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情感孤岛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三仙岛地下城的宏伟与先进毋庸置疑,

  它如同火星荒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示着人类科技的巅峰。

  然而,在这片人造奇迹的光环之下,

  潜藏着许多初创星际殖民地所无法避免的、冰冷而现实的困难。

  一、遥远的归途与情感的孤岛

  尽管“长江号”这样的星际运输舰已然是人类工程的奇迹,

  但相对于地球与火星之间动辄数亿公里、旅行时间以月计算的遥远距离,现有的运力依旧杯水车薪,且成本高昂得令人咋舌。

  往返一次地球,不仅需要漫长的航行时间,

  更意味着巨大的能源消耗。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在三仙岛工作的普通员工而言。

  “回家”成为一种极其奢侈的奖励。

  公司普遍规定,合同期内(通常是5年),只有一次带薪返回地球的探亲机会,通常安排在合同执行的第三年。

  这意味着,一旦踏上火星,就要做好与地球上的亲人、朋友分离长达三年甚至更久的心理准备。

  超距通讯虽然可以实现,但巨大的信号延迟

  (单程延迟从十几分钟到三十多分钟不等)使得实时视频通话成为一种折磨,更像是在发送和接收语音邮件。

  这种沟通上的隔阂,加剧了宇航员和工人们的孤独感和思乡情绪。

  他们仿佛置身于一座繁华而先进的“孤岛”,与故土的情感纽带变得纤细而脆弱。

  二、低重力的无形侵蚀

  火星重力仅为地球的38%。这种长期的低重力环境,对人类身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

  1,肌肉萎缩与骨质流失:

  即便每天强制要求在特制的健身区内进行数小时的抗阻训练,

  人体的肌肉质量和骨骼密度依然会不可逆转地下降。

  员工们需要服用特殊的药物和营养剂来减缓这一过程,

  但这依然带来了长期的健康隐忧。

  许多人看上去精壮,实则身体的“内在强度”大不如前。

  2,感官失调与协调性下降:

  长期在低重力环境下活动,内耳前庭系统会逐渐适应。

  一旦有人突然返回地球重力环境,会感到极度不适,头晕目眩,甚至无法正常站立行走,需要漫长的康复期。

  即使在火星上,一些需要精细操作的工作,也偶尔会因对力量估算错误而出现失误。

  这种对身体失去掌控的潜在焦虑,弥漫在许多人心中。

  三、失衡的社群与压抑的欲望

  目前三仙岛的六万常住人口中,超过90%是年龄在20至45岁之间的青壮年。

  他们怀揣梦想、充满干劲,是建设新世界的主力军。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极其尖锐的社会问题——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

  男性员工数量远远多于女性。

  在这样一个封闭、高压、且远离地球文明社会的环境中,

  生理和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正常满足,导致了普遍的心理问题。

  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现象在基层员工中屡见不鲜,工作效率受到影响,小范围的冲突摩擦时有发生。

  性压抑,成了一个管理层无法回避、却难以启齿的严重问题,如同一座隐藏在华丽外表下的火山。

  四、高衍的“解决方案”与伦理冲突

  仁人集团总裁高衍是务实的。

  在注意到员工情绪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和文化建设后,

  他试图用一个非常直接且在他看来的“高效”方式来缓解这一矛盾。

  他动用集团的特别经费,从地球订购了一千台最新型号的“伴侣型”高端智能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外观与人类无异,搭载了最先进的AI,能够进行情感交流,并提供按摩、陪伴乃至性服务。

  高衍甚至亲自规划,在一条次级隧道内,仿照地球昔日的“娱乐之都”,

  开设了一家集夜店、卡拉oK、桑拿按摩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中心,名为“广寒宫”,

  并准备将这些机器人安置于此,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向员工开放。

  在他看来,这是释放压力、维持稳定的必要手段,是“人道主义”的体现。

  同时得到城主叶宇飞的支持,

  然而,这一计划遭到了三仙岛民选政府方面,尤其是以党委第一书记郑国涛和市长许建明为代表的传统观念的强烈反对。

  “荒谬!荒唐!”

  在关于此事的联席会议上,郑国涛书记情绪激动,

  “我们是在建设代表人类未来的星际模范城市,不是在搞殖民时代的肮脏交易!

  引入这种东西,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对我们宣扬的华夏核心价值观的公然践踏!

  它会带来道德沦丧,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坚决反对!”

  许建明市长也从社会管理角度提出忧虑:

  “高城主,我理解您是想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太简单粗暴了。

  这会让我们的城市背上怎样的名声?‘火星曼古’?

  这会让那些真正想来火星安居乐业、带着家人的未来移民望而却步!

  我们不能用制造一个问题的方式,去解决另一个问题!”

  高衍则据理力争:“郑书记,许市长,你们坐在办公室里讲原则,有没有去下面看看?

  看看那些小伙子们眼里的烦躁和空虚?看看心理诊所排起的长队?

  稳定压倒一切!如果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无法疏导,谈何理想,谈何建设?

  我这不是在破坏价值观,我这是在防止更恶劣的事件发生,是在保住这座城的稳定!”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异常激烈。少典并未直接表态,而是要求所有人暂时搁置争议。

  会后,少典私下带着高衍、郑国涛、许建以及崔迎雪,进行了一次没有记录的、

  “微服私访”式的实地考察。

  他们脱下正装,穿上工服,深入到底层员工的居住区、食堂、公共休息室。

  所见所闻,触目惊心。

  虽然基础设施一流,但文化生活极其匮乏。

  员工们下班后,除了去健身房,大多只能窝在宿舍打游戏、看存好的老电影,气氛沉闷。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抑和焦虑。

  年轻小伙子太多了,他们毕竟是老百姓不是军人,不能按照军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他们甚至“闯入”了一家由员工私下组织的、极其简陋的“地下牌局”,实则是一种变相的赌博和发泄场所。

  看到几位高层突然出现,员工们吓得面如土色。

  这次走访,让原本态度强硬的郑国涛和许建明陷入了沉默。

  他们亲眼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理解了高衍的无奈。

  纯粹的堵塞和禁止,似乎确实无法解决这由来已久的困境。

  “带家属呢?”崔迎雪提出一个方案,“如果能让更多员工把家人接来,是不是能从根本上缓解?”

  高衍苦笑摇头:

  “崔市长,理想很丰满。

  但现实是,目前运送一个人来火星的成本是天价。

  而且,火星规定最低工资两万,听起来高,但仅能勉强覆盖一个单身汉的体面生活。

  如果要养活一大家子,并且支付高昂的子女教育、家庭医疗等额外开支,这两万块就捉襟见肘了。

  现阶段,让大规模家属随行,经济上不现实。”

  现实的困难赤裸裸地摆在面前:

  运力紧张、环境特殊、社群失衡、需求迫切,

  而传统的伦理观念和管理手段在这里遭遇了严峻的挑战。

  只有华夏对木星,恒星,大规模开发,行星城市之间建立密集的传送阵,

  那一切就迎刃而解,但是这需要最少30年时间才能在各个星球城市之间建立,传送阵。

  如何在这片远离地球的红色土地上,既守住文明的底线,

  又切实地关怀每一个开拓者的身心健康,找到一个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成为了摆在三仙岛所有管理者面前的一道极其复杂而又必须解答的难题。

  这场关于智能机器人的争论,仅仅是一个开始,

  它揭示的是星际殖民时代必将持续面对的人性与伦理的深刻矛盾
  http://www.yqzw5.cc/yq31425/1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