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家书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一

  粟末地的春天,总来得比中原更晚一些。

  冰雪初融,黑土地散发出苏醒的气息,远山依旧覆着斑驳的白顶,但环绕着杨柳湖的垂柳已抽出了嫩黄的芽孢,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杨柳湖,粟末靺鞨部族的权力中心,也是粟末地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首领大屋作的府邸,也是大隋帝国东北守门犬留守府府邸,杨子灿的老家宅,门头上是管家标准的篆书大字-杨府。

  这里亭台楼阁,移步换景,虽无中原帝都的磅礴大气,却别有一番北地江南的精致与秀雅。

  经过几年的连续发展,原本一派塞外牧野苍凉的边陲小镇,已经发展成了初具工业文明的欣欣向荣景象。

  四通八达的宽阔道路,烟囱高立黑烟滚滚、车马进出噪音轰轰的工厂,各种服饰各类语言各种肤色各种容貌的人流,以及沿路鳞次栉比的商铺、酒楼、客栈……最不同的,其实却是人的精神面貌——舒心的笑容以及眼中的自信!

  二

  一骑快马,带着关外的风尘,直入湖畔府邸。信使背上的漆筒,印着卫王府独特的狼首鹰徽标记,预示着来自遥远东京的、至关重要的消息。

  信件,很快被呈送到了杨府里的老主人——大屋作和王蔻面前。

  湖畔的暖阁内,铺着温暖的白熊皮地毯,银丝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北地的最后一丝寒意。

  大屋作,这位粟末地的首领、大隋的忠诚藩臣、杨子灿(阿布)的父亲,如今虽已渐显老态,但眉宇间的英武与久居上位的威严依旧不减。

  他接过厚厚一叠信,先是粗略一扫,看到那熟悉的、略显不羁的字迹,嘴角便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

  徐娘半老风姿犹存的大隋郡主王蔻,则坐在他身旁,岁月似乎格外优待这位前朝卫王杨爽的私生女。

  她衣着华贵而不失雅致,气质雍容,眼中带着皇室女子特有的敏锐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她迫不及待地接过属于她的那一封,小心拆开。

  信很长。

  儿子在信中,并未过多描述东京的波诡云谲和战场上的腥风血雨,更多的是报平安,问家长里短。

  但字里行间,依然能感受到他身处漩涡中心的疲惫与压力。

  直到信的末尾,他才用尽可能平静和斟酌的语气,提到了皇帝和皇后的“安排”。

  关于“兼祧”之议,关于正阳公主杨吉儿即将入府之事。他没有过多解释,也没有赌咒发誓表忠心,只是陈述了这个事实,并恳请父母的理解,以及……帮助安抚家中的三位妻子。

  厅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大屋作放下信纸,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脸上表情复杂。他先是下意识地皱紧了眉头,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他本能地觉得这事对家里的三个儿媳妇,尤其是为阿布生下长子、兢兢业业管理后方产业的娥渡丽有些不公。但旋即,那点不快便被另一股巨大的浪潮所淹没。

  开枝散叶,光耀门楣!

  这八个字,几乎是刻在他们这些边疆部族首领骨子里的执念。

  与皇室联姻,而且是迎娶嫡公主!这对于粟末地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和地位的象征。

  这意味着粟末靺鞨部不再是简单的附庸,其在帝国内部的政治地位将得到质的提升。作为杨广的死忠,他更能体会到这背后所代表的、皇帝对阿布、乃至对整个粟末地的极致信任和倚重。

  他甚至可以想象,这个消息传开后,周边那些部落首领、契丹旧部、室韦遗民乃至高句丽残部,投来的羡慕甚至敬畏的目光。

  “……呵呵,”大屋作最终轻笑出声,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一丝偷着乐的感慨,“这小子……倒是真有他老子的几分福气。只是,苦了家里那几个孩子了。”

  王蔻的反应则更为纠结。

  作为女人,作为婆婆,她几乎立刻就在心里为娥渡丽、温璇叫起了屈。至于那个狐狸精——李贤,哼哼——只是乖孙儿才是宝贝!

