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提亲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转眼间,入冬了。

  京城迎来第一场雪,整个京城,覆盖着稀疏的白雪。

  沈淮乘坐马车去翰林院上值的途中,都要烤着火盆,每每回到清北小巷,都觉得特别冷清。

  说实话,刚搬出国公府那段时间,还有点不适应。

  下值回去,总是不自觉的往国公府走,走到一半才意识到自己搬出来了。

  今日下雪。

  沈淮想跟老师喝冬天的第一杯酒,于是叫谢不二去一品楼买烧鸡和酒。

  “公子回来啦!”

  管家看到沈淮,一脸笑容,“这两天大人一直念叨您呢,说您许久没来吃饭了。”

  “让老师记挂了。”

  话音刚落,谢道珩的声音就从客厅传来,“磨蹭什么,还不快进来。”

  还伴随着轻哼声。

  沈淮无声的笑了笑,快步进屋。

  厅中烧着旺盛的火盆,暖烘烘的。

  “你跟知微丫头的事,进展如何了?”谢道珩目前最关心这个。

  两人书信往来也差不多两个月了。

  这小子还传授人家树叶画技艺,希声书肆也因为树叶画书签,声名鹊起。

  知微丫头还把画本子的主人公刻画在树叶上,赚了不少人气。

  若是这些诚意还拿不下,说明这徒弟太没用了。

  “还请老师帮忙找个媒人上门说合。”

  “这才像话。”谢道珩笑着指对面的位置,“坐!”

  沈淮依言坐下,而后示意谢不二把烤鸡和神仙醉拿上来。

  冰天雪地的,烤鸡已经凉了。

  丫鬟把烤鸡架到一旁的火盆上,又将酒温上。

  “老师,提亲需要什么东西,弟子回头准备准备。”

  “等会为师给你列个单子,你按照上面的准备即可。”谢道珩给沈淮夹菜,“可有给陛下讲过经史。”

  给皇帝‘讲经史’是沈淮的工作内容之一,分经筵和日讲。

  朝廷会在春秋两个时段举行经筵,有正式的仪式。

  一般由资历较高的侍讲侍读担任,偶尔也有修撰参与。

  日常性的经史讲解,频次更高,修撰和编修参与的机会较多。

  这也是为什么翰林没什么权力,却能成为天子近臣的原因。

  他们能见到皇帝的机会很多,也有机会给皇帝提供文化,学术支持,间接影响皇帝提升治国素养。

  沈淮微微摇头,“陛下听经喜欢点谢侍讲,倒是太子点了弟子两回。”

  虽是以太子名义点的,却是皇帝特意安排的。

  通知下来之时,沈淮还特意去请教了谢侍讲,做了一番功课才去讲解的。

  “都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次讲的是秦史,太子问弟子,始皇帝是不是暴君,弟子回:始皇帝乃千古一帝,功盖千秋。

  第二次讲的是前朝大梁太宗,太子问:梁太宗开创科举,开辟运河,东征西战,致使民怨沸腾,各地起义,是不是暴君?

  弟子回:罪在当时,功在后世。”

  天启帝登基之时,曾夸下海口,开创不世之功,然奋斗三十余载,未达盛世。

  太子承父志,也想做一个万人敬仰的明君,灭北狄,驱逐西戎,开疆扩土,重建丝绸之路,宣扬大夏国威。

  短暂接触下来,沈淮觉得,太子比天启帝更有魄力。

  谢道珩笑了,“前两天,为师去了一趟坤宁宫,恰逢太子也在,你知道他是如何评价你的么?”

  沈淮心下紧张,面上却很淡定,“弟子洗耳恭听。”

  “你小子,也不配合猜两下。”谢道珩虚点了沈淮两下,“总之呢,太子对你印象不错,至于陛下……”

  谢道珩沉默了良久,“此次北狄来势汹汹,我们已失守一城,陛下心情不美,你在翰林当心些,千万别在上值之时议论此事,当心被有心之人以此做伐,触了陛下的晦气。”

  翰林院的人,被皇帝召见的几率很高,若是被人不小心上了眼药,很败印象。

  “弟子晓得,定会谨言慎行。”

  这时,烤鸡和酒都热好了,沈淮给谢道珩倒酒,“老师,云琅和云莱最近怎么样了?你知道他们的情况么?”

  拜月节后,北狄率兵攻打嘉元关,正面跟大夏开战。

  谢云琅和谢云莱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军的。

  “他们两个刚去,还没什么作为,倒是云峥,已经从普通士兵升为七品总旗。”提起谢云峥这个侄子,谢道珩有时候也颇为头疼。

  因为谢云峥比较叛逆。

  有两次不听从指挥,擅自行动,虽两次都立了大功,却把平南侯气得够呛。

  挨军法处置了两次。

  若非如此,以谢云琅杀敌陷阵之功,最少是个六品百户。

  “他们自小习武,自保没问题,放心吧。”谢道珩拿起酒杯,品了两口,“这神仙醉,还是冰镇的口感更好。”

  “那下次弟子换琥珀光。”

  “冬日还是和黄酒实在。”似乎想起什么,谢道珩问,“田里都种上油菜了?”

