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408全球化的步伐!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这个情况王大龙说明了一下后林哲点了点头。

  这儿的条件林哲也是亲眼看到的。

  不说什么冻土开采的难度,就说这个天气施起工来那也比别的地方难不少。

  所以工期长自然也是正常的。

  总体来说没什么问题,就按照工程部的计划一步步来。

  那林哲还是得看看员工们居住环境。

  这个医疗帐篷里面是挺暖和的,但这个施工点几百号人居住可不在这帐篷里面。

  炉火烧的很旺的,温度确实不低。

  在外面林哲得穿个很厚的羽绒服,但到了帐篷里面羽绒服外套已经可以脱下来。

  这里面确实舒服。

  但其他员工们吃饭的休息的睡觉的地方可不是这里。

  所以林哲还是想看看。

  这么冷的天儿,至少得保证员工们睡的地方能是暖和的,不冷的。

  所以林哲起身把杯里的热茶水喝了一口之后开口。

  “大龙,带我去看看兄弟们睡觉的地方。”

  “好的林总,您这边请。”

  ……

  走出帐篷外一阵寒风袭来林哲也是感受到了凉意。

  这帐篷内外还真是两个天。

  一路往前没走多久,林哲就看到了宿舍区。

  一边走王大龙一边在给林哲做着介绍。

  整个宿舍区为了方便集中供暖,直接是用活动板房的材料搭建起来的一个大屋子,规模不小。

  但为了保暖效果所以挑高并不是很高。

  这样看着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不过就是一个统一的宿舍区,里面没有男女宿舍之分。

  因为这个施工点上的从上到下包括食堂的大厨帮厨这些都是男员工。

  原因没别的,这里条件实在过于艰苦,女孩子来了怕扛不住。

  毕竟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普遍情况下男女的身体差异还是有的。

  所以当时哲通进藏工作的名额女员工是有,但很少,大部分还是给了男员工。

  至于这些海拔很高的地方,施工地区的话是没有女员工在的。

  “林总,咱这儿虽然是电力公司但现在线路不通,移动端供电车到了这种天气下也发挥不出效果,所以还是采用的煤炭取暖方式。”

  整个宿舍区里面都有暖气片,白天的时候只有部份区域供暖。

  像是同样坐落在里面的工程部的办公室,几个工程师人家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办公室里面工作,自然得保证暖气供应。

  另外到了下午饭点开始锅炉就会烧起来开始全部供暖。

  基本上室内气温在晚上能保证达到十八九度左右的舒适温度。

  另外王大龙还给林哲伸出手指了指,房间里面的一条软管,上面有分散的小孔。

  这些软管的源头是几个大型氧气罐。

  每到了晚上的时候这几个氧气罐就会打开给房间里面供氧。

  保证员工们的氧气供应,能睡个好久补充体力和精力,这样才不会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出现高原反应之类的。

  林哲看了看还是相当满意的。

  另外卫生间也是比较干净整洁的,还有淋浴区。

  保证这些员工们劳累一天过后还能洗个热水澡,就这点足以大幅度的提高大伙的幸福度。

  氧气稀薄这个问题林哲自己已经切身体验过了。

  在低氧的状态下白天可能撑着还没问题,但晚上还是很难受的。

  至少对没有长期在本地生活的人来说是这样的,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这样必然会影响第二天的一个工作状态。

  所以这里在晚上会在宿舍区域开启供氧,往房间里面打氧保持氧气浓度不是太低就行。

  接着食堂那边也有暖气供应,不过和宿舍这边相反。

  白天的时候宿舍区域这边只有办公区有暖气,到了晚上食堂那边的暖气就会停掉。

  林哲一圈看下来还是相当满意的。

  库房这边东西也齐全,也配备库管。

  每天出入的各种设备和装备都会进行登记。

  虽然这儿条件相比其他地方确实艰苦,但该有的都有,施工点小院整的像相当不错。

  完事林哲还尝了尝食堂的饭菜。

  虽然比不上厂区食堂的,但其实也还好。

  到了这里林哲也没急着走,去了施工现场看了看。

  看到林哲到来,这里的工人们还是相当振奋的。

  毕竟林哲的个人魅力在集团内那是没得说。

  ……

  到了下午收工的时候,大家聚在小院里林哲还讲了几句和大伙儿聊了聊。

  大家的辛苦林哲也看在眼里。

  大家也没有想到林哲居然会到这种地方来看他们。

  ……

  不过晚上林哲也没在这里留宿。

  直接连夜到了机场。

  机场那边转机已经就绪,到了林哲直接乘坐返回滨海。

  现在雪区这边在发展。

  其他地方哲通也在稳步推进。

  就是这人手实在不够用。

  但林哲觉得还是宁缺毋滥的好。

  至少保证来哲通的人人品和素质还有技术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不过人手短缺的问题在几年后就能得到彻底改善。

  现在哲通电力大学的报考率还是相当高的,招生也不是什么难题。

  就凭借着哲通这块金字招牌就能吸引到大批的莘莘学子。

  几年后,哲通电力大学每年的毕业生就是哲通最好的人员补充。

  他们的整体素质和技术能力会比现在哲通的这些老员工更高。

  当然,经验方面是比不了,是需要时间去成长。

  但起点足够高。

  包括研究人员,他们中的佼佼者会进入研究中心工作。

  按照林哲的想法。

  哲通电力大学会在未来的几年后成为一个学生数量每一届都能有一万多的规模。

  这意味着每年哲通都能得到上万人员的补充。

  有这些希望在,哲通未来的发展绝对会更好。

  另外海外地区那边哲通也在着手安排人员培训和发展体系,和一些相关的高校也展开了合作。

  这是全球化的步伐调整之一。

  毕竟那么多的地方,光靠国内的人手输出肯定是不行的。

  况且一直以来林哲还是坚持最好让本地人留在本地工作这样的方式。

  对员工和公司来说都是最优解。

  飞机一落地滨海,林哲直接就去了总部。

  总部会议室里大量的高管都在等着。(本章完)
  http://www.yqzw5.cc/yq33411/4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