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昌武元年
推荐阅读: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重生之嫡长女帅炸了
开局穿越寡妇村
大唐,我刚穿越,竟给我发媳妇
女帝风流,这太监不当也罢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大楚第一赘婿
我在明末修仙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明末之白衣天子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年关将近,京师的年味渐渐冲淡了之前的紧张气氛。魏王府变卖产业的风波也渐渐平息。
而源徒就藩的日程似乎也已定下,就在来年开春冰雪消融之后。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表面的平静。
然而,腊月十七日
各部“封印”前三日,终究还是出现了变故。
宋文清面色凝重,步履匆匆地捧着一份公文敲响了王清晨的值房。
“大人,兵部急件,陛下亲批的!”
公文上的朱砂印记鲜红刺眼,王清晨展开细看,瞳孔骤然收缩。
公文内容大概是梁朝以“边军整肃”为名,下令将原京武营中十二名校尉级将领调往岭南任职,其中半数是源徒一手提拔的嫡系。
更耐人寻味的是,礼部、兵部同时下文。
按照礼制要求魏王就藩时所带亲卫不得超过三百人,且需提前报备姓名籍贯,由大理寺存档核验。
这分明是在魏王离开之前收些利息!多少有些小家子气了。
而且马上就是封印期,再有其他任何操作也无法奏效,这条诏令肯定是要执行的。
“陛下莫非是想要……”宋文清隐晦的没有说完。
这肯定不可能,梁朝刚刚册封魏王,再下手剪除,这肯定要被百姓唾骂的。
当然,这事可能发生,但绝不能在大朔疆域内发生。
而出了大朔疆域,源徒还有骁骑,此事更不可能发生。
“此事与我户部无关,年关封印在即,户部循例办事即可,兵部、礼部的文书,既已有陛下亲批,自有其道理。我户部只需核验相关钱粮调拨是否合规,余者,非我等职分,不必妄加揣测。”
宋文清见王清晨如此表态,心中虽仍有波澜,却也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道:“下官明白,是下官失言。”
“无妨”王清晨摆摆手。
“年尾事杂,莫要分心!”
“是。”宋文清躬身退下。
值房门被轻轻带上,室内恢复了安静。
王清晨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和庭院中积存的残雪,心中百感交集,他也不知道自家岳父此举是赚是赔。
若是他的话,他又会不会如此决绝!
腊月二十三,小年。
魏王府并未因下发的诏令而有丝毫慌乱,府内仍旧秩序井然。
对于诏令,源徒上表谢恩,对兵部、礼部的安排表示遵守,姿态放得极低。
绝大多数官员现在现在只期盼魏王赶快离京,要不然这一天天的他们的小心脏可受不了。
年关就这样在一种诡异的气氛中度过。
春节的大朝会上,梁朝面色红润,接受百官朝贺,对魏王称病未至表示“体恤”,并再次赏赐丰厚年礼,彰显皇恩浩荡。
源徒则深居简出,除了必要的礼节往来,几乎不与外界接触。
昌武元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京师取消了宵禁,满城花灯,火树银花。
京师的暗流涌动好像并未影响百姓分毫。
王清晨陪着源冰,带着一双儿女,在府中高楼上观赏街市盛景。
小文瑜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远处璀璨的烟花,竟然丝毫不怕。
“漂亮吧!”
“这是夫君弄的?”源冰倚在王清晨身边,脸上带着浅笑,眼中却藏着一丝对父兄远行的忧虑。
“那倒不是,古已有之,不过我托工部大匠稍稍改良了一下,新年新气象嘛!”
