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火星三仙岛地下城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没有传统火车启动时的拉扯感,也没有飞机起飞时的强烈推背感。只有窗外隧道壁上的蓝色光带骤然加速,化作一片模糊的流光溢彩,如同穿越一条光的隧道。真空管道彻底消除了空气阻力,磁悬浮技术摒弃了物理摩擦,让列车以一种近乎违反物理常识的平稳,瞬间加速至接近音速。若不是窗外那飞逝的光影,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正以恐怖的速度在地下穿行。而且玻璃窗可以自由调节,外面景象的飞逝的速度。
旅途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环节到来。大约有30%的管道线路,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和避开复杂地质结构,直接暴露在火星地表之上,由厚达数米、强度远超钻石的透明复合穹顶严密地保护起来。
当列车驶入这些路段时,压抑的地下视野豁然开朗!
窗外,是真正属于火星的、未经修饰的壮丽与荒凉。无垠的锈红色沙漠一直延伸到天际线与暗紫色的天空相接之处,巨大的陨石坑如同星球表面的伤疤,诉说着亿万年前的撞击历史。连绵起伏的山脉,其高度远超地球上的任何山系,在稀薄的大气中显得格外清晰和冷峻。远处,如同钢铁巨兽般的自动化工程机械正在作业,巨大的机械臂挖掘着矿藏,无人驾驶的运输车排成长龙,扬起的红色尘埃在“阳光”下形成朦胧的光晕。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充满硬核工业美学和未来殖民色彩的震撼画卷,让车厢内的每一位乘客都屏息凝神,沉醉于这异星世界的磅礴景象。
200分钟的旅程转瞬即逝。当窗外的壮丽景色再次被人工隧道壁取代,列车开始平稳地减速。
最终,它悄无声息地滑入了此行的终点站——三仙岛地下城核心交通枢纽。
列车停稳,舱门打开。当众人踏上站台的那一刻,即便是叶万、李军这样久经沙场、见多识广的商界巨擘,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发出了源自灵魂深处的惊叹。
他们仿佛并非置身于火星的地下,而是闯入了一个神话与科技共同铸就的“地心桃源”。
首先夺走所有人目光的,是那个规模宏大到超乎想象的中央天坑——直径五公里,深三百米!这绝非自然造化,而是凝聚了当前人类最高工程学、材料学乃至一丝“神迹”力量的人工奇迹。天坑的岩壁被修整得异常平滑,仿佛被巨神之刃精心切削过,镶嵌着无数强化支撑结构和高效率发光板。这些发光板并非简单照明,它们模拟着自然天光的色温和角度变化,光线柔和而明亮,均匀地铺满每一寸空间,丝毫感觉不到地下的压抑与逼仄。
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天坑顶部的巨型复合穹顶。它如同一个无比巨大的透明水晶碗,倒扣在天坑之上,其强度足以抵御大型陨石的撞击。穹顶之外,是火星橙红色的天空和偶尔席卷而过的沙尘暴。
但穹顶之内,却是一派祥和。穹顶之上,悬挂着一轮“人造太阳”——那是一座小型化的、稳定运行的核聚变能量核心与最先进的全光谱照明系统的集合体。它精准地模拟着蓝星的日照轨迹,此时正值人工设定的“午后”,“阳光”温暖地洒满坑底,甚至能让人感受到一丝懒洋洋的暖意。
坑底,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地球上的国家公园相形见绌的中央生态公园。湖泊如蓝宝石般清澈见底,倒映着“天空”和悬浮仙阁;河流蜿蜒曲折,穿过精心修剪的、绿意盎然的草坪和茂密的树林;来自蓝星的各类植物,从低矮的灌木到高大的乔木,都在这里茁壮成长。空气湿润而清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香,与火星地表干燥、寒冷、充满辐射的致命环境彻底隔绝。这一切的代价是难以想象的——土壤是耗费巨资从蓝星千里迢迢运来的顶级东北黑土(每吨价格一度高达12万华夏币),每一株花草的背后都是天价的运输和养护成本。
云霄、琼霄、碧霄三位仙子的居所——三座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云雾缭绕的中式仙阁,由精巧而强大的反重力装置托举,静静地悬浮于中央湖泊之上,成为了这座科幻奇观中最具神话色彩的点缀,“三仙岛”之名正源于此,名副其实。