  “弟子见不得地里闲着,便都种了油菜,来年收获了,再种上小麦。”

  “榨油了,先不要卖掉,留给为师做个人情。”

  至于做谁的人情,谢道珩没说,沈淮也没问。

  “好,到时给老师留着。”沈淮点头同意,“有需要到弟子的地方,老师尽管开口。”

  谢道珩老怀欣慰。

  师徒二人畅聊了许久。

  临走前,谢道珩把单子给沈淮,“在家安心等消息吧。”

  回到清北小巷,沈淮才打开单子。

  上面罗列得清单有:一对活雁;黑、红绸缎六匹;玉器摆件六样;干货点心六样;金银首饰六套;茶叶六盒。

  另外,还要准备提亲贴。

  这个一般由男方家族德高望重的长辈撰写,写明男方家世,比如祖父和父亲是做什么的,男方姓名、八字,以及提亲的正式意愿。

  需用规整书法书写在精美笺纸上,外装礼盒。

  同时,也要准备家族普碟。

  沈淮普通家庭,附带简明家谱就行,用来证明家族清白、世系清晰。

  家中长辈不在身边,这个提亲贴只能由老师写。

  至于族谱,沈淮自己写一份就行。

  沈家祖辈都是农民,能写的不多。

  看完清单,沈淮叫来谢不二,“这两天去集市看看,是否有大雁出售。

  若是没有,你安排几个人去芳淀泊看看。”

  芳淀泊是大雁栖息地,大冷天,很悬,毕竟大雁会往南方越冬。

  谢不二忍不住激动,“公子这是……好事将近了?”

  沈淮笑,“有备无患。”

  大雁象征意义太强,能用活雁就用活雁,实在找不到再想别的办法。

  丝绸、锦缎、玉器摆件这些,沈淮亲自挑选,金银首饰则去银楼定制。

  沈淮亲自设计款式。

  谢道珩见徒弟积极筹备,选了吉日,亲自上谢家说媒。

  谢侍讲本就中意沈淮,郑夫人有所纠结,可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对沈淮的表现也很满意。

  谢常青和小胖墩更是不用说,早就被沈淮的技艺折服。

  谢知微早就沦陷。

  始于父母之意,步步陷于对方的才华。

  知晓谢道珩的来意,谢侍讲和郑氏也没拿乔,爽快点头了。

  谢道珩也大方,给谢知微、谢常青、小胖墩等小辈,包了很厚的红包。

  一出谢家,立即派人通知沈淮。

  谢不二和碧青接到消息的时候,高兴坏了。

  整个清北小巷喜气洋洋。

  谢不二和碧青恨不得跑出去嚎两声。

  沈淮知道时,已经是晚上。

  “公子,成了!”谢不二笑得合不拢嘴,“大人说,下个月择日上门提前,叫您准备准备。”

  “公子,还有什么没置办,奴婢明日去给您跑腿。”碧青也很积极。

  沈淮问,“可有寻到大雁?”

  谢不二和碧青齐齐摇头。

  大冬天的,大雁都南迁了,压根找不到。

  可是用鹅替代的话,两人说不出口。

  沈淮沉默良久,“寻一对野鸭代替吧。”

  说罢,又写了一个清单给碧青,“准备一下,急用。”

  吃完晚饭,沈淮去了书房,给家人写信,告知他们谢家同意了。

  窗外,寒风呼呼!

  谢知微还没入睡。

  她坐在书桌前,整理沈淮的书信,送的东西,还有他写的诗。

  看着堆满桌面的东西,谢知微才意识到,沈淮竟送了自己这么多东西。

  有树叶画、叶脉书签、贝壳风铃、书籍、团扇、风筝、胭脂等十几样。

  其中最为珍贵的便是树叶画,她已经学会了,叶脉书签还差点火候。

  这两样东西,让她收获颇多。

  平时不怎么活跃的诗社,如今来了很多人,她也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天气越来越冷。

  沈淮下值回家便动手制作布雁,碧青打下手。

  经过多日努力,布雁成品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看起来惟妙惟肖。

  “公子,野鸭准备了两对,您打算送布雁还是送野鸭呀?”

  “你觉得呢?”

  “奴婢觉得送布雁更好。”碧青的理由是,“大雁象征忠诚守信之意,若用其他东西代替,总会差点意思。

  布雁虽不是活雁,却是公子亲自设计并亲手做出来的,意义不一样。

  所以奴婢觉得,布雁比野鸭更好。”

  沈淮也觉得布雁更合适。

  提亲送野鸭,怎么看怎么怪。

  半个月后。

  谢道珩带着老太君、国公爷、国公夫人以及沈淮本人到谢家提亲。
  http://www.yqzw5.cc/yq24649/44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