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同之命补救法(五)
推荐阅读:
重生都市弃少
临高启明
开局穿越寡妇村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大楚第一赘婿
女帝风流,这太监不当也罢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我在明末修仙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原文:且自播种以至收获,其间风雨寒暑纷至沓来。
有利强而不利弱者,有利弱而不利强者,有利厚而不利薄者,有利薄而不利厚者。
译文:
而且从播种到收获,这期间风雨、寒暑等天气变化接连不断地到来。
这些变化有的对强壮的作物有利,对弱小的作物不利;有的对弱小的作物有利,对强壮的作物不利;有的对生长旺盛的作物有利,对生长瘦弱的作物不利;有的对生长瘦弱的作物有利,对生长旺盛的作物不利。
注解:
“纷至沓来”指接连不断地到来,此处描述天气变化的频繁性,类比人命过程中“大运、流年”等动态影响因素。
“利强不利弱”“利弱不利强”等表述,体现袁树珊“动态制衡”的思路,认为外部因素对不同“基础条件”(作物强弱、人命格局)的影响不同,呼应命理中“喜用神”“忌神”的核心逻辑(不同命局对五行的需求不同)。
原文:
亦有宜南不宜北、宜北不宜南者,亦有宜低不宜高、宜高不宜低者。
甚至前后俯仰,其间亦有宜有不宜焉。
故结果荣悴迥乎不同。
译文:
也有的(作物)适宜在南方生长,不适宜在北方;适宜在北方生长,不适宜在南方。
也有的适宜在低洼之地生长,不适宜在高地;适宜在高地生长,不适宜在低洼之地。
甚至种子落地时的前后朝向、倾斜角度,其中也有适宜与不适宜的差别。
所以最终的生长结果(作物的茂盛与枯萎)截然不同。
注解:
“宜南不宜北”“宜低不宜高”等表述,对应人命的“地域适应性”(即前文朱季华“经纬度划分地域”的思路),认为不同“命局”(作物特性)需匹配不同“地域环境”(南北、高低)。
“前后俯仰”指种子落地时的朝向与角度,对应人命的“时间细化”(如朱季华“分秒两柱”),强调最细微的差异也会影响最终结果。
“荣悴”指作物的茂盛(荣)与枯萎(悴),类比人命的“富贵”与“贫贱”,最终回归“同因异果”的核心,为关联命理补救方法做总结。
原文:
季华论命,谓为欲增看分秒。
此即鉴别补种落地之先后也。
又谓须按地球经纬度数划为六十周甲,此即方位之南北、土壤之高低也。
译文:
季华先生论述命理时,说要增加对分、秒的观察。
这就如同鉴别种子补种时落地时间的早晚。
他又说必须按照地球经纬度划分为六十个周甲,这就如同(鉴别作物生长的)南北方位、土壤高低。
注解:
袁树珊此处明确将朱季华的命理补救方法与“种子生长”类比,使抽象的命理概念更易理解。
“增看分秒”对应“种子落地先后”,均强调“时间细微差异”的影响;“经纬度划分周甲”对应“方位南北、土壤高低”,均强调“地域差异”的影响。
原文:
又谓须参考六亲命造,此即鉴别选种之优劣,及施肥所受之厚薄也。
赵展如中丞云:或因山川风土而小异,或由门第世德而悬殊,亦即此意。
译文:
他还说必须参考六亲的命格,这就如同鉴别种子遗传品质的好坏,以及作物接受施肥、灌溉的多少。
赵展如中丞说:(命运)有的因山川风土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有的因家族门第、世代德行的不同而相差悬殊,也就是这个意思。
注解:
“参考六亲命造”对应“选种优劣、施肥厚薄”,均强调“外部关联因素”的影响:六亲命格为影响人命的“人际关联因素”,选种优劣为种子的“先天关联因素”,施肥厚薄为作物的“后天滋养因素”。
“赵展如中丞”为近代官员(“中丞”为古代对巡抚的尊称),原文引其论述,从“山川风土”(地域)、“门第世德”(六亲、家族)角度佐证“多因素影响命运”的观点,与朱季华的思路一致。
原文:
论命者果能如是一一精审,不独吾国人四万万零之命,不能相同。
即地球各国之人所赋之命,虽有恒河沙数亦不能相同矣。
惟参观六亲之造,还当看其整个四柱,对于本造孰宜孰忌,始为万全耳。
译文:
推算命理的人如果真能像这样一一精细考察(时间、地域、六亲等因素),不仅我国四万万多人的命格,不会有相同的。
即使是地球各国的人所拥有的命格,哪怕人数多如恒河沙数,也不会有相同的了。
只是参考六亲的命格时,还应当看他们完整的四柱(八字),对自身命格而言哪些是适宜的、哪些是忌讳的,这样才算周全完备。
注解:
“四万万零”即四亿多,为当时(民国时期)中国人口的估算数量。
