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6 太子之议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有人给朕上奏,说太子者,社稷之基也;早立太子,正国之储贰,可安民心、稳朝纲,令社稷传承有序,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太极殿内,皇帝的话音落下,下方群臣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无人敢率先开口。

  他们又不是傻子。

  太子一事过于敏感。

  此前已有数十人,只因擅自上奏提议早立太子,最终落得被杀或抄家的下场。

  如今众人早已看清:关于何时立太子、立谁为太子,皇帝心中早有定夺,绝非臣子可随意置喙。

  许多人甚至觉得,皇帝表面在提太子之事,实则是暗藏玄机、另有深意。

  见殿内变得异常安静,李昭嘴角撇了撇,微微偏头望向一人,开口道:“邓译林,你有何见解。”

  众人皆神色一凝,很好奇他会说些什么。

  邓译林缓缓从队列中站了出来,从容不迫道:“禀陛下,臣与皇后同出邓氏,尚未出五服,论亲眷当属近支,若说不支持皇后之子,那必然是假话;但臣更是陛下的臣子,蒙受陛下恩泽。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此乃圣人所训,臣不敢有丝毫忘怀。”

  这番话讲得滴水不漏,既坦诚表明了立场,又字字凸显出对皇帝的绝对忠心,让旁人挑不出半分错处。

  李昭淡淡扫了眼邓译林,未再继续追问下去。

  与先前不同,这一次,李昭既没有要惩治上奏之人,脸上也未露出丝毫恼怒之色。

  前些天,他检查诸位皇子功课时,皇长子李钧突然向他提出,希望能到军中历练一番。

  李昭心中稍有些诧异。

  在他的印象中,李钧性子宽厚温和,更擅长诗词文章,对舞刀弄枪并不算太热衷。

  除此之外,朝堂和民间早有传言,称皇三子李卓性情坚毅、行事果敢,方方面面与他最为相像。

  种种迹象,让李昭渐渐意识到,太子之事,确实不宜再久拖下去。

  他想起书中所言:“古之立太子,崇正嫡、息觊觎。嫡庶有分,名分既定,则朝堂无妄争,国家得享太平。”

  此刻细细品味,这话倒有几分道理。

  沉吟片刻,李昭将目光落在了褚子清身上,凝声道:“褚卿,古之立太子,向来有立嫡与立贤之分,此事你怎么看?”

  众人闻言,皆心头一动。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在立太子一事上,态度有了明显的松动。

  褚子清神色郑重,上前一步拱手道:“禀陛下,若是立嫡,可正国本、定人心,使宗庙血脉传承有序,此乃国家稳固之根基;立贤之举,虽或能选得才俊之士安社稷,但易生纷争。更何况,立嫡之制,也并不意味着所立之君便无贤能之才。”

  李昭听后,面色深沉,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着桌案,似在反复权衡。

  褚子清眸光微动。

  他看的出来,皇帝确实挺喜爱英气十足的皇三子李卓;而李泽或许是因为年纪尚幼,尚未展现出任何过人之处,所以皇帝才会这般纠结。

  但在褚子清心中,太子当然是要选嫡子,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这有什么好犹豫的?

  与他持相同看法的,还有首辅范硕。

  在褚子清话音刚落时,范硕便迈步出列,语气恳切,“禀陛下,微臣斗胆直言,立嫡如植根本,纵枝叶未茂,其根深则风雨难摧;立贤则好似择取良苗,即便当下幼苗茁壮,若舍弃根本而强扶旁枝,恐会伤及主干之元气。”

  “朕知道了,此事日后再议,全都下去吧。”李昭语气平静道。

  群臣行礼后,接着徐徐退出了太极殿。

  尽管皇帝仍未确定新的太子人选,但众人心中明了,此事已为期不远了。

  且皇帝态度的转变,以及内阁两位重臣的接连发声,使得其他人少了许多顾忌,估计很快就会有人呈上奏折。

  而他们所推荐之人,几乎不言而喻。
  http://www.yqzw5.cc/yq30970/6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