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非洲沙海与旧码微光
推荐阅读: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苏落南宫流云
徒儿你已无敌了,下山祸害师姐吧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重生空间:首席神瞳商女
贾二虎的妖孽人生
天才神医混都市
万妖圣祖项尘
神话版三国
叶风叶紫灵
最强练气师方羽唐小柔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2049年11月的撒哈拉边缘,载着“星桥”设备的驼队在沙暴里踉跄。领头的老驼夫阿卜杜勒紧了紧头巾,手里的GPS信号突然断了——屏幕上跳出一行乱码,和三天前拦截他们的武装分子车上的代码一模一样。驼队后面,二十个银色设备箱在黄沙里泛着冷光,箱身上印的“神经纪元”logo被风沙磨得发淡,像随时会被吞没的星。“陈先生,信号又没了!”阿卜杜勒对着卫星电话喊,沙粒灌进话筒,声音里满是慌意,“上次那些人说,再敢运‘星桥’过来,就烧了驼队!”
电话那头的陈默正站在尼日利亚拉各斯的临时仓库里,手里攥着个锈迹斑斑的电阻丝——是从2024年“小脑环”原型机上拆下来的,出发前林野塞给他的,说“这老伙计能帮你找信号”。他把电阻丝接在手工频谱仪上,屏幕瞬间亮起淡绿色的波纹:“阿卜杜勒,往东南方向走三公里,那里有我们埋的应急信号源——2028年在中东做救援时用过的,能屏蔽干扰。”
频谱仪的屏幕上,红色的干扰信号正从西北方向逼近,和黑岩生物残余势力的信号特征完全吻合。陈默突然想起昨天林野发来的消息:“黑岩的人在非洲勾结了当地武装,想截走设备改造成军用,你一定要小心。”
与此同时,北京神经纪元总部的舆情室里,林野盯着全息屏上的匿名举报信,指节攥得发白。信里说“神经纪元在非洲伪造患者康复数据,设备有效率不足30%”,还附了段模糊的视频——画面里的“星桥”设备明显是仿冒的,却被贴了正品的logo。
“是黑岩的老把戏,”苏晚递过来一杯热咖啡,杯壁凝着的水珠滴在2044年的临床日志上,“他们知道咱们的非洲康复中心下周奠基,想在开工前搞臭咱们的名声。欧盟医疗委员会已经来问了,要咱们48小时内给说法。”
林野翻开日志,翻到2024年12月那页——上面贴着张泛黄的照片,小宇穿着棉袄,用“小脑环”控制玩具车在雪地里走,旁边写着“有效率98.7%,无不良反应”。他突然定了神:“老周,把非洲患者的预筛查数据调出来,用2044年的算法水印验证——当年咱们在杭州做临床时,每一条数据都留了水印,黑岩改不了。”
老周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额角渗着汗:“林总,数据没问题,但黑岩把视频里的仿冒设备贴了咱们的最新logo,普通人根本分不清——得找个能让所有人信服的证据。”
苏晚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个旧平板:“我这里有非洲患者的预录视频!上个月我去拉各斯时,给二十个孩子做了初步测试,有个叫阿米娜的小女孩,用临时设备说出了‘妈妈’,她妈妈录了视频,还存在这个平板里。”
林野接过平板,点开视频——画面里的阿米娜扎着羊角辫,耳后贴着简易传感器,声音细得像蚊子哼,却清晰地喊出了“妈妈”。女人抱着孩子哭,背景里能看到其他患者在排队,手里攥着写满期待的纸条。“把这段视频发给欧盟,再同步到海外社交平台,”林野的声音沉下来,“让所有人看看,咱们的设备到底在做什么。”
撒哈拉的沙暴渐渐小了,阿卜杜勒的驼队终于找到应急信号源。陈默通过卫星电话指导他接好设备,频谱仪上的红色干扰信号慢慢弱了下去。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三辆皮卡车在沙地里狂奔,车斗里的武装分子举着枪,喊着“留下设备”。
“陈先生,他们来了!”阿卜杜勒的声音发颤,驼队里的孩子们吓得缩在设备箱后面。
陈默抓起仓库里的应急信号枪,对着天空扣下扳机——红色信号弹在沙海上空炸开,像颗醒目的星。“别慌,”他对着电话喊,“我联系了当地的患者家属,他们带着人在附近等着——上次咱们帮阿米娜说话,他们说要帮咱们护着设备。”
皮卡车刚靠近驼队,沙丘后面突然冲出几十辆摩托车,车上的人举着“星桥救我们”的牌子,把武装分子围在中间。阿米娜的爸爸穆萨举着砍刀,声音洪亮:“你们想抢救命的设备?先过我们这关!”