  儿媳们,是各有各的好,都为这个家、为粟末地付出了恁多。

  不过如今凭空要多出一位身份尊贵的公主儿媳,这后宅……还能有以往的平静吗?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暗流涌动。

  不过,这位大隋郡主心里,也在想着另外一方面,她体内流淌的杨隋皇室血液又在清晰地告诉她:

  这是皇恩浩荡!是对她儿子阿布天大的信任和荣宠!这不仅能稳固阿布在朝中的地位,更能极大地保障粟末地的安全与发展。从家族利益、部族利益出发,这简直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两种情绪在她心中激烈交战,让她一时不知该喜该忧。

  最终,她长长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笑容:

  “能怎么办呢?这是陛下的旨意,皇后的安排。阿布在信里也说了,这是无奈之举,也是为了大局。说起来,吉儿那孩子……我也是见过的,小时候粉雕玉琢,性子也活泼,只是这身份……唉,终究是委屈了渡丽她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顿了顿,看向大屋作,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这事,我们得帮阿布稳住家里。尤其是渡丽那里,那孩子心思直,得多开导。温璇懂事,狐……李贤……通透,或许反而好说些。总不能因为这事,闹得家宅不宁,让阿布在前方分心。”

  大屋作重重地点了点头:

  “夫人说的是。这个家,你来稳住。我去吩咐下去,准备迎接……公主殿下的事宜。该有的礼数,一点都不能差!”

  三

  很快,三封分别写给娥渡丽、温璇、李贤的信,被送到了各自的手中。

  娥渡丽的庭院里,充满了孩童的嬉笑声和奶香。她刚哄睡了小女儿,正拿着一堆账本核算这个月的出入。

  收到信时,她脸上还带着劳作后的红晕。

  她兴高采烈地拆开,一字一句地读着丈夫的问候,嘴角噙着幸福的笑。直到读到最后……笑容僵在了脸上。

  账本从,手中滑落,散了一地。

  她呆呆地坐在那里,仿佛没看懂那些字的意思。

  公主?要进门?和她平起平坐?甚至……可能还要压她一头?

  一股巨大的委屈和恐慌,瞬间攫住了她。

  她尽管是粟末地大家族的女儿,是阿布的第一个女人,管理着庞大的产业,但她毕竟是一个土里土气的部族小女人。

  可现在……朝廷一纸书信,就要塞进来一个金枝玉叶?

  这个家,金枝玉叶,还少吗?

  不自信的压抑,瞬间击中了小娘子的心胸。

  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上了那双大大的眼睛。

  她感到一种再次被背叛的刺痛——对于温璇和李贤二人她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但是当她了解了她们的过往以及丈夫阿布契郎的心思,便将那份刺痛深埋心底。

  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在她面前却会温柔傻笑的丈夫,终究还是……要属于更多的人了吗?

  她猛地站起身,就想冲去找婆婆王蔻问个明白。

  但走到门口,她又停住了。

  她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想起了粟末地,想起了阿布在东京的不易。

  她性子是直,但不傻。

  闹?怎么闹?跟皇帝皇后闹吗?

  那,只会让阿布更难做。

  她死死咬着嘴唇,指甲掐进了掌心,最终慢慢地、慢慢地退回屋里,捡起地上的账本,一滴滚烫的泪珠砸落在纸张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

  势比人强……为了阿布,为了这个家,为了粟末地……她只能接受。

  但这心里的坎,需要多久才能过去?

  四

  温璇的住处,则显得清雅安静得多。

  窗台上放着几盆她精心照料的花草,书桌上摊着一本诗集。

  她读信的速度很慢,很仔细。看到最后,她只是微微怔了片刻,随即露出一丝苦涩却了然的笑意。

  她放下信纸,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杨柳湖上氤氲的水汽和远山的残雪。

  作为高句丽曾经的郡主,她太熟悉政治联姻的味道了。

  从她决定跟随阿布来到粟末地的那一天起,她就知道,像他这样的男人,注定不可能只属于一个人。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快,而且对方的身份是如此尊贵——大隋帝国嫡公主!

  她,的确没有娥渡丽那样强烈的占有欲和失落感,更多的是一种认命般的通透。

  她,早已国破家亡,能得阿布真心相待,在这异域他乡有一安身立命之所,已属侥幸。

  如今再多一位公主,无非是这后宅的格局再变一变罢了。

  “聪慧大气端庄!”

