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元春姐姐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皇帝目光缓缓扫过众臣,声音沉凝,带着不容置喙的威严。“传朕旨意:重申禁令!
从今日之后,凡朝廷命官及其家眷,严禁缠足。违者,缠足女子其父或父杖八十,流放三千里。
原有缠足者,限期放足。对于主动放足、健康贤良之女子,可在赋税、旌表等方面予以优待。
另将这幅《金莲图》之摹本,刊印成册,颁行天下各州县乡里,务必使民众知晓缠足乃伤身害理之举!”
众官员俯首称是。
“忠顺。”
“臣在。”
“此事由你总领,有抗命者,严惩不贷!”
“臣领命!”
“三寸金莲”的出现本是用来取悦男子的。
托了《金莲图》的“福”,京中诸多秦楼楚馆一时冷清了不少。
男人们看到金莲里头裹着的丑陋和不堪,也不再言必称祖制。
昔日吟诵三寸金莲的那些文人,恨不得收回那些溢美之词。
永安问过贾蓉的意思,知惜春并不惧叫人知晓《金莲图》是出自她手。
等到皇后娘娘的赏赐送到贾府时,众人才知道此事。
一时惜春在京中风头无两,毁誉参半。
惜春对缠足之事的结果很满意,浑然不将那些风言风语放在心上。
皇后娘娘还特旨召她入宫觐见。
惜春跟着宫女入殿,珠帘卷起时,她听见环佩轻响。
“好孩子,近些说话。”
皇后温和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惜春依礼上前,眼角余光瞥见屏风旁侍立的几位女官,似乎有一道目光在紧紧地跟随着她。
皇后问起《金莲图》的始末,惜春一一答了。
皇后微笑颔首,一旁的蕴嫔朝着惜春招手。
“你过来给我瞧瞧。”
惜春询问般望向皇后。
“这是蕴嫔。”
惜春行礼,“见过蕴嫔娘娘。”
蕴嫔执起她的手,抚过她指间的薄茧。
“听说你是被尤夫人教养长大的?”
“是。”
“好,你嫂子把你教养得极好。”
蕴嫔朝着皇后笑道:“这丫头帮了圣上和娘娘的大忙,娘娘可别吝惜,多加赏赐才好。尤夫人教养有功,也不该落下。”
见她言语间与皇后娘娘很是熟稔,惜春有些好奇地看着她。
蕴嫔的来历皇帝和皇后都清楚,此时见她这么“护短”,摇头轻叹:“依你就是。”
蕴嫔这才展颜笑了。
她把惜春拉到身边坐下,惜春忙道不敢。
宫女拿来一个杌凳放在惜春跟前,惜春方才行礼坐下。
“你才多大,前儿见你作的《麒麟图》,我便说了不得。”
“谢蕴嫔娘娘夸赞。”
蕴嫔轻拍她的手背,“来年皇后娘娘寿辰,我正想送幅画给她。
能不能托你作幅《凤凰图》?”
惜春转头看向皇后,只见她微微颔首。
蕴嫔笑道:“你放心,我比圣上大方,断不叫你吃亏。”
惜春唇角微扬,应承下来。
叙话片刻,也到了惜春该出宫的时候。
蕴嫔轻叹,褪下腕间玉镯给惜春戴上。
“下次见你还不知什么时候,这是我最心爱的镯子,赠与你吧。”
惜春起身拜谢。
皇后亦循例赏赐,惜春谢恩起身时,忍不住又望向那几位女官。
身着青缎女史服色的女官恰在此时抬起眼,四目相对不过一瞬,惜春瞧见了她眼底迅速泛起的泪光。
退出殿门时,惜春在转角处回头,那女官仍站在原地。
日光透过窗柩落在她的肩头,惜春恍惚觉得,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樽摆件。
惜春猛地站住,忽然想起来,莫非那是元春姐姐!
“贾姑娘?酉时宫门就要落锁,我们快些走吧。”
惜春回过神来,抬起脚步跟上宫女。
殿内,皇后见人都看不见了,蕴嫔还在那探着头望。
不由莞尔:“就这般喜欢这姑娘?”
蕴嫔眉眼弯弯,含笑点头。
皇后瞥了贾元春一眼,见她眼中似有迷茫之色,心中叹了一声。
回到府上,惜春有些闷闷不乐。
尤清之摇扇笑问:“这是怎么了?瞧这些赏赐,你也不像在宫里受气的样子。”
惜春想依偎过去,被尤清之拿扇子挡开。
“天气一天热过一天,你还直往我身上腻乎,也不嫌热。”
惜春不从,非要靠在她身上。
尤清之只好让人把冰鉴拿近些。
“嫂嫂,今日在宫中,我好像看到大姐姐了。”
“皇后宫中?”
惜春点头。
尤清之轻叹。
风起于青萍之末,宁府的格局已与书中大不相同,元春能否封为贵妃还不好说。
能与不能,仿佛都不是一条好路。
两人无言良久,银蝶进来打破了沉寂。
“姑娘,西府老太太请您过去一趟。”
惜春叹气,朝尤清之做了个鬼脸,整衣而去。
惜春请过安,贾母屏退下人,拉着她低声问。
“进宫可有见着你大姐姐?”
惜春点头,“老祖宗,能不能想法子把大姐姐接出来?”
“宫里岂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
贾母摩挲着惜春的手,眼角泛出泪光,“我何尝不惦记她,只是……”
惜春并没有被她伤感的神情打动,神情有些冷淡。
垂下眼眸,缓缓道:“‘一入宫门深似海’,家里并非不知道,偏要送大姐姐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
如今我们惦记她又有什么用?”
贾母神色一僵,“当初是为了家里……”
“老祖宗,我虽年纪小,却也通一些道理。
府里无非是想着,若是大姐姐能做皇妃,给家里增光添彩。
可古今杨国忠之流又有多少?杨贵妃的下场又是什么?”
贾母一时语塞。
惜春浅笑道:“我倒想起来南宋时一个人,可巧他也姓贾,也有一个做贵妃的姐姐。
他仰仗其姐贾贵妃,深受理宗器重,一路平步青云,官至太师。”
贾母抬眼,“后来如何?”
惜春勾起嘴角,“后来,他兵败元军,群臣请求诛杀贾似道,在漳州被会稽县尉所杀。
可以说,南宋的覆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你想说什么?”
贾母看着这个最小的侄孙女,既觉陌生,又生赞叹。
“老祖宗,贾似道拜相期间,排除异己,独揽大权,也曾被加封过国公。
姑且不看他的结局,孙女只问一句,贾府如今,可有人能当这个贾似道?”
http://www.yqzw5.cc/yq32279/3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