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第131章 袁绍矫诏聚诸侯,另立新君抗董卓(二)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31章 袁绍矫诏聚诸侯,另立新君抗董卓(二)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袁绍字本初,汝南阳人,司徒汤之孙。父成,五官中郎将。绍少为郎,除濮阳长,遭母忧去官。三年礼竟,追感幼孤,又行父服。

  ——《后汉书?袁绍传》

  —————————————————————————————————

  初夏的蝉鸣,穿透透风的木板,在濮阳城外的,那间小木屋里游走。

  \"公则,取出来罢。\"

  郭图闻言起身,玄色衣袖,带起了一阵沉水香。

  他从袁绍身后屏风的暗格里,捧出一只鎏金木匣,匣盖开启的刹那,满室烛火都为之一颤。

  传国玉玺的蟠龙钮,在烛光中流转着温润光泽,侧面的黄金补角,却如刀锋般刺目。

  \"这是……\"

  许攸的呼吸突然急促,伸手欲触,被身边的荀谌,按住了手腕。

  \"子远,慎言。\"

  荀谌青竹般的手指,虚点玉玺:\"高祖斩白蛇,王莽篡汉,光武复兴……皆在这方圆四寸之间。\"

  袁绍的目光掠过众人,心中了然。

  初夏的闷热,裹着槐花香飘进来,却始终化不开,他眼底的冰霜。

  “诸君以为,此物……当置于何处?”

  袁绍自传国玉玺亮相,根本就没拿正眼瞧过一次,即便是提起这至宝时,亦是只用了此物两字指代。

  \"自然是明公案前!\"

  逢纪猛然起身,振臂高呼,衣袖扫翻了漆盘,青梅滚落一地。

  \"董卓祸乱朝纲,以卑贱武人之身,废立天子,主公四世三公,乃士人典范,又得天命所归……\"

  他说到此处,忽然噤声。

  因为他瞄见,主公袁绍的佩剑,不知何时,已然出鞘半寸。

  荀谌捡起一枚青梅,置于案上,轻声道:\"幽州牧刘虞,乃光武帝嫡脉。其指定的唯一继承人刘和,丧命于吕布戟下,此刻的刘虞,应该正于蓟城恸哭。\"

  他指尖轻推,青梅滚向玉玺。

  \"若以宗室,续汉祚,当可安天下士人之心。\"

  \"荒谬!\"

  田丰猛地起身,窗外的槐树影,在他脸上割裂出明暗交错的纹路。

  \"刘伯安素来与公孙瓒不睦,若立他为帝,岂非将河北拱手让人?\"

  田丰转向袁绍深施一礼:\"主公树起王旗,便可得带甲十万,钱粮无数,主公当……\"

  \"当如何?\"

  袁绍突然轻笑,剑锋挑起田丰的衣带:\"效王莽故事?\"

  他的声音陡然转冷,幽幽道:\"尔等,莫非是要绍,做那乱臣贼子么?\"

  郭图突然抚掌大笑。

  “主公英明!刘虞年过六旬,膝下无嗣。待其龙驭宾天,传国玉玺不还是……”

  他故意拖长的尾音,被蝉鸣吞噬,眼神却飘向了荀谌。

  荀谌微微颔首,伸出一指,蘸着酒水在案上写了个\"刘\"字。

  \"汉室虽衰,人心未失。\"

  闷雷,在天际滚动。

  槐花,被骤起的夜风卷进厅堂。

  袁绍突然将玉玺,抛向了荀谌。

  在众人惊呼声中,那方青玉,稳稳的落在了荀谌所写的,\"刘\"字之上。

  \"友若可知,刘伯安于昨夜,遣使送来何物?\"

  袁绍从怀中取出素帛展开,上面赫然是刘虞手书——\"愿与盟主,共扶汉室\"。

  朱砂印鉴旁,还沾着泪痕,洇开了\"幽州牧印\"四个篆字。

  “刘和……”

  审配瞳孔微缩,叹道:“吕布的方天画戟,倒是帮了大忙……”

  沮授捻着胡须轻笑:\"可怜刘公子尸骨未寒,其叔父,就要承天景命矣。\"

  雨点,终于砸了下来。

  透过屋顶的缝隙,雨帘如瀑。

  袁绍端坐不动,任由雨水,打湿了身上的锦袍。

  \"拟檄文吧。就说董卓无道,海内无主,我等……奉幽州牧刘虞,继皇帝位。\"

  “是,主公。”

  荀谌低头磨墨,看见自己的倒影,在砚台中晃动。

  他并不知道,袁绍袖中,还藏着另一封密信。

  上面写着的,是公孙瓒承诺按兵不动的条件。

  雨幕深处,初夏的惊雷,正在云层中积蓄力量。

  ……

  五月十五,寅时三刻。

  蓟城郊外,白狼原上,腾起一道道的狼烟。

  久候多时的袁绍,抚摸着犀皮甲上冰凉的青铜护心镜,望着十八路诸侯的旌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主公,该更衣了。\"

  许攸捧着鎏金兽首带钩,趋前提醒,却见袁绍突然,按住了腰间的承影剑。

  东北方,传来闷雷般的蹄声。

  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踏破薄雾而来。

  三千银鞍,在朦胧天光中,连成了一道流动的银带,熠熠生辉。

  “公孙伯珪……”

  袁绍眉头微皱,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按照事先的约定,公孙瓒此刻,应该老老实实的,在辽东边境上戍边,而不是来这盟约誓师大会上,凑热闹!

  “吉时到……”

  随着礼官的一声高呼,十八对牛角号撕破寂静,参与盟约的十八路诸侯,自不同方位涌入会场。

  韩馥的冀州军,以百面塔盾开道;

  孔伷的淮南军,手持丈二吴钩,钩刃上悬挂的铜铃,奏响了《采菱》古调;

  王匡的河内军,抬着三架夔皮战鼓,鼓槌末端系着的红绸,如火焰翻卷……

  ……

  咚!!!

  当袁绍踏上第一级青铜台阶时,祭坛下的数万大军,突然同时顿戟。

  戟柄撞击地面的轰鸣声,惊起了沼泽深处的丹顶鹤,雪白的羽翼,掠过诸侯们头顶的冠冕。

  刘虞玄色冕服上的章纹,在晨风中颤动,头顶十二旒白玉珠后,掩藏着通红的眼角——他今晨,刚在刘和的衣冠冢前,洒过三觞苦酒。

  \"奏《大武》!\"

  随着礼官长喝,三十六面军鼓,同时擂响。

  颜良、文丑、张颌、高览、麹义、眭元进、赵睿、蒋奇、汪昭、岑璧、伊楷、彭安、高干、吕旷、吕祥、马延、张顗、焦触。

  袁绍帐下十八位战将,驾着十八辆青铜战车,疾驰而来。

  每辆战车上,均立有丈余高的木雕神将。

  这些神像,正是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骁勇的那十八位。

  当战车驶抵祭坛时,袁绍军齐声高唱。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披铁甲兮……”

  ……
  http://www.yqzw5.cc/yq32972/2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