  这,是丈夫阿布给她的评价。

  此刻,她必须配得上这六个字。

  不争,不闹,甚至……或许还可以主动做些姿态,维护这后宅新的平衡。

  毕竟,家族的稳定,后宅的和谐,才是丈夫阿布开疆拓土、挣命于外的最大后盾。

  只是,心底那一点细微的刺痛,唯有自己知晓。

  儿子,正在书桌旁认真学习,她轻轻抚摸着的儿子脑门,这也是她未来的真正依靠。

  五

  李贤收到信时,正在她临湖的华丽书房内作画。

  窗外湖光山色,室内沉香袅袅。

  她身着一袭用金线绣着繁复缠枝莲纹的绯色长裙,乌黑的秀髻上斜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正小心翼翼地用软帛擦拭着一块新得的、温润无瑕的羊脂白玉佩。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她依旧美艳动人的侧脸上和那块美玉上,泛着柔和的光晕。

  作为高句丽一代大儒的嫡女,她自幼浸淫诗书,才华横溢,曾是高句丽王宫里最耀眼也也算是最为叛逆的王妃。

  如今,她虽远离故国,却依旧保持着对一切精致、华丽、风雅事物的极致热爱。

  诗书、文章、美玉、华服、香料……这些是她构筑内心世界、抵御流离命运的铠甲与桃源。

  她放下玉佩,用那双保养得极好的、纤长白皙的手拆开信。

  读着丈夫的家常问候,她唇角含笑。

  但当看到关于杨吉儿的部分时,她擦拭玉佩的动作微微一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放下信纸,缓步走到窗前,凝视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步摇的流苏在她颊边轻轻晃动。

  她的脸上看不出太多情绪,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一种深沉的、略带讥诮的了然。曾经的王妃生涯,让她对宫廷的算计、政治的联姻看得太过透彻。

  “公主……”

  她轻声自语,声音如环佩相叩,清脆却带着一丝凉意。

  “也好。总算不是个粗鄙无文之人。但愿这位帝女,能配得上这杨柳湖的景致,配得上……我李贤的男人。”

  她的骄傲,是刻在骨子里的。

  她不在乎名分上的细微差别,她在乎的是层次,是格调。

  她无法忍受与一个庸脂俗粉分享丈夫,但如果是那位据说精通音律、受过良好教育的正阳公主……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至少,以后或许能多个可以品评诗词、鉴赏珠宝的人物?

  风骚多情自洽,她的世界丰富而广阔,足以容纳很多事,只要不触碰她内心的骄傲和底线。

  “只要不来个俗物,玷污了此间风雅,便随他去吧。”

  她转身回到案前,重新拿起那块羊脂白玉,对着光细细赏玩,仿佛那封信只是投入湖心的一颗小石子,漾开几圈涟漪,便复归于平静。

  只是那眼底深处,是否真的毫无波澜,唯有她自己知晓。

  六

  当晚,王蔻将三个儿媳叫到跟前。

  她没有多说,只是将阿布信中的意思委婉地又传达了一遍,仔细观察着她们的反应。

  娥渡丽眼睛微红,低着头,声音有些哽咽,却努力保持着镇定:

  “娘……我知道了。为了夫君,为了家里,我……我没意见。”

  温璇微微躬身,语气平和柔顺:

  “但凭母亲和夫君做主。公主殿下身份尊贵,儿媳自当谨守本分,与姐妹们一同尽心侍奉。”

  李贤,则慵懒地抚了抚衣袖上的褶皱,唇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母亲放心,儿媳别的本事没有,唯有这‘懂事’二字,尚算精通。但愿新来的妹妹,莫要辜负了这杨柳湖的春色才好。”

  王蔻看着眼前性情各异却都选择了隐忍和接受的儿媳,心中百感交集,既心疼又欣慰。她拉住她们的手,温言道:

  “好孩子,委屈你们了。你们的心意,娘知道,阿布也知道。放心,只要娘在一天,这个家,就乱不了!你们都是阿布的好妻子,是粟末地的功臣。将来,无论谁来,这一点都不会变。”

  消息,如同春风般,迅速在杨柳湖畔的府邸高层传开。

  震惊、羡慕、议论纷纷之后,便是一种奇异的凝聚力。

  几乎所有粟末地的重臣、酋长们都意识到,这与皇室的联姻,将给粟末地带来巨大的利益和机遇。

  家族发展,部族发展,粟末地政权更得发展!

  在这个共同的目标下,个人的些许情绪,似乎都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一种“上天的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的乐观情绪,开始取代最初的震惊与不适。

  整个杨柳湖畔,都为迎接一位公主的到来,而悄然忙碌起来,仿佛这不是一件家庭琐事,而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唯有在夜深人静时,某些心底的波澜,才敢悄悄泛起,然后又迅速被压下,归于沉寂。

  喜欢且隋
  http://www.yqzw5.cc/yq24768/5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