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全球直播!亿万目光聚焦的学术殿堂!
推荐阅读: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山村里的女人
赌石之财色无双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小村美色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奶爸学园
让你当神豪,没让你当渣男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距离那场被全球媒体冠以“世纪科学对决”的IUPAP特别在线公开学术听证会正式开始,还有最后五分钟。然而,整个世界,似乎早已提前进入了“秦风时间”或“Y教授时间”。
从纽约到伦敦,从巴黎到东京,从燕京到莫斯科……无数城市的科研机构、高等学府的会议室、阶梯教室,甚至是学生宿舍、咖啡馆、以及千家万户的客厅里,只要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几乎都有一块或大或小的屏幕,正锁定着同一个直播间——IUPAP官方合作的全球学术直播平台。
据平台方的实时数据显示,在听证会尚未正式开始前,全球同步在线等待观看的人数,已经突破了惊人的三千万!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秒钟数万的恐怖速度持续飙升!
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世纪科学对决#、#秦风VSY教授#、#室温超导听证会#等相关话题早已霸占热搜榜前列,讨论热度甚至盖过了一切娱乐新闻和国际时事。
“来了来了!有生之年系列!真正的神仙打架!”
“我已经准备好了瓜子、可乐、小板凳,前排围观这场物理学的‘华山论剑’!”
“Y教授可是诺奖提名者,凝聚态物理的活化石!秦风虽然是天才,但还是太年轻了,这次恐怕要悬啊!”
“放屁!我们秦神什么时候输过?Y老头倚老卖老,等着被秦神按在地上摩擦吧!”
“理性讨论,科学允许质疑。希望双方都能拿出真凭实据,给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上一堂生动的科学课。”
网络上,各种声音交织碰撞,期待、质疑、担忧、兴奋……复杂的情绪在全球范围内弥漫。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大礼堂。
此刻,这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学校特地组织了这场集体观看活动,校长、书记等校领导悉数到场,物理学院的全体师生,以及其他院系的许多对此次事件高度关注的师生们,都聚集在这里,准备共同见证这场关乎燕大乃至华夏学术荣誉的关键一战。
刘仁轨院士坐在第一排,表情平静,但微微有些泛白的指节,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他身旁,是燕大校长,一位儒雅的老者,此刻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主席台上方巨大的投影屏幕。
“老刘,对秦风那小子,有信心吗?”校长低声问道。
刘仁轨深吸一口气,缓缓点头:“我相信他。这孩子,总能创造奇迹。”
而在礼堂的某个角落,王磊、赵昊、李默三个活宝,正挤眉弄眼地小声嘀咕着。
“磊子,你说秦哥这次准备了什么‘秘密武器’?会不会当场手搓一个反重力装置,把Y老头的假发给吸走?”赵昊异想天开地说道。
“去你的!严肃点!”王磊瞪了他一眼,随即又压低声音,兴奋地说道,“不过,我倒是挺期待秦哥直接甩出几百篇第三方重复实验成功的报告,啪啪啪打肿Y老头的脸!那场面,想想都刺激!”
李默则比较务实:“别高兴得太早。Y教授那边肯定也准备充分。这场听证会,绝对是一场硬仗。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秦风。”
远在秦风老家的小县城里,秦父秦母更是紧张得手心冒汗。他们不太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名词,但从新闻里渲染的“世纪对决”的氛围中,也能感受到儿子此刻正面临着何等巨大的压力。老两口紧紧攥着手,在电视机前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心中默默为儿子祈祷。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X国某着名大学的物理系会议室内。
Y教授正襟危坐,面色沉静,在他身旁,是几位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组成了他强大的“亲友团”和“智囊团”。他们对于即将开始的听证会,似乎充满了信心。
“教授,一切都按照我们预演的方案进行。秦风那个华夏小子,再怎么天才,也终究只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在您积累了数十年的学术威望和我们精心准备的‘铁证’面前,他必将原形毕露!”Y教授的得意门生,一位名叫卡尔·施密特的年轻教授,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低声对Y教授说道。
Y教授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没有说话。他确实对自己的判断和准备有信心,但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一丝隐隐的不安,仿佛有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即将发生。
终于,燕京时间晚上8点整!
