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谢凌回来了。
推荐阅读:
阎王下山
美妇村情
乡村桃运小傻医
重生70:大搞集体生产,打造天下第一村
我的老婆是执政官
修真界无数天骄,唯有小师妹沙雕
重回九零下岗潮,我带着全厂发家致富
权力巅峰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涛起微澜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表小姐当时说得多好听,可那些都是假的!像她这样见异思迁的女子,怎么可能安下心来侍一夫?”“表小姐这一去,怕是早就盘算好了日后的退路,哪还会记得主子往日的好?主子要是再惦记着她,到头来只会让自己伤心,还会被府里人笑话您识人不清!听属下一句劝,别再想她了,不值得!”
苍山一向忠心,他气不过主子被阮凝玉这般戏弄欺骗,理智消失,于是便一股脑将最恶意的话全都说出来撒气。
大公子是何等俊雅出尘,谪仙般的人物,不可染指,却一次又一次被表姑娘给蒙骗,伤透了心。
谢凌手上这一片薄纸忽然很是沉重,沉得仿佛要将他给压垮。
他本是沉闷痛苦,然而苍山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用锋利的瓷片在他的心口刮出片片血肉来。
“够了!”
一玉兽镇纸于书案飞来,顿时砸在了苍山的额角上。
苍山额头顿时渗出鲜血。
他吓得跪在了地上,捂着伤口不再言。
倘若谢凌下手再重些的话,那么他额头怕是会被砸出一个血洞!
苍山心里一阵后怕,他的指缝里不断渗出鲜血。
谢凌看了他一眼。
“若再说她一句不是,我便杀了你。”
苍山心里震惊,他和负雪陪伴谢凌多年,鞍前马后,自以为是谢凌身边最亲密的家仆,可没想到谢凌会为了阮凝玉对他下此狠手。
“念你初犯,此次便不与你计较,但若有下次,这根乱说话的舌头,你便不必再留着了。”
此刻谢凌瞳孔淡如琉璃,声音带了止不住的杀意。
“是,属下这便下去领罚。”苍山颤抖着声音,先前的震惊渐渐被恐惧所替代。
直到屋里传来男人一声冷淡的“退下吧”,苍山才如蒙大赦。
他本以为这次的信,足够让公子看清了表姑娘的真面目。
可没想到,公子依然在维护着表姑娘,更不让他置喙表姑娘一句!
谢凌远远比他想象中的更要平静,更能沉住气,仿佛信中并不是写了表姑娘和她奸夫的事。
这更让他惧怕公子的内心。
这样一类人,深不可测,忍辱负重,最是让人忌惮畏怕,谁都不知道这样的人心里在想着些什么。
苍山下去领了二十个板子,头部还缝了六针,足够让他长教训了。
谢凌待见到他头部的绷带后,眼底无波,不曾过问一句。
谢凌对着那些从京城来的信不言不语,没说信,也没说不信。
他必须赶在明帝仙逝前,将改革成果汇报朝廷,否则等换了个新皇,恐怕连已有的成果都会被旧势力推翻,那些他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换来的改变,也会付之东流。
无论如何,都要让明帝看到这份奏折,为这天下百姓,也为自己这一年的心血,搏一个功名。
苍山亲眼看着谢凌这两三日都没合过眼,仿佛要将自己的身子熬空了。
因为前几日他被主子用镇纸砸了头,苍山心生畏惧,更是不敢相劝。
谢凌仿佛在压缩一切能压缩的时间,只为赶回京城,他想亲眼所见,亲耳听阮凝玉跟他说。
过了几日,又送来了谢妙云的亲笔信。
信上言明阮凝玉辜恩负义,直言从未见过如此寡廉鲜耻之人,直至今日方才看清表妹的真面目,深悔自己醒悟太迟。更懊悔当初阮凝玉触犯族规时,竟曾为其求情。恳请阿兄务必对表妹严加提防,勿再信其只言片语。
谢凌读完了。
这封信被他亲手撕毁。
就在这时,许是听闻了京城皇帝病重的风声,福建一带突然发生叛乱,福建总兵直接拥兵叛乱,还勾连了倭寇,里应外合。
数日前福建便兵变的消息,这个时候才传到南京。
原本谢凌这日准备带上所有校对誊录好的文书,带上自己的几个下属预备启程,可没想到,叛军竟然北上,很快便要攻上南京。
就在他们准备启程的时候。
“大人!快逃!福建反了!”
