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边境怪象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刘义隆作为皇帝,并没有大兴土木,而且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复,毕竟宋国继承东晋,国力起初并不雄厚。

  要不然这些年宋国国力日渐强盛,他都不会同意修建陵寝。

  其实也是刘义隆作为现代灵魂对活着时候就修建陵寝有些抵触,不过拗不过礼部大臣和后妃的劝谏只能接受,但是一切从简,至于陪葬品刘义隆自己只要求兵器铠甲和陶俑武士,以及生前所用器皿,至于什么金银珠宝,刘义隆严令除了皇后和嫔妃生前所用,一律不准用。

  虽然简单,但是刘义隆的后妃不同,青儿虽然出身高贵,但是也经历战乱,其余妃子多是少数民族出身,所以没人反对,反而很支持。

  其实他们不知道,刘义隆这样不仅为了省钱,而且怕被盗,毕竟他知道,后世的皇帝陵寝大多数都被盗过,与其花费巨大去修缮,放进诸多精美的陪葬品最终很大可能便宜盗墓贼。

  所以,宋国如今只有四处宫殿,长安作为都城必然有皇城,而洛阳自从都城迁到长安就废弃皇城,只留下宫殿作为行宫,其余都作为洛阳各衙门的办事地点,建康也是如此,只留下当初修建的皇宫作为行宫。

  而铜雀台则更倾向对魏北伐,否则恐怕刘义隆也不会留下。

  如今的铜雀台除了高台和一部分九华宫,其余损毁部分刘义隆下令废弃,只对还完整部分进行修缮。

  抵达邺城之后,刘义隆立刻下旨让檀道济和柳元景等人定期向邺城汇报情况,并下旨各部不用事事请示,临机专断,不可贻误战机。

  然而刘义隆抵达邺城的消息让魏国朝堂震动,尤其宋军调动频繁这个时候。

  魏国那些大臣则有些担忧,一旦宋国再次全面北伐恐怕魏国很难抵挡,一旦有一处被宋军突破,魏国将遭受重创。

  不过拓跋晃并不慌,他知道,如果宋国要北伐,不可能没有动作,如今宋国还没有迹象要全面北伐,这让拓跋晃并不担心,不过武城没能拿下有些遗憾,毕竟武城距离清河很近,拿下之后对清河郡就有了优势。

  不过占据绛幕也算是成功了,至少拿下一座城池并且宋国并没有扩大战事的迹象,不过拓跋晃不能没有准备,毕竟宋国大军调动确实让魏国边境不稳。

  既然这样,就针锋相对,于是,拓跋晃也开始调动大军,和各处宋军对峙,但是他也下旨不允许随意和宋国发生冲突,除非宋国发动进攻。

  同时,拓跋晃更加在意的是北方,那个不安分的邻居,柔然可汗郁久闾彦都。

  虽然柔然屡次臣服魏国,但是却从未真正臣服,不过是形势所逼,如今柔然在宋魏两国之间左右逢源,这些年也从宋国换取不少东西,而且柔然骑兵纵横草原,很难彻底消灭,这让魏国很难受。

  魏国以鲜卑为主体,曾经也称霸草原,当然知道柔然的难缠,但是自从入主中原以来又经历汉化,魏国已经更像汉人政权,虽然骑射依旧娴熟,但是早就不是当初从草原走出来的样子了。

  说白了,就是家底厚了,很多东西不像在草原那样可以随时舍弃了。

  还有南边宋国虎视眈眈,更让魏国无法全力攻灭柔然。

  不过相对魏国来说,柔然威胁远不如宋国,毕竟柔然依旧以骑兵为主,很难攻破魏国的城池,并且就算能够攻破也无法守住。

  柔然主要还是以劫掠为主,不像宋国,一旦被攻破城池,想要夺回来难上加难。

  安排好北方防御,以防柔然大规模劫掠,拓跋晃还是更重视宋国的态度,这次攻打武城和绛幕虽然是为了稳定国内,还是为了试探宋国。

  虽然两国有协议,但是那不过是废纸一张罢了。

  如今两国局势紧张,两国商人也都纷纷返回国内,毕竟两国还没有爆发大战,如今只不过局势紧张,两国边境也对商人没那么苛刻。

  不过魏国百姓尤其汉人百姓则有些期盼,尤其那些隐藏的宋国细作他们虽然不知道宋国会不会北伐,但是不妨碍他们鼓动百姓。

  这就导致那些贵族世家的土地出现无人耕种的事情发生。

  为了稳定国内,拓跋晃再次对那些贵族和世家出手,收购一些土地,低价租给百姓。

  拓跋晃这些年也没闲着,从宋国政策借鉴不少,一些商品和宋国交易只有朝廷,而那些世家贵族只能从官营商铺中购买,而且大多都是普通百姓买不起的东西。

  这虽然让贵族和世家不满,但是没办法,货源在宋国,他们左右不了,于是只能妥协。

  魏国国内局势稳定下来,但是宋国却在襄国郡屡次挑衅魏国。

  这是刘义隆抵达邺城后和檀道济商议的诱敌之策。

  利用骑兵不断越过边境,但是并不和魏军斥候冲突,遇见斥候就撤退。

  然而魏国却并没有任何动作,这让檀道济很难判断魏国意图。

  而古弼那里的确不好过。

  虽然拓跋谭是左卫统领,但是这次主帅却是古弼。

  古弼麾下将领还好,但是拓跋谭麾下将领面对宋国屡次挑衅早就按耐不住,然而拓跋谭也知道这很可能是宋国的计策,于是只能压制部下。

  “古弼将军,如今将士群情激奋,长此以往不是办法。”

  古弼也是无奈,“本将军也知道,不过现在不是和宋国交战的时机,而且对方如此必然早有准备,我们贸然进攻必然会落入宋军陷阱,还有陛下严令不得轻开战端,所以我们必须克制。”

  拓跋谭道∶“不如让骑兵出动,和宋军错开,也去宋国境内,但是要避免交战。”

  古弼想了想,也只能这样,于是道∶“好就如此,不过还要派人会平城告知此事。”

  于是古弼开始写奏章,而拓跋谭则派出骑兵前往边境,并严令不得和宋军交战,并且要多派斥候,以防宋军合围。

  魏军骑兵则开始频繁越境,这就让襄国郡两国边境热闹非凡,但是如此看来,两国似乎都没有想大打的意图。
  http://www.yqzw5.cc/yq32385/10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