武装分子的头领愣了愣,看着围过来的人群,突然调转车头往回跑——他们没料到,这些看似瘦弱的非洲人,会为了几台设备拼命。阿卜杜勒松了口气,对着电话笑:“陈先生,你们说的‘初心’,他们懂了。”
陈默的眼眶突然发热,他摸出怀里的电阻丝,对着频谱仪的屏幕看了看——淡绿色的波纹里,映着远处驼队的影子,像2024年杭州民房里,他们围着“小脑环”看数据时的样子。“告诉穆萨,等康复中心建好了,第一个给阿米娜装设备。”
北京的舆情室里,欧盟医疗委员会的回复终于来了:“视频已验证,举报信系伪造,我们会协助国际刑警追查黑岩残余势力。另外,美国商务部传来消息,鉴于你们在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决定解除对‘星桥’医疗用途的制裁。”
林野把消息念给苏晚听时,她正在整理非洲康复中心的奠基仪式流程。听到“解除制裁”四个字,她手里的笔突然掉在桌上,眼泪砸在2044年的日志上:“2028年美敦力诉讼时,咱们说总有一天要让美国承认咱们的技术,现在终于等到了。”
老周突然欢呼起来,全息屏上跳出全球患者的祝福消息——杭州的周奶奶发了段包粽子的视频,说“等非洲的孩子用上设备,我给他们寄粽子”;曼谷的巴颂带着阿明,举着“谢谢星桥”的牌子;还有美国的渐冻症患者,用“星桥”控制机械臂写了“希望无国界”。
11月15日,非洲康复中心的奠基仪式如期举行。陈默站在沙地里,手里捧着个银色的设备箱,箱子里放着2044年的“小脑环”原型机。林野和苏晚从北京赶来,苏晚手里的临床日志上,多了一页非洲患者的签名,最上面是阿米娜歪歪扭扭的名字。
穆萨抱着阿米娜走过来,小女孩伸手摸了摸“小脑环”,眼睛亮得像沙海里的星:“陈叔叔,这个能让我说话吗?”
陈默蹲下来,把电阻丝放在她手里:“这个是我们当年做设备时用的,它能帮你找到说话的信号。等中心建好了,你就能像杭州的小宇哥哥一样,用‘星桥’跟妈妈聊天了。”
奠基铲落下时,黄沙里埋进了一块金属牌,上面刻着“2044-2049,初心未改”。林野看着远处的驼队,突然想起2024年的那个雪夜,他们三个在杭州民房里,用旧电脑改代码,窗外的雪下得像今天的沙,却没挡住他们眼里的光。
“你看,”苏晚碰了碰他的胳膊,指着天空,“美国的货运飞船来了,他们送来了咱们需要的光刻胶,还有医生团队。”
林野抬头,银白色的飞船在蓝天下格外醒目。他摸出怀里的卫星电话,拨通了杭州纪念馆的电话:“老张,把咱们的旧频谱仪和日志擦干净,等非洲的孩子康复了,我带他们去看看——让他们知道,这设备是怎么从一间民房,走到撒哈拉的。”
电话那头传来老张的笑声:“放心吧,我每天都擦,那频谱仪上的裂痕,我还特意用红笔描了描,像颗星星。”
仪式结束时,阿米娜突然对着陈默的频谱仪喊了声“妈妈”——虽然声音很轻,却让在场的人都哭了。穆萨抱着孩子,对着林野深深鞠躬:“你们带来的不是设备,是光。”
陈默把频谱仪递给阿米娜,屏幕上的淡绿色波纹里,映着她的笑脸:“这台老伙计陪我们走了五年,现在让它陪你等‘星桥’,好不好?”
夕阳把沙海染成金红色,林野、陈默、苏晚站在奠基碑前,手里握着从杭州带来的泡面——是2024年的老牌子,他们泡在沙漠里的冷水里,吃的时候却觉得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
“明年这个时候,咱们再来,”林野说,“看阿米娜用‘星桥’唱歌,看康复中心里坐满孩子。”
苏晚点点头,从包里掏出个星星贴纸,贴在奠基碑上——和2024年她贴在民房门上的一模一样。“还要带更多的旧物来,让这里的孩子知道,科技不是冷的,是带着回忆和温度的。”
陈默举起手里的泡面桶,对着沙海喊:“为了初心,为了光,干杯!”
风里传来沙粒的声音,像无数个患者的笑声。林野知道,非洲的路才刚开始,未来还会有沙暴,还会有阻碍,但只要他们还能像现在这样,握着旧物,记着初心,就没有走不通的路。
夜色降临时,他们在沙地里搭起帐篷,频谱仪的屏幕亮着,淡绿色的波纹里,映着远处康复中心的轮廓。苏晚翻开临床日志,在最后一页写下:“2049年11月15日,撒哈拉边缘,光已抵达。”
林野看着那行字,突然想起2024年的那个夜晚,苏晚在民房的白板上写“科技温暖生命”,现在,这句话正在非洲的沙海里,慢慢变成现实。
http://www.yqzw5.cc/yq30917/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