一个驿卒前来通风报信,“福建总兵勾连倭寇叛乱,正四处烧杀抢掠,江南许多驿站都被他们占了!”
谢凌当即垂目看向腰间贴身存放的奏折,只好急遣数名亲信,护送自己,简易出行,将所有文书火速运回南京,趁明帝尚未驾崩。
不管其他人是怎么说阮凝玉的,他都要亲口听阮凝玉说一遍,他才肯相信。
他只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
辗转十几日,谢凌终于抵达了京城。
刚抵达京城这一日,路过家门,谢凌根本没来得及踏入谢府一步,而是骑着马风尘仆仆来到宫城门下马,进宫面圣。
听说谢凌回来了,明帝用汤药吊着病体,立即接见。
男人跪在地上,疲惫的眉宇间唯有锋利,“回禀陛下,臣此次前往江南,历时半年,已完成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等八府之地的土地清丈。”
谢凌命下属搬来文册,将半年内所厘清之隐田数目、新增赋税几何一一奏明,并将隐匿土地的豪强名单一并记录,并追回隐田两万余亩。
待到谢凌奏毕,殿中一时寂然。
此次谢凌不仅带了清丈土地的成果,还将福建叛乱的消息一并带来,满朝轰动,龙颜大怒。
京城里传来了谢凌改革有功的消息,论功行赏,升任户部右侍郎,正三品。
谢凌婉拒了众官于酒楼设宴庆功之请,出了宫便回了南京。
谢老太太听说大公子回来便直奔海棠院而去的消息,捏着佛珠的手抖了抖,她剧烈咳嗽了几声,并没有叫人去阻拦。
谢凌过来的时候,脑海里全是和阮凝玉过去相处的时光。
他春末离京前,囚禁她虽然是真的,但他却从来没有对她做过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来。
谢凌不愿相信,她那段时日对他所说过的事情都是假的。
她会在荣安堂当着谢老太太的面,偷偷用小指勾住他的手指,极其大胆顽皮。她会在他疲惫的时候,从身后偷偷钻出来抱住他的腰,要他背着自己。
她睡觉的时候会在他的怀里主动寻找一个舒服的位置,而后用脸贴着他的胸膛,窗边头顶星光灿烂,而他看着她的睡颜,夜里从不敢眨眼入睡,就怕怀里温软的体温只是一场幻梦。
他做了很久的心理准备,这才踏入了海棠院。
便见海棠院已经没有人居住了,庭阶冷落,早已没有了人气。
阮凝玉真的走了。
谢凌想起京中家里寄来的信,就连最是善良天真的三堂妹,堂妹连踩死一只蚂蚁都要愧疚半天。往日里她最是喜欢与阮凝玉亲近,两人常常一起在花园里扑蝶、吃糕点、看话本子,可三堂妹对阮凝玉的态度也变了个样,字里行间满是愤怒与失望,显然是被阮凝玉伤透了心。
所以,又怎么可能是假的呢?阮凝玉真的欺骗了他的感情。如今院落空空,谎言昭然。
谢凌推开了虚掩的房门,室内器物虽在,却已蒙上一层薄尘,妆台上她用惯了的那些首饰,皆不见踪影。她生活过的痕迹消失得干干净净,仿佛不曾来过,只留空气中她一丝用惯了的鹅甜香,淡得就像她那虚假的感情。
苍山在外面等候着。
他已经深深领悟到阮凝玉在公子心里的地位了,如今谢凌为了阮凝玉做出什么事情来,他都不会惊讶。
他原以为海棠院空了,谢凌应该忍受不了这“人去楼空”,怕触景生情,所以很快会出来,逃离这个伤心的地方才对。
可没想到,谢凌却在里头站了足足半个时辰,直至日落天黑。
谢凌负着手站在那扇熟悉的屏风前,最后站得双腿有些麻痹之后,这才坐在了以前阮凝玉习惯坐的罗汉榻上,他坐着,也不说话,那张俊雅的脸陷在傍晚黯淡的天色里。他就这样坐在阮凝玉生活过的闺房里,回忆着他们之间的各种回忆。
书瑶好不容易从南京回来了,便在庭兰居的廊庑上和冷秋边做着针线边说话,没想到这时谢凌推开门回来了。
眼见着谢凌的脸布满墨云,眼眶通红,周身笼着一股骇人的戾气,两人当时吓得放下针线篓起身相迎。
也就是这个时候,负雪过来告诉她,谢老太太早已替他做主,定下了与许清瑶的亲事。
谢凌也没说话,负雪不知缘故,便跟着他默默去了书房。
谁知刚一进书房,谢凌猛然抬手抽出墙上悬挂的长剑,寒光骤闪,竟一剑斩下了负雪的右臂。
鲜血喷溅,直染墙壁。
负雪惨叫一声,捂住残肢,剧痛难忍,疼得几乎昏死过去。
苍山眼见亲弟遭此重创,双眼霎时血红,嘶声道,“负雪!”
