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责天纪 >第423章 十二城的图腾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23章 十二城的图腾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燕云军撤退的消息像温煦的春风,钻过第十二城的每一条缝隙。

  地窖的木门“吱呀”被推开,百姓们抱着卷得紧实的被褥,牵着孩子的手慢慢走出来——

  阳光洒在他们脸上,把多日不见光的苍白染成暖红,不少老人走到城墙根,指腹蹭过砖缝里的箭孔,粗糙的手掌抚着焦黑的痕迹,眼眶一红,哽咽着念叨:

  “守住了,终于守住了。”

  孩子们举着还热乎的麦饼,麦香混着面碱的味道飘在风里,他们蹦跳着跑到城楼下,把饼往士兵手里塞,小手攥得紧,饼渣掉在士兵的甲胄上,清脆的声音撞得城墙都响:

  “兵哥哥,吃饼!刚出锅的!”

  第八城的方明带着书院学生,扛着凿子、墨斗往东门去,木梯在城砖上搭得“咚咚”响。

  戴草帽的少年踩着最上层梯级,凿子“当当”砸在青玄石上,火星溅在手背上也不躲,额角的汗滴在石缝里,瞬间被晒干。

  “十二同心”四个大字已经有了轮廓,方明握着狼毫亲自描边,墨汁顺着指缝渗进砖缝,染黑了指甲,遒劲的笔画在日光下泛着哑光,像一道刻进血脉的印记。

  “老师,这字要让来往的人都看见!”

  草帽少年擦了把汗,声音里满是骄傲——

  他们曾躲在书院地窖,听着城外的厮杀声捂紧耳朵,如今终于能亲手为守护家园的人,刻下这永不褪色的纪念。

  城楼下的空地上,小七兄妹的药站支得稳稳的,粗布篷子挡着日光,药箱敞开着,瓷瓶摆得整整齐齐。

  妹妹的肩膀缠着厚厚的纱布,白布条渗着淡红的血,却依旧笑着给伤兵递药碗,碗沿烫得她指尖发红,先吹了吹才递过去:

  “哥哥,喝了这汤,伤口好得快!以后我们就在第十二城开个药庐,把药王谷的药都带来,再也不让你们缺药了!”

  小七蹲在一旁,用温水把断腿士兵的血痂泡软,镊子夹着碎骨渣轻轻挑,动作轻得像怕碰碎瓷,闻言抬头笑:

  “好,咱们的药庐就开在驿站旁,挂个‘十二城药舍’的牌子。”

  杨文捧着《古商道图》,在废弃驿站旁停住脚。

  几名士兵帮他立起块青玄石碑,石碑被晒得暖手,他握着刻刀的手顿了顿,指尖抚过石碑上天然的纹路——

  竟和古图上的商队图腾隐隐重合。

  “古径传智”四个字刻得慢,每一笔都沉得很,刻刀划过石头的“沙沙”声混着风响,旁边的小图腾也渐渐清晰,是千年前祖先留下的商队剪影。

  “祖先的智慧,不能忘。”

  杨文轻轻抚摸着刻痕,阳光把图纸上的线条染成金红,和石碑上的图腾渐渐融在一起,像跨越千年的对话。

  “以后来第十二城的人,都要知道,是祖先的暗道,帮我们守住了家。”

  林卫国站在城楼栏杆旁,看着城下的烟火气——

  百姓搭起临时灶台,炊烟袅袅升起,混着药草的清香;

  士兵们帮老人修补漏雨的屋顶,瓦片“噼啪”搭在木梁上;

  孩子们围着士兵转,举着野菊往他们兜里塞。

  他转头对陆云许说,指节敲了敲城垛上的刀痕:

  “战争停了,但账不能拖。李三石克扣伤药、王慧娟私通燕云,还有那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高层,必须给牺牲的弟兄和百姓一个交代。”

  陆云许握紧死神镰刀,刀身的魔气早已敛去,泛着温润的光,像块被人养熟的墨玉。

  他点头,目光望向远处运送遗体的马车,车板上铺着干净的粗布:

  “清算的事慢慢来。先送弟兄们回家,他们守了北境,不能连名字都埋没在风沙里。”

  晨光里,十二城的士兵自发组成送葬队。

  他们小心翼翼地把遗体抬上马车,动作轻得像怕惊醒沉睡的人,每一具遗体旁都放着块小木牌——

  红漆是用茜草熬的,雨打不褪,上面写着名字和所属城池:

  “第三城·吴晓部张三”、“第五城·王强部李四”、“第九城·马强”、“第十城·极地部队赵五”、……

  名字密密麻麻,每一个都像颗亮星,映着马车旁士兵们泛红的眼。

  马车缓缓驶出城门,百姓们自发站在道路两旁,手里捧着采来的白花,花瓣上还沾着晨露。

  白发老丈把花别在马车轴上,对着车板深深鞠躬;

  穿花布衫的妇人给每个士兵塞了块手帕;

  孩子们学着大人的样子,把花轻轻放在路边——

  没有哀乐,只有车轮碾过冻土的“咕噜”声,却比任何声响都动人。

  陆云许和兰夜走在最前面,兰夜的灰雾像温柔的纱,轻轻笼罩着马车,替牺牲的弟兄挡住晨风的寒,银发在晨光里泛着淡金。

  北境的风渐渐软了,没了之前的血腥气,吹过麦田掀起金浪,麦香飘得很远;

  吹过冰湖,融化的冰水“叮咚”响;

  吹过第十二城的城墙,拂动着十二面猎猎作响的旗帜。

  林月萱站在“十二同心”的刻字旁,指尖划过石缝里的墨汁,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往上爬,彻底懂了——

  “十二城”早不是单纯的地名,是北境的精神图腾。

  它藏在第五城士兵攥紧的木牌里,藏在杨文的古图上,藏在方明刻下的字迹中,代表着绝境里的坚守,代表着“一颗心,十二道血脉”的团结,代表着哪怕是书生、医者、学者,都能为家国挺身而出的勇气。

  陆云许和兰夜靠在城垛上,望着远处的边境线——

  云淡风轻,燕云军的营帐早已不见,只有几只雄鹰在天空盘旋,翅膀剪着日光。

  兰夜的银眼中映着整片北境,轻声问:

  “以后,这里会越来越安稳的,对吗?”

  “会的。”

  陆云许点头,目光扫过城下的一切:

  百姓的炊烟、士兵修补屋顶的身影、刚立起的“古径传智”石碑,还有“十二同心”四个遒劲的字。

  “因为我们有‘十二城’,有这颗连在一起的心。只要这图腾还在,这信念还在,北境就永远有守护它的人,等着下一个黎明,等着更安稳的未来。”

  夕阳西下时,第十二城的灯笼亮了,一串串挂在城墙下,像落在人间的星。

  百姓和士兵围坐在空地上,粗陶碗里的麦粥冒着热气,混着药草的清香。

  有人讲马强在火焰峡谷的火油陷阱,讲赵雪的冰要塞冻住火蛇,讲杨文带着古图找暗道,讲北凉军在边境的驰援。

  笑声和谈话声在夜色里荡开,盖过了曾经的厮杀,成了北境最动听的声音。

  而“十二城”的图腾,就像第十二城的城墙一样,永远立在北境的土地上,立在每一个护国安家的人心里。

  它带着“十二同心”的信念,带着对牺牲者的缅怀,带着对未来的希望,继续书写着属于北境、属于楚国人的铁血荣光——

  这荣光,会像北境的青玄石,历经风雨,永不褪色。
  http://www.yqzw5.cc/yq36333/6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