全球直播平台的倒计时数字归零。
一道柔和而庄重的背景音乐响起,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布置典雅而充满科技感的虚拟演播大厅。大厅的正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圆形会议桌,上方悬挂着IUPAP的醒目会徽。
一位满头银发,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眼神中却透着睿智光芒的老者,出现在了主持人的位置上。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的物理学同仁们,以及所有关注科学、热爱真理的朋友们,晚上好(或早上好/下午好,根据不同时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者的声音通过多语种同声传译,清晰地传遍了全球每一个角落。
“我是汉斯·穆勒,非常荣幸能够担任本次IUPAP特别在线公开学术听证会的主持人。”
汉斯·穆勒!
这个名字一出,全球物理学界顿时一片惊呼!
竟然是他!汉斯·穆勒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曾因在“拓扑绝缘体与量子自旋霍尔效应”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当今世界凝聚态物理领域硕果仅存的几位泰斗级人物之一!
由他来主持这场听证会,其规格之高,公正性之权威,不言而喻!
“我靠!穆勒教授亲自主持!IUPAP这次是下了血本了啊!”
“这排面!绝了!看来这场听证会,是真的要载入科学史册了!”
“有穆勒教授在,Y教授想倚老卖老都难了!秦风的压力,会不会小一点?”
网络上的弹幕瞬间炸开了锅。
汉斯·穆勒教授微笑着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继续说道:“本次听证会,旨在就华夏燕京大学秦风教授团队提出的‘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体’研究成果,与X国国家科学院院士Y教授就此提出的相关学术质疑,进行一次公开、透明、公正的学术对话与辩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判定谁对谁错,而是要通过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充分的事实呈现,尽可能地廓清迷雾,接近真理,以促进物理科学的健康发展。”
“根据双方事先协商并同意的议程,本次听证会将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由Y教授团队陈述其质疑观点及相关证据。第二阶段,由秦风教授团队进行回应与反驳。双方各有充足的陈述时间,并设有专家评议团提问和交叉质询环节。”
“现在,我宣布,IUPAP特别在线公开学术听证会,正式开始!”
随着穆勒教授话音落下,虚拟演播大厅的灯光微微一暗,巨大的主屏幕上,出现了Y教授团队的代表席。
Y教授本人,端坐在正中,面色平静,眼神深邃。在他身旁,是几位助手,以及那位之前在媒体上颇为活跃的得意门生——卡尔·施密特教授。
“首先,有请Y教授团队,开始你们的陈述。”汉斯·穆勒教授伸手示意。
聚光灯打在了卡尔·施密特教授的身上。显然,Y教授将率先发难的重任,交给了这位年富力强、言辞犀利的弟子。
卡尔·施密特清了清嗓子,对着虚拟镜头,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带着几分挑战意味的微笑。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直接落在了远在燕京大学实验室的秦风身上。
“尊敬的穆勒教授,尊敬的各位专家评议团成员,全球的物理学同仁们,以及所有关注此次事件的朋友们,大家好。”卡尔·施密特的声音洪亮而富有磁性,标准的牛津腔英语,听起来极具说服力。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并非是想与任何人进行无谓的争吵,更不是要打压任何新兴的科学力量。恰恰相反,我们是为了扞卫科学的严谨性、真实性和可重复性这一神圣的基石。因为,只有建立在坚实基石之上的科学大厦,才能真正引领人类文明走向进步。”
一番冠冕堂皇的开场白,瞬间将Y教授团队置于了“科学卫道士”的道德高地。
“Y教授,作为一位在凝聚态物理领域耕耘了半个多世纪的学者,其一生都致力于追求科学真理,对任何可能动摇科学根基的现象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审慎的态度。正是基于这种对科学负责的精神,Y教授在仔细研读了秦风博士(他依旧沿用了Y教授对秦风的称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关于‘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体’的系列研究论文后,发现其中存在若干难以忽视的、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疑点。这些疑点,若不加以澄清,不仅可能误导后续的科研方向,更有可能对整个科学共同体的信誉造成损害。”
卡尔·施密特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严肃和尖锐:
“我们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核心方面:”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立刻配合地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关键词:
一、理论基础的“致命缺陷”与“逻辑鸿沟”!
二、实验数据的“反常完美”与“孤证不立”!
三、实验过程的“黑箱操作”与“无法重复”!