谢凌却犹如杀神般,举着滴血寒剑立于房中,阮凝玉的离开和背弃都令他十分痛苦。
目光森寒,纹丝不动。
他看着在地上疼得蜷缩、面无人色的负雪道:“你以为,与许清瑶里应外合之事,当真无人知晓?”
原来早在他刚踏进谢府的那一刻,冷秋便将负雪听令于许清瑶的事告知于了他。
苍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含泪道:“主子,负雪他实在糊涂!可求主子念在他年少无知……”
谢凌不顾负雪嘶哑的恳求,而是落在了苍山那张悲痛欲绝的脸上,“看在你多年忠心的份上。”
“好好送他一程。”
苍山顿时坐在了地上。
谢家对叛主的奴仆很是严格,没想到谢凌更是绝情,竟要处死跟了他十几年的负雪,一点主仆情都不念。
苍山磕着头求情,磕得额角青红,谢凌却没看一眼。
负雪被许清瑶收买,为她做事的事情不假,可阮凝玉与奸夫苟合,背叛了他亦是真的。
正因为阮凝玉的背叛,导致他再也无法忍受背叛一事,负雪行为败露,无异于火上浇油,瞬间点燃了他压抑已久的滔天杀意。任何背叛,都必须以血来洗刷,绝无宽宥的可能。
谢凌心里止不住杀意,开始派人调查阮凝玉。
很快谢诚宁的外室芸娘安插进谢府,是阮凝玉所设计的事便被谢凌的人查到了。她早对三房叔婶积怨已深,此举意在一石二鸟,既搅乱谢府内宅,又借机报复昔日苛待之仇。
得知谢凌查出了她和阮凝玉的阴谋,芸娘抱着兰儿瑟瑟发抖。
谢凌亲自过来了一趟。
芸娘连忙将兰儿护在怀里,害怕谢凌会将事情捅破出来,这样一来,谢诚宁定会恼羞成怒,将他们母子二人给赶出谢府。
谢凌那张脸沉戾青黑,这位嫡长孙比她想象中的要更为恐怖。
谢凌只在她的房中喝了半壶茶,便没什么都没说地离开了。
芸娘原以为谢凌身为谢家大公子,定会处置她这个和阮凝玉合作设计他三叔的外室,可没想到,谢凌并没有对她下手,甚至再也没有过问她们母子的事情。
芸娘看不懂这个男人,却又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谢凌离开的这几日,南京都督同知和都督佥事便都在平叛中战亡,而南京兵部向来形同虚设,都是一群荒废度日的将领。局势变化竟如此之快,福建总兵带领的叛军愈来愈多。
明帝听闻了福建叛乱的消息,大为震怒,叛军让本就动荡的朝局雪上加霜。
南京乃江南咽喉,一旦被叛军突破,倭寇与乱兵便能长驱直入,到那时江南百姓必定遭殃,南京便会变成生灵涂炭的人间炼狱。
而谢凌在江南任职半载,屡次亲赴各州县巡察,足迹遍及江淮,对江南防务、地理已了然于胸。
明帝当即下旨谢凌兼南京都督同知,督防战事,镇守南京。
京城轰动起来,谢凌先前在江南丈量土地、整顿田亩,已立下大功,若此番平叛再成,便是锦上添花,又立了大功,到时他便是文武双全的大功臣了。
如此一来,京中的官员不免忌惮起来,不过谢凌终究一介文人,又怎么可能对军务军情有所了解。因此大部分官员都不看好,更是不满明帝临终前神昏意乱,竟将平叛这等兵家大事交给谢凌。
谢凌领了旨,当日没有任何留恋,便收拾行囊带着几个仆人下了江南。
http://www.yqzw5.cc/yq24387/6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