而环绕着这宛如仙境般中心花园的,是开凿在三百米高天坑岩壁上的八条呈放射状分布的巨型隧道!每一条隧道入口都高达五十米,宽阔得足以让数艘小型飞艇并排通行。这些隧道并非简单的洞穴通道,而是构建完整的、层次分明的垂直立体城市。
隧道内部空间被极致利用,灯火通明,宛如将一座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街区巧妙地嵌入了山体岩壁之中。
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建筑,住宅、商业中心、科研实验室、学校、剧院、医疗中心……功能齐全,设计现代。这些建筑并非直接依附岩壁,而是与岩壁之间留出了宽敞的空间,铺设了多层交通网络,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立体绿化。
先进的滴灌系统、无土栽培技术和特定频谱的人造光源,让各种植物甚至在隧道深处也能茂盛生长,形成郁郁葱葱的“空中花园”和“垂直森林”景观,不仅赏心悦目,更持续地净化着空气,调节着微气候。小型化的个人悬浮交通工具在规定的空中走廊里安静、高效地穿梭往来。
少典带领着众人,乘坐高速观光电梯缓缓下到坑底公园,亲身感受了一下那与地球无异的“自然环境”,随后又换乘内部通勤车,深入其中一条隧道城市进行实地考察。
“如各位所见,”少典的声音在车内响起,打破了众人沉醉的宁静,“三仙城一期工程已全面建成,生命维持系统、能源供应、交通网络、基础生活设施均已就绪,理论最大容纳人口可达三十万。但目前,我们的实际常住居民只有六万人,其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依赖于仁人丹药集团的投资和建设项目。”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亟待改变的期望。
“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和初步的就业率,我们甚至不得不采取一些权宜之计,比如两三人分担一个职位。这绝非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模式。”他指着车窗外隧道城市中那些尚未亮起灯光、等待入驻的商业单元,那些空置的、等待顶尖企业和人才填满的研发大楼,以及大量等待出售或租赁的住宅单元。
“这里渴望新鲜血液!火星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气,未来星际传送列阵,将会在300公里处建造,那时候火星将成为整个银河系十洲三岛的交通中心”少典的目光变得灼热,扫过叶万、李军、高衍,以及王彦旭和他身后代表着兰陵箫氏等庞大资源的未婚妻们,
“三仙岛未来可期,现在我们需要来自蓝星的创新企业、顶尖人才、雄厚资本!我们需要建立前沿的星际科研中心,发展独一无二的星际旅游业(比如穹顶观星、沙海越野、低重力体验,域外文明探险),
培育低重力环境下的高端精密制造业,繁荣适应星际移民的文化艺术产业……我们需要将三仙城,从一个依靠总公司‘输血’维持的先进基地,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能够自我造血、面向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星际移民模范城市!”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信念和号召力:“我的目标是,用二十年时间,让三仙城人口突破三百万!让它成为人类文明走出摇篮后,矗立在异星土地上的第一座丰碑,一个吸引全太阳系目光的、繁荣自主的新世界标杆!这宏伟的蓝图,需要诸位的智慧、勇气与投资,需要我们携手,共同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写下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新纪元篇章!”
众人漫步在这充满未来感却又奇迹般绿意盎然的隧道都市中,看着“天空”模拟光源的柔和光线,呼吸着与地球无异的清新空气,感受着这座庞大地下工程所展现出的宏伟、精妙与雄心,心中无不激荡着前所未有的激动、豪情与责任感。
这不是科幻电影中的幻想,这是正在他们脚下发生的、触手可及的未来。而他们,有幸成为这伟大篇章最初的见证者、参与者和书写者之一。星际大开发的时代洪流,正以如此磅礴而真实的方式,在他们面前如火如荼地展开。
---
http://www.yqzw5.cc/yq31425/1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