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沥青石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就在船队西行的同时,夜莺岛上,朱祁镇又有了意外的新发现。闲来无事,朱祁镇便带着袁彬与几名护卫,沿着海岸线溜达。
此刻,朱祁镇一阵轻松:龙潭基地稳步运行,工业革命徐徐推进,捕鲸、造船、通商、移民等诸多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向前进行。
他一边想着,一边在这个不算大的堡垒化岛屿,随意地闲逛。
“陛下,前面的礁石似乎有异常。”
袁彬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不远处的黑色礁石说道。朱祁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那片礁石与寻常灰色礁石不同,表面泛着油亮的光泽,清晨的露水落在上面,竟没有渗透,反而顺着光滑的表面滚落。
不,这不是普通的礁石。
不,这压根就不是礁石!
他心中好奇,快步走上前,蹲下身用手指触摸礁石。
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还带着一丝粘稠,指甲上沾了些许黑色物质,散发着淡淡的怪味。
“这是什么东西?”
朱祁镇捻了捻指尖的黑色物质,发现它在阳光下会缓慢融化,冷却后又变得坚硬。
随行的护卫中有个出身石匠世家的小伙子,名叫赵承彦。
他凑上前仔细观察,又用小刀刮下一点黑色物质放在火上烘烤,待其融化后滴在水中,竟形成了一层防水的薄膜。
“陛下!这是沥青石啊!”
赵承彦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属下曾听爷爷讲过这玩意,粘稠,防水,能燃烧!没想到夜莺岛上竟有这么多!”
“而且,纯度竟然还这么高!”
朱祁镇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站起身望着整片黑色礁石区。
绵延足有小半个岛屿。
除了这些黑石头,还能看到一些地面,渗出的黑色粘稠液体,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这么多沥青,若能好好利用,对我们的建设大有裨益!”
朱祁镇是识货的,他立刻下令,让龙潭基地的工匠们即刻前来勘察,组织人手开采。
很快,龙潭基地的技术专家,以及数百个安南苦力被运来。
安南苦力们扛着锄头、铲子,在沙滩上列队等候
朱祁镇指派赵承彦亲自负责。
郑子墨,雷敬的弟子,他手持铁锤,走到一块较大的沥青礁石前,对众人说道:
“沥青性软,遇热易融,开采时需先用冷水浇透礁石,再用铁锤敲碎,切不可用火烧,以免融化后难以收集!”
说着,他亲自示范。
两名安南苦力提着水桶,将冷水均匀浇在礁石上,赵承彦举起铁锤,对准礁石的缝隙轻轻敲击。
“砰!砰!” 几声闷响,礁石顺着缝隙裂开,露出里面乌黑油亮的沥青。
“大家看清楚了!敲打的时候要找缝隙,力度要适中,既要敲碎礁石,又不能让沥青溅得到处都是!”
安南苦力们纷纷效仿,沙滩上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敲击声。
有的苦力负责浇水,有的负责敲碎礁石,有的则用竹筐将碎沥青装好,搬运到临时搭建的晾晒场。
工匠们则在一旁巡查,不时纠正苦力们的动作,有个苦力用力过猛,将沥青敲成了细渣,工匠一鞭子招呼过去,连忙上前指导。
“沥青渣子不好收集,敲的时候轻一点,尽量保持块状,后续加工也方便!”
晾晒场设在地势较高的平地上,铺着厚厚的竹席。
苦力们将碎沥青倒在竹席上,赵承彦指挥工匠们用木耙将沥青摊平,厚度控制在三寸左右。
“现在天气暖和,让太阳晒上半日,沥青就会稍微软化,到时候咱们再进行提纯。”
赵承彦一边说,一边用手触摸沥青,感受着它的软化程度。
半日过后,阳光下的沥青果然变得柔软。
赵承彦让人将沥青铲进特制的大铁锅,铁锅架在砖石砌成的灶台上,灶下烧着干柴。
“提纯沥青要用慢火,火太旺会把沥青烧糊,影响质量!”
赵承彦守在灶台旁,不时用木棍搅动铁锅中的沥青。
随着温度升高,沥青渐渐融化成黑色液体,表面浮起一层杂质。
工匠们用细麻布制成的滤网,将杂质过滤掉,纯净的沥青液体顺着石槽,流入埋在地下的陶罐中,自然冷却。
有了沥青,海防城市面貌进一步改善。
开采还在继续,一船又一船沥青,已经被运回了海防、琉球、舟山,以及顺化、西贡等新兴城市。
“现在,该让大家见识见识沥青的用处了!先从铺路开始,把海防的主干道修一修。”
朱祁镇说道。
很快,海防便忙碌了起来。
修路首先是从城市主干道开始。
“大人,所有沥青块都已运到,共计三千块,每块重五十斤,都是按您的要求提纯过的!”
负责运输的校尉快步上前禀报,郑子墨点头,手指向码头旁的临时堆场。
“先将沥青块卸到堆场,派十名士兵看守,再征发安南苦力,如果不够雇些老百姓,准备完成之后便开始铺路。”
郑子墨手持木尺,在路面上划出一道道白线:
“横竖主干道宽10丈,辅路6丈,两侧各七尺五供行人与挑夫行走。先将旧路的碎石、杂草清理干净,再铺一层五寸厚的碎石垫层,务必夯实!”
工匠们立刻行动起来。
民夫们挥舞着锄头、铁锹,将旧路上的碎石与杂草铲到路边,堆成小山
牛车拉着石碾子,在清理后的路面上来回碾压,石碾子滚动的轰鸣声与民夫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
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工程。
郑子墨穿梭在人群中,不时弯腰检查碎石垫层的厚度,发现有处垫层薄了半寸,立刻让民夫补填碎石。
待碎石垫层夯实后,工匠们将沥青块搬进早已搭建好的大铁锅旁。
铁锅架在砖石砌成的灶台上,灶下烧着干燥的椰子壳,火焰舔舐着锅底,将沥青块慢慢融化成黑色的液体。
郑子墨让人取来少量石灰粉,撒进铁锅中,手持长木勺不断搅拌。
加入石灰粉为的是让沥青更耐用,经得起海风与雨水的侵蚀。
融化的沥青散发出淡淡的味道,便有工匠手持长勺,站在搭好的木架上,将融化的沥青均匀浇在碎石垫层上。
另外的工匠则手持木刮板,紧随其后,将沥青刮得平整光滑,确保没有遗漏的角落。
“沥青层要三寸厚,太薄不耐用,太厚容易浪费。”
郑子墨蹲下身,用手指触摸刚浇好的沥青,感受着它的温度与厚度。
铺路工程持续了一个多月,海防城的沥青路渐渐成型。
竣工那日,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好奇地打量着这条乌黑发亮的道路。
一辆马车缓缓驶过,车轮在沥青路面上滚动,没有了往日在石子路上的颠簸,车厢里的瓷器稳稳当当。
车夫忍不住感叹:“这路比石子路平整多了!以后拉货再也不用担心瓷器被颠碎了!”
修路工程并未停歇,一条条黑色道路,在红河平原蜿蜒伸展,这个过程,可能要持续数年。
等朱祁镇回海防时,从码头到城市,路边已经完全铺好。
“沥青铺路比石子路耐用多了!下雨天不会泥泞,马车走在上面也平稳!”
袁彬看着正在铺设的道路,感叹道。
朱祁镇点头,伸手触摸刚铺好的沥青路面,感受着它的光滑与坚硬。
“它的作用,远不止这么简单……”
http://www.yqzw5.cc/yq27880/2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