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道骨仙锋谪世录 >续章 桃荫承守护,琴韵续平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续章 桃荫承守护,琴韵续平衡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泠月巷的桃花树又抽出新枝时,念安已是鬓染微霜的妇人。她的女儿知桃刚满七岁,梳着和当年桃桃、念安一样的羊角辫,每日最爱的事,便是坐在忘忧亭的石凳上,抱着那把传了三代的木琴,模仿着祖母桃桃、曾祖母苏泠月的模样,笨拙地拨动琴弦。

  这把木琴历经百年风雨,琴身的木纹愈发温润,顾云峥与苏泠月留下的金白微光,早已融入琴骨,平日里与普通木琴无异,唯有遇到执念残迹时,才会悄然泛起暖意。

  入夏的一日,知桃在巷口的古井边玩耍,无意间发现井壁上嵌着一块暗红色的碎石,石上刻着模糊的远古鬼文,正是当年未被彻底净化的“不甘执念”凝化物——它被井水浸泡百年,力量愈发微弱,却依旧能感应到孩童纯净的神智,试图悄悄侵入。

  当晚,知桃便发起了低烧,总说井里有“会说话的黑影”,不肯靠近水井,连往日最爱的桃花酥也吃不下。念安一眼便看出端倪,她想起曾祖父顾云峥说过的话:“执念残迹最喜钻空子,却也最怕温柔的守护。”

  她没有慌,先是按照苏泠月留下的法子,用巷口桃花瓣煮了温水,给知桃擦拭额头,又取来一小块桃花酥,轻声道:“知桃别怕,曾祖母说过,桃花是温柔的花,能驱散所有害怕的东西。”

  随后,念安抱着那把传家木琴,坐在知桃的床边,指尖落下,《忘忧引》的琴音缓缓流淌。这琴音不是顾云峥那般清冽,也不是桃桃那般青涩,而是带着念安半生的烟火气,温柔得像江南的烟雨,像母亲的怀抱,像忘忧亭的暖阳。

  琴身的金白微光悄然亮起,顺着琴音漫出,笼罩在知桃身上。知桃紧闭的双眼渐渐放松,口中的呓语停了,小脸上的惊恐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安心的笑意,仿佛看到了漫天桃花飘落,听到了温柔的低语。

  念安弹了一夜琴,天快亮时,知桃的烧彻底退了,醒来后拉着念安的手说:“娘,黑影不见了,它说被桃花香和琴音熏得‘不舒服’,跑啦!”

  念安走到井边,借着晨光看向井壁,那块暗红色碎石已失去光泽,化作普通的顽石。她抬手将碎石取下,埋在巷口的桃花树下——曾祖父顾云峥与曾祖母苏泠月化作的桃花树,根系早已深入地底,能悄悄净化这些微弱的执念残迹,让它们回归尘土,不再为祸。

  “曾祖父,曾祖母,你们看,知桃没事了。”念安抚摸着桃花树的枝干,花瓣轻轻飘落,落在她的肩头,像是无声的回应。

  日子依旧平淡,知桃渐渐长大,她不仅学会了弹《忘忧引》,还跟着念安学会了辨认执念残迹,学会了用桃花、清茶、琴音安抚人心。她知道,曾祖父曾祖母不是神话里的神仙,只是一对把守护刻进骨子里的普通人,而这份守护,早已像桃花树的根系一样,深深扎进了泠月巷的土地,扎进了家族的血脉。

  又过了几十年,念安也老了,知桃接过了守护的责任,巷口的桃花树依旧年年盛开,忘忧亭的琴音依旧代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泠月巷的故事,知道了那棵能驱散恐惧的桃花树,那把能安抚人心的木琴,却很少有人知道顾云峥与苏泠月的真名,只记得巷里有一对“桃下琴人”,用一生的温柔,守护了一方水土的安宁。

  忘川河畔的夔门,雾隐灵尊的后人依旧守着时空锚点,偶尔会望向人间江南的方向,笑着说:“那对老伙计,把守护活成了人间最美的样子。”

  佛门的寺庙里,普善大师的弟子们依旧诵念着经文,他们会偶尔提起“深情破执”的故事,说那是三界最温柔的平衡之道。

  玄烬、敖聩等鬼王早已褪去疯魔,守在时空裂隙旁,他们偶尔能感应到泠月巷的桃花香与琴音,眼中没有了贪婪与戾气,只有平和——他们终于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毁灭与吞噬,而是守护与成全。

  三界依旧太平,执念依旧会偶尔出现,却再也掀不起风浪。因为顾云峥与苏泠月用三千年的深情与守护,证明了:平衡从不是靠力量压制,而是靠温柔传递;守护从不是靠轰轰烈烈,而是靠代代相传。

  巷口的桃花树又开了,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落在忘忧亭的木琴上,落在玩耍的孩童身上。琴音响起,温柔依旧,那是顾云峥与苏泠月的声音,是桃桃、念安、知桃的声音,是泠月巷每一个人的声音,是三界最温柔的平衡之音,在岁月长河中,永远流淌,永不消散。

  这便是最后的延续——守护不是一个人的使命,而是一场温柔的接力;深情不是一时的悸动,而是跨越百年的传承。桃花落了又开,琴音停了又弹,而那份藏在烟火人间的守护与深情,终将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
  http://www.yqzw5.cc/yq37514/9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