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买砚台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出了市里,又行一段,到了大桥工地附近,现在这里还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和滩涂。

  荒地有的被用作了材料砂石堆放场,有的被辟成了管桩制造厂,但更多的还是荒草及枯萎的芦苇。

  看向一片有人影晃动的荒草地,冬子说:“想找好东西,不一定非要去信托门市,这里也有。”

  循着他的视线,菁莪往外看,“这里?鬼市?

  可不,还真就是鬼市!

  郊外、干芦苇荡、四通八达、方便隐蔽、方便疏散……

  和她在蚌市去过的那个鬼市条件相当。

  “怎么在白天开市?”菁莪问。

  “平时肯定是在晚上,现在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家家锅里能照人,都能理解,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能不能再往前靠靠?”

  冬子往周围看看,“能。”

  “你要干什么?”小昭拉住菁莪,小脸一冰,“不许下车。”

  菁莪被逗笑,“我什么时候说要下车了?我就随便看看。“

  韩铭赶紧说:“小婶儿,您等着,我去,我下去帮您看。”

  “你也不用下去,就待在车上,我教给你怎么识别好东西、怎么买东西。”

  “现场教学?行,我认真学!”韩铭来了兴趣。

  然而,还没等他们靠近,荒地里的人就哄一声四散逃去,少数几个隐没在荒草丛间的,扒开缝隙向这边看。

  菁莪愣眼:“坏了,把人吓跑了。”

  韩铭嘿一声笑:“原来在鬼市练摊的都是胆小鬼啊?”

  冬子说:“没事,一会就会回来。”

  又往前开了几十米,把车停住,摇下车窗,但不下车,就这么静静地等。

  果然,像是对暗号一样,几分钟后,先是荒草后面的人慢慢站了起来,接着是跑远的人缓缓停住脚步,再接着,有胆大的慢慢往车子边蹭。

  看来,有开车的人到这里来买过东西。

  终于,有人靠近,菁莪这才看见他们卖的都是什么。嘿,还真有好东西!文房四宝、金银玉器、毛领皮裘……

  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文化市场呢。

  看来为了度年关、度粮食关,都把家中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了。显然是无奈之举。

  不过,与其等着几年后这些东西化成废品,现在卖掉换成粮食,倒也算是好事。

  有人到车窗前推销:

  “耳坠,看看我这副耳坠,祖母绿。”

  “毛领,上好的狐狸皮,密实暖和。”

  “字画,唐伯虎的美人图!”

  一个原本缀在后头的四十来岁的瘦小斯文男人,很有些不自然地凑上来,把抱在怀里的报纸包打开,张了几次口,鼓足勇气说:“歙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呵气——”

  没说完,被一个带鸭舌帽的男人扛了个趔趄,“手表,八成新!”他捋起衣袖,晃动起手腕大声说。

  ……

  冬子装傻,韩铭也学着装傻,只看不说话,完全一副我们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的模样。

  车子后排拉着窗帘,菁莪和小昭坐在暗处,又被前排座椅挡着,外头的人看不清她们,她们却能看见外头的人。

  “让那个卖砚台的帮咱们指指路。”菁莪小声对冬子说。

  砚台是个好砚台,

  但不能在这里买。

  一来,小昭穿的是军装,被人看见不像话;二来,这个男人弱成这样,拿到钱后,走不出荒草地就能被人抢了,别买个砚台再给人招祸。

  冬子会意,把头伸出去说:“原来这是个集市啊!老乡,去十里铺怎么走?”

  一听他是问路,一大半人当即扭头,鸭舌帽甚至还朝地上吐了口痰。

  剩下三人没走,其中就有那个卖砚台的。

  一人说:“去十里铺,开车你得走大路,怎么下到小路上来了?”

  冬子说:“有人给指的路啊,转好几圈了,怎么也找不对地方。这不看见这儿有人嘛,所以过来问问。”

  另一人说:“这里是有条小路,但只有一人宽,芦苇棵子一人多高,步行能过,开车可过不去。你上大路,接着朝前走,过了砂石场就到。”

  “哪是前?东还是西?我迷向了。”冬子胡乱说,接了菁莪递过去的纸笔,有意看向砚台男人:“老乡能不能帮我画一画?”

  “行,我给你画。”砚台男人接过纸笔,画好了,递过来,仔细指点。

  冬子趁机小声说:“十分钟后,十里铺村口,带上你的砚台。”

  “啊?”男人诧异抬头,看向车内。

  “谢谢老乡!”冬子大声说,扒拉一下操纵杆,车子轰鸣。

  男人这才反应过来,下意识要答应,想起周围的环境,赶紧绷住。

  十里铺就是逄春杨风华租房的那个地方,十分钟,这个人走小路正好可以赶到。

  “小婶儿,您想买那个砚台?”驶出荒地,韩铭问。

  “对啊。”

  “丰年玉器 荒年粮食,没人在这个时候买这种东西。”小昭提醒她。

  菁莪:“我不是一般人。”

  冬子:“你做生意会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菁莪:“……”

  “不是,首长,我没那意思。这时候买可以,便宜。”冬子看向后视镜迅速改口,又找补一句:“主要您也不是生意人。”

  菁莪不和他计较,正经说:“他那个砚台是歙砚中的极品。”

  “首长的观察力是这个。”冬子朝后竖起大拇指。动作夸张,一看就没诚意。

  “你看出来了?”小昭问菁莪。

  “嘿,你们这是都不相信我的眼力啊?跟你们说,我的观察力虽然和你们这些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没法比,但这么近的距离看一个人,还是能看出来点门道的。

  怎么,不信?不信咱们几个对一对,看谁观察到的多。我先说,你们不能和我抢,我说过的你们也不准再重复。”

  “行,你先说!女士优先,你说完展同志说,展同志说完韩铭说。”

  韩铭迅速摇头,“我不说,我啥也没看出来,我是来当学生的,你们说,我听着。

  那玩意儿五块钱以内我考虑,买来送爷爷过年写春联用,超过五块我就不考虑。

  小婶儿,我认识金子,金珠子、金串子、金镏子、金砖金条,我都认识,回头我主要帮您买金条。”

  菁莪:“……”

  你可真是个孝顺孩子,给你爷爷买五块钱以内的砚台,识货估价的能耐也挺好,将来不玩国际贸易都对不起祖国。

  完了又拍给他一巴掌,“黄金有价玉无价知不知道?这个砚台不仅稀有,还有文化意义,很珍贵。

  我的判断依据有两个,听好啊,

  第一,那个人虽潦倒,但书韵不减,握笔时小指弯曲微翘,手腕平放悬空,这是长期使用毛笔留下的习惯,绘图清晰、运笔流畅、构图比例得当,一看就知在书画一行长期浸淫。

  第二,那方砚台上有眉纹、有金黄色的小碎点,这种砚叫金星罗纹砚,欧阳修曾赞,以金星为贵,犹如夜幕星河,硬度高、耐磨,是歙砚当中的顶级极品。

  就这两个,小昭姐,该你了!”

  喜欢女博穿成小乞婆,笑话?不,传说
  http://www.yqzw5.cc/yq24033/4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