每一个标题,都像是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所有关注者的心头。
“首先,关于理论基础。”卡尔·施密特开始了他的详细阐述,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配合着屏幕上不断切换的、充满了复杂公式和理论模型的PPT,显得极具专业性和压迫感。
“秦风博士提出的所谓‘有机分子链诱导的轨道共振隧穿超导机制’,在我们看来,其理论构建充满了想当然的臆测和无法弥合的逻辑断层。它与凝聚态物理中经过千锤百炼的BCS理论及其相关的成熟拓展理论(如Eliashberg强耦合理论、Ginzburg-Landau唯象理论等)在多个基本物理图像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
“例如,其关于库珀对形成机制的描述,缺乏严格的量子多体计算支持,其估算的电子对相互作用强度,在没有引入任何已知强相互作用媒介(如强声子耦合或磁振子交换)的前提下,如何能够克服室温下巨大的热涨落,形成宏观相干的超导态?这在物理学上是难以想象的!其理论推导过程,多处依赖于‘合理的近似’和‘大胆的假设’,却未能给出这些近似和假设的严格适用范围和误差分析。这在严谨的理论物理研究中,是绝对不可接受的!”
卡尔·施密特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列举了秦风理论中至少七八处他认为是“致命硬伤”的地方。他甚至还展示了几段由Y教授团队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的、针对秦风理论模型的初步数值模拟结果,声称这些模拟表明,在秦风提出的参数范围内,其理论模型“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无法自发形成长程有序的超导态”。
这一番理论轰炸,让直播间内许多非专业的观众听得是云里雾里,但那些真正的物理学专家们,却有不少人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卡尔·施密特说的,并非全无道理。秦风的理论确实非常新颖,但也确实……在某些经典理论的框架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Y教授团队的数值模拟,如果结果可靠,那对秦风的理论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网络上的风向,似乎又开始悄悄地朝着对Y教授有利的方向偏转。
紧接着,卡尔·施密特话锋一转,开始攻击第二个核心问题——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秦风博士团队报告的那些‘惊世骇俗’的实验数据。”他加重了“惊世骇俗”四个字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讽刺意味。
“在常温常压下(25摄氏度,1个标准大气压)实现零电阻!完美的抗磁性!以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同位素效应!这些数据,如果单独拿出来一项,都足以震惊世界。而当它们同时出现在一种全新的、理论基础尚不牢固的材料体系中时,就不得不让我们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些数据,是真的吗?”
“我们并非怀疑秦风博士团队的诚信,但科学研究,尤其是实验科学,数据的真实性高于一切!我们知道,在超导研究领域,‘假阳性’信号的干扰屡见不鲜。某些微弱的电阻率下降,某些不完全的抗磁性,甚至是一些仪器故障或环境干扰,都可能被误判为超导现象。而秦风博士团队报告的数据,其‘完美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现有理论框架所能预测的极限,也超出了我们对常规实验误差的认知范围。”
“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完美’的数据背后,是否可能存在某些尚未被充分披露的‘特定实验技巧’,或者是一些难以排除的‘偶然因素’,甚至是……实验者在强烈主观期望驱动下的‘选择性偏差’?”
卡尔·施密特的这番话,虽然没有直接指控秦风造假,但其暗示意味已经昭然若揭。他巧妙地利用了“数据越完美,越可疑”的逆向逻辑,试图在公众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屏幕前的李浩气得差点跳起来:“放他娘的狗屁!我们的数据都是辛辛苦苦测出来的,重复了几百遍!他凭什么说我们‘选择性偏差’?我看他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问题!”
