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第174章 横行无忌犯众怒,失天子穷途末路(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74章 横行无忌犯众怒,失天子穷途末路(二)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王允字子师,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为冠盖。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遂与定交。

  ——《后汉书?王允传》

  ——————————————

  洛阳。

  大汉都城,遍地焦土。

  “小心些!小心一些!”

  王允站在兰台最高处,指挥着心不甘情不愿的西凉兵,将一箱箱典籍装上牛车。

  “司徒大人,伯喈代天下读书人,谢过了!”

  蓬头垢面,衣袍上有不少焦痕的蔡邕,长揖到地。

  “伯喈,莫忘了……”

  王允一把扯起蔡邕,面色复杂,望着仍有许多散落在地的典籍,痛惜道:“老夫,亦是读书之人!”

  “定是要谢的!若非司徒大人出面阻止董卓,这帮西凉蛮子,必将焚了这兰台!”

  蔡邕充满怒火的目光,狠狠的扫过,正在搬运着典籍的西凉士卒。

  “伯喈,慎言!”

  王允伸手,轻按蔡邕肩头,正色道:“非是阻止,只是劝谏。这些典籍若运往长安,将来正可用来教化万民,彰显董太尉文治。”

  这话,他说得极诚恳。

  似乎,连他自己都要信了

  “司徒大人……”

  蔡邕闻言不解,有些茫然的望向王允。

  “此去长安,伯喈一路小心。”

  对于蔡邕的疑惑,王允没有解释,只是轻轻的拍了拍对方瘦削的肩头,便默然不语。

  “司徒大人,就此别过!”

  对于王允身上的异样,蔡邕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

  他的心思,全扑在了一车车的典籍上。

  “去吧!你我长安再见!”

  王允挥手作别。

  ……

  独立兰台。

  王允望着洛阳城最后的轮廓,老泪纵横。

  黑烟,如巨蟒。

  缠绕着每一座熟悉的建筑,朱雀大街,明光宫,太学……

  西凉骑兵的呼啸声,随风传来,间或夹杂着百姓逃难时的哭喊。

  “司徒大人,怎地哭了?”

  身后,传来由远及近的脚步声,还有,董旻阴恻恻的声音。

  “烟尘迷眼罢了。”

  王允转身,脸上已换上恰到好处淡然。

  董旻,董卓之族弟。

  如今,是董卓安插在他身边,监视他的眼线。

  “兄长有令,明日一早,便启程。”

  董旻一脸倨傲,用马鞭,敲了敲王允的肩,力道很重。

  “兄长说了,王司徒是聪明人,到了长安,还要多多倚重。”

  “谢董太尉!谢董车骑!”

  王允躬身,以三公之尊,向行不过是车骑将军的董旻行礼。

  “罢了!罢了!”

  董旻大笑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呐,就是礼数忒多!”

  只不过,他哪知道,王允笼在袖中的手,早已经攥得发白。

  ……

  将将走出兰台时,王允又顿住了脚步。

  几个西凉兵,正在劈砍竹简生火。

  火焰,舔舐着的竹简上,几个篆字,让王允的瞳孔,骤然猛缩。

  “住手!”

  王允瞪着这群西凉兵,双目通红。

  西凉兵哄笑:“老东西,还真以为自己是三公呢?”

  王允深吸一口气,从袖中取出金饼。

  “这些,买下你们手中的,柴火!”

  火光照映下,金色的光芒,让西凉兵顿时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墙角还有一堆,你要不要?”

  “要!有多少,要多少!”

  ……

  长安。

  新置办的司徒府,简陋得可笑。

  王允跪坐在席上。

  面前摊着的,是他从兰台花重金买回的《孝灵皇帝纪》。

  “明公,何苦如此?”

  士孙瑞深夜来访,看着铺满满室的书简,连连叹息。

  “大汉数百年典藏,十不存一……”

  王允也不抬头,淡淡道:“老夫替董太尉续一续文脉,不该么?”