“恒河沙数”为佛教用语,形容数量极多(如恒河中沙子的数量),此处用于强调全球人口之多,若考虑多因素,命格仍可保持唯一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整个四柱”指六亲完整的生辰八字,而非前文提议的“归纳六亲为四柱”,袁树珊补充此点,认为需完整分析六亲四柱与自身四柱的“宜忌”(相生相克、喜忌关系),才能确保推算周全,避免简化带来的误差。
“孰宜孰忌”指“哪些适宜、哪些忌讳”,为命理核心逻辑,强调六亲对自身的影响需结合具体干支关系判断,而非笼统参考。
总结:本章节主要讲了。
《命理探源》中“论相同之命补救法”主要探讨了八字相同者命运差异的成因及后天调整方法,核心思想是通过多维因素的综合干预平衡命理格局。
以下是其核心内容的梳理:
一、命运差异的根源解析
袁树珊指出,即便八字完全相同,命运仍可能迥异,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时空精度差异:传统四柱仅精确到时辰,而袁氏提出将时间维度拓展至分秒(六柱),并结合出生经纬度,强调地理环境对五行气场的塑造作用。
例如,生于舟中者得水之气,生于冶炼之地者火上加火,直接影响八字五行平衡。
2. 家庭背景与宗亲关联:父母八字、家族风水等隐性因素会通过遗传或环境间接作用于个人命运,形成“家族命运共同体”效应。
二、多维补救方法体系
针对相同八字的命运差异,袁氏提出系统性补救策略:
(一)时空维度的精细化调整
1. 时间精度延伸:将四柱拓展为六柱(增加分秒干支),细化命理信息,避免因时辰模糊导致的推算偏差。
2. 地理方位优化:根据八字喜用神选择居住或发展方位。
例如,喜水者宜居北方水域,喜木者宜选东方山林,通过环境气场补足五行缺陷。
(二)风水与环境干预
1. 阳宅布局:通过调整住宅格局(如开门方向、家具摆放)和使用风水物品(水晶、鱼缸、绿植)平衡五行。
例如,八字火旺者可在北方摆放水景,以水克火。
2. 阴宅影响:祖坟风水对家族气运的长期作用不可忽视,需结合地理形势与命理喜忌进行堪舆调整。
(三)姓名与符号能量
1. 五行补缺:根据八字喜用神选择名字用字,如缺木者用“森、桐”,缺火者用“炎、晖”,通过字形、字义补足五行。
2. 三才五格调和:兼顾姓名的笔画数理(天格、人格、地格),避免凶数组合,同时注重音形义的和谐,增强名字的正向能量。
(四)职业与行为模式适配
1. 行业选择:从事与喜用神五行相符的职业。
例如,喜水者可投身水利、航运;喜火者可选择能源、文化行业,通过职业环境强化命理优势。
2. 行为习惯调整:根据五行属性规范日常行为。
如喜金者宜收敛锋芒,喜木者应多接触自然,通过长期行为模式改变气场。
(五)心性修养与德行积累
1. 修心养性:通过读书、冥想、宗教修行(如参禅悟道)提升定力,克制先天性格缺陷。
例如,八字火旺者需避免急躁,以平和心态调和命理。
2. 积德行善:通过布施、助人等善举积累福德,化解命中凶煞。
袁氏强调“善有善报”的因果逻辑,认为德行可突破先天命局的限制。
(六)婚姻与人际互补
1. 配偶选择:优先匹配八字五行互补的伴侣,例如金命者配水命者,通过婚姻关系平衡双方气场。
2. 人际圈层优化:主动结交贵人(五行相生者),远离小人(五行相克者),通过社交网络间接改善运势。
三、实践原则与注意事项
1. 个性化诊断:需结合八字喜忌、大运流年动态调整方案,避免机械套用固定方法。
例如,八字缺火者若火为忌神,反需通过水属性行业制衡。
2. 渐进性与持续性:补救效果非一蹴而就,需长期坚持。
例如,风水调整需观察三个月以上,姓名能量需通过高频使用逐步激活。
3. 理性与务实:袁氏强调“尽人事以听天命”,主张将命理调整与个人努力结合,反对过度依赖玄学而忽视现实行动。
四、理论争议与启示
袁氏的补救法虽未完全解决“同命不同运”的科学质疑,但其多维干预思路体现了传统命理的系统性思维。
现代视角下,这些方法可视为一种心理暗示或环境行为学策略——通过空间优化、符号强化、行为规范等手段,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心理预期与行为模式,从而间接影响现实选择与结果。
总之,“论相同之命补救法”的核心在于承认命运的可塑性,主张通过“时空-环境-行为-心性”的立体干预,实现先天命理与后天努力的动态平衡。这种思想不仅是对传统命理学的重要补充,也蕴含着朴素的系统论与环境心理学智慧。
喜欢命理探源【译注】
http://www.yqzw5.cc/yq32591/1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