然,边关无警。”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帝君临霄,察天下大乱,乃定嗣君之心,使其加固根本;暗助斥候以探敌情,微调天时以利农事。北地遂能于巨变之中,稳如砥柱。”

  * 北地秘录·内外交困:“八年春,七国反,天下震动。靖王玄业沉机应变,内紧外松,边备修明,民心不扰。是时,胡骑虽窥边,然不敢犯,人谓王爷持重,得保西陲安宁。”

  (第四百三十四章 完)
  http://www.yqzw5.cc/yq37975/4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