  “可外面,都在传……”

  士孙瑞压低声音,试探道:“说司徒大人曲意逢迎,已投靠国贼。”

  毛笔,在竹简上顿了顿,留下一个墨点。

  “让他们说去!”

  烛火摇曳,映得王允那张老脸,晦暗不明。

  有些路,注定要独自走完。

  ……

  次日朝会。

  “听说,有人不满迁都,还四下串联?”

  董卓独立丹墀之上,手按大汉龙雀刀。

  今日,他有心再立一立威。

  立威,杀人最有效。

  董卓发话,满殿寂静,连呼吸声,都几不可闻。

  杨彪之事,历历在目。

  满朝文武,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

  此时,皆噤若寒蝉。

  “启禀太尉!”

  忽然,王允出列,手捧一摞简书。

  “老朽恰好整理兰台旧典,发现当年高祖入关中时,亦曾迁都避祸。”

  “哦?”

  董卓眯起眼,若有所思。

  “当年楚王项羽焚咸阳,高祖定都栎阳,方有日后大汉四百年基业。”

  王允展开竹简,侃侃而谈:“如今,太尉迁都之举,正暗合天道……”

  胡言!

  一派胡言!

  王允听到了无数细细戳戳的议论声。

  还有,他自己的心跳声。

  如擂鼓。

  但他口中的话,却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

  许久之后。

  “哈哈哈……”

  董卓仰天大笑,松开了按刀的手,指着王允赞道:“好!还是子师知我!”

  “太尉,谬赞矣!”

  王允手捧简书,躬身答谢。

  退朝时,满朝文武的目光像针一样,刺在王允背上。

  “为虎作伥!”

  太常种拂,忍无可忍,破口大骂。

  王允,置若罔闻!

  ……

  是夜,传出消息。

  董卓,欲杀太常种拂立威。

  种拂,私藏孝灵皇帝祭器,其心可诛!

  这是董卓着人,给种拂罗织的罪名。

  污蔑!

  这绝对是污蔑。

  人人都知道,太常寺掌宗庙,负责一应祭祀庆典。

  别说是孝灵皇帝的祭器了,就算是藏有历朝历代皇帝的祭器,也不稀奇。

  消息一经传出。

  所有人,都在等王允反应。

  种拂,是王允多年的挚友。

  若有他出面求情,董卓怎么都会给他一个面子!

  太常掌宗庙,若真有失,确该严惩!

  可这,便是王允给出的态度!

  满城哗然!

  谁都不知道的是,那晚,王允在简陋至极的司徒府院中,整整站了一夜。

  ……

  破晓时分。

  握着一块玉珏的王允,望着太常寺方向,喃喃道:“颖伯兄,放心去吧,你的血……”

  “……不会白流……”

  ……

  三日后,太尉府。

  王允呈上精心整理好的《西京杂记》。

  “请太尉过目,其中……多有祥瑞之兆!”

  董卓随手翻看,嘉许道:“子师,近来辛苦了。”

  “为太尉分忧,是老朽本分。”

  王允垂首,那恭敬的样子,不像是同殿为臣。

  而似主仆!

  “听说,你住得清苦……”

  董卓一摆手,笑道:“咱家,便送座隔壁的宅子给你!咱们呐,来个比邻而居!”

  董卓哈哈大笑,摆出了一副赏罚分明的做派。

  “谢太尉恩典!”

  王允再拜,愈发的恭敬。

  自洛阳迁来长安的人口,何止数十万。

  流离失所,无片瓦遮头的人,比比皆是。

  而董卓隔壁那座府邸,王允知道。

  占地,足有上百亩!

  这份赏赐,可不轻!

  但让王允高兴的,并不是府邸本身。

  而是董卓所说的,比邻而居!

  住得近了……

  机会才多……

  ……

  望着躬身退出门外的王允,斜倚在榻上的董卓,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

  王子师……

  咱家还真想知道……

  长安城里,没有了吕布和貂蝉,你,还会施美人计么?

  ……
  http://www.yqzw5.cc/yq32972/26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