陈静也紧紧攥着拳头,指甲都快嵌进肉里了。
唯有秦风,依旧神色平静,甚至还饶有兴致地在面前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仿佛在欣赏一场与己无关的表演。
而卡尔·施密特的“杀招”,还在后面。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实验的可重复性!”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一项科学发现,无论其理论多么新颖,数据多么惊人,如果不能被其他独立的实验室所重复,那么它就什么都不是!只能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Y教授领导的、包括我们X国国家强磁场中心、马普固体物理研究所在内的多个国际顶尖实验室组成的联合攻关团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严格按照秦风博士已发表论文中公开的制备方法和实验参数,进行了多轮、多批次的独立重复实验。”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段制作精良的视频和一组组清晰的实验数据图表。
视频中,可以看到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在各种高端精密仪器前忙碌操作的场景,实验室环境一尘不染,仪器设备先进昂贵,处处都透着“高大上”的气息。
而那些数据图表,则无一例外地显示着“令人失望”的结果。
“这是我们在完全相同的温度、压力、气氛条件下,对按照秦风博士方法制备的样品进行的电阻率测量。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在某个特定温度点附近,电阻率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远未达到‘零电阻’的标准,并且这种下降趋势在多次测量中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我们进行的磁化率测量。样品在低温下确实表现出了一定的抗磁性,但其抗磁信号强度,与理想的迈斯纳效应相比,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在室温条件下了。”
“我们甚至尝试了秦风博士在论文中提及的某些‘可能的优化方向’,例如改变有机分子的配比、调整烧结退火的工艺参数等等。但结果,依旧不尽如人意。”
卡尔·施密特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副“我们已经尽力了,但结果就是这样”的无奈表情。
“基于我们大量的、严谨的、独立的重复实验结果,我们不得不遗憾地得出结论:秦风博士团队所报告的‘有机复合型室温超导体’,在其宣称的条件下,至少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是无法稳定、可靠地重复出来的。我们并非否认秦风博士团队可能在某种极其特殊、极其偶然、甚至他们自己都未能完全掌握的条件下,观察到了他们所声称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如果不能被科学共同体广泛验证,那么其科学价值,将不得不受到严重的质疑。”
“因此,我们恳请秦风博士及其团队,能够就我们提出的以上三点核心质疑,尤其是关于实验可重复性的问题,给出一个清晰、明确、且能够被科学证据所支持的解释。否则,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的‘室温超导奇迹’,可能……仅仅是一场美丽的误会,或者……更糟。”
卡尔·施密特说到最后,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丝若有若无的怜悯,仿佛已经提前宣判了秦风的“死刑”。
他发言完毕,对着镜头微微鞠躬,然后从容地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整个虚拟演播大厅,乃至全球无数屏幕前,都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寂。
Y教授团队的这一番陈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证据“确凿”,气势逼人,几乎是全方位、无死角地对秦风的成果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尤其是他们展示的那些“无法重复”的实验数据和视频,更是给所有支持秦风的人,当头泼了一盆冰水。
“完了……Y教授他们准备得太充分了……”
“那些实验数据,看起来不像是假的啊……难道秦风的实验,真的有问题?”
“理论可以争论,但实验重复不出来,那就真的麻烦大了……”
悲观的情绪,开始在支持秦风的阵营中蔓延。
燕京大学大礼堂内,气氛也变得异常压抑。许多原本对秦风充满信心的师生,此刻脸上也露出了担忧和困惑的表情。
刘仁轨院士的眉头,也紧紧地锁了起来。他知道Y教授会来势汹汹,但没想到对方的准备,竟然如此“充分”和“致命”。
而在全球直播的弹幕和评论区,更是瞬间被各种幸灾乐祸和嘲讽刷屏。
“哈哈哈!我就说嘛!华夏的‘科学奇迹’,果然是吹出来的!”
“Y教授牛逼!卡尔教授V587!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风范!”
“坐等秦风出来道歉!世纪大骗局,实锤了!”
“东方巫术,不堪一击!还是得看我们西方科学!”
Y教授团队的成员们,脸上都露出了胜利在望的笑容。他们相信,在如此强大的攻势面前,那个年轻的华夏小子,除了缴械投降,已经别无选择。
汉斯·穆勒教授的表情依旧平静,他看了一眼面带得色的卡尔·施密特,又看了一眼屏幕另一端,那个从始至终都保持着淡然微笑的年轻身影。
“感谢Y教授团队的精彩陈述。”穆勒教授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现在,我们将进入听证会的第二阶段。有请华夏燕京大学的秦风教授及其团队,对Y教授团队提出的质疑,进行回应与反驳。”
聚光灯,缓缓地从Y教授团队的席位,移向了秦风团队的席位。
刹那间,全球亿万道目光,穿透了屏幕,聚焦在了那个年仅大一(或大二),却已然站在世界科学之巅,接受着最严酷拷问的年轻身影之上。
秦风缓缓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嘴角依旧挂着那抹令人捉摸不透的淡然笑意。
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紧张而手心微微出汗的李浩、张伟和陈静,给了他们一个安心的眼神。
然后,他迈着从容不迫的步伐,走到了发言台前。
全世界,都在等待着他的声音。
一场真正的“世纪对决”,此刻,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秦风的“打脸攻略”,也终于要……正式启动了!
喜欢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http://www.yqzw5.cc/yq32198/3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