他这也算是为自家老丈人一家践行了。
正月十六
年节的气氛尚未完全散去,源华便带着魏王府的家眷先行离京。
王清晨带着一大家子赶到城门口相送。
“这一别也不知还有没有相见的机会,妹夫,二哥为当年的莽撞向你道歉!以后可要善待咱家妹妹!”源华落在车马后面,和王清晨说着话。
曾经漠北是他最向往的地方,如今确定要去,却可能一去不复回,这让他多少有些怅然若失。
“二哥保重!”其实王清晨至今为止并无埋怨。
“爹可能还要在京师待一些日子,届时大哥会派人来接!还需妹夫关照一二!”源华抱拳。
“二哥放心就是”王清晨理解自家岳父的行为。
府中家眷众多,他却不能同行。
只要他还在京师就没人敢对府中家眷下手。
相反,他若是随骁骑同行,安危绝对无虞,这就是老将的从容。
源华一行车马辘辘,消失在官道尽头,远山的积雪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
王清晨站在城门口,望着那渐行渐远的队伍,心中滋味难以言说。
源冰靠在他身侧,默默垂泪,手中的帕子早已湿透。
“回去吧,风大。”王清晨揽住妻子的肩膀,轻声劝道。
府中因魏王家眷的离去,似乎也冷清了几分。
源冰回到府中,情绪明显低落,连着几日都恹恹的。
王清晨知她心中牵挂,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多抽时间陪伴,又让红霞多备些源冰爱吃的点心,试图转移她的心思。
朝廷对魏王府的后续举措并未停止。
正月末,就在源华一行离京不过十余日,兵部再次下文,以“提升京营质量”为名,将原京武营中下层军官百余人,分批调入平国公的京锐营。
京锐营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好汉的消磨冢,再好的士兵进去不过百日便能成为不折不扣的孬兵。
如此,京锐营上到将领,下到基层军官,基本全被拆散完毕。
京锐营的战斗力十不存一。
而只余下士兵的京武营,也只是散沙一盘。
这些,源徒全都看在眼里,他是真没想到新帝竟然对战力超群的京武营毫不心动,如此快刀斩乱麻是他没想到的。
果然,还是有点小瞧新帝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
天气已经开始逐渐暖和起来,京师的积雪已经消散大半,坊间重新热闹起来。
这一日,魏王府终于有了动静。
源徒上表,称已准备就绪,定于二月初十吉时,率亲卫三百,离京就藩,表章言辞恭顺,全无半分怨怼。
梁朝很快准奏,并令礼部依制筹备送行仪典,场面功夫做得十足。
王清晨心中最后一块石头也终于落地。
岳父离京之日,便是这场权力博弈暂告段落之时,却也意味着,自家老丈人与中央朝廷,自此天各一方,前途未卜。
二月初十,天色微明。
京师定鼎门外,旌旗招展,礼乐齐鸣。
梁朝竟派了杜秀臣亲自为代表,为魏王饯行,文武百官依序排列,场面宏大而肃穆。
源徒身着亲王礼服,立于华盖之下,面容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与前来送行的官员们一一话别,举止从容,看不出丝毫即将远离权力中心的落寞。
王清晨站在官员队列中,目光复杂地看着这一切。
他看到自家岳父与百官交谈时,那份气度,仿佛不是去就藩,而是去巡视自己的领地。
终于,繁琐的礼仪完毕。
源徒最后向皇宫方向躬身一拜,向源冰那边轻轻点头随即转身,利落地翻身上马,领着三百骑兵,毫不留恋的朝着西方而去。
没有依依惜别,没有慷慨悲歌,只有决绝的背影,消失在官道的尽头。
百官渐渐散去,王清晨走到源冰身边让她靠着,无声安慰。
“爹,他真的走了,对吗?”她声音微颤。
“岳父有自己的打算!”王清晨心情也颇为沉重。
回府的路上,夫妻二人都沉默不语。
马车驶过京师街道,外面商贩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依旧,仿佛一切都从未发生。
然而,一切都不同了。
三日后
王清晨刚至户部衙门,宋文清便急匆匆赶来。
“大人,陛下刚刚下旨,组建‘神机营’,由兵部直接统辖,所需军费单独立项,命我户部优先拨付。”宋文清递上公文,低声道。
“首批就要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
王清晨接过公文细看,眉头微蹙,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五十万两都能拉起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了。
梁朝动作之快,出乎他的意料。
神机营明显是新帝打造的一支完全忠于皇帝的新军,以替代京武营留下的空缺。
“可知神机营由何人牵头组建?”王清晨问道。
“听说是远东宫卫率赵寒!”
这人王清晨倒是认识,当初梁朝皇陵遇袭,出了大力,算是梁朝心腹中的心腹。
“既是陛下亲旨,户部自当全力配合。”王清晨提笔批复。
“大人,这笔账是走官兑铺的盈余?还是走国库?”宋文清请示道。
“这些账目必须走国库正项,年前不是将拨付给漠北军的军饷截留了吗?既然是兵部提前要求的,就从那笔银子里出。”
官兑铺如今可谓是兵部最大的生钱来路,每个季度单从火耗来看,都能产生数十万两的盈余。
少府监和精铸监已经几番扩大,但是金银元的兑换仍旧是供不应求。
其中最大的主力反而是世家和商贾。
金银元在民间的保值率和认可度可要比散碎银子好使太多。
源徒离开之后,朝堂也陷入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如今梁朝大概已经不会再相信将门,却仍有昌武的心思,其中的矛盾朝堂诸公又该如何应对。
神机营的组建以极高的效率推进着。
兵部从初春便开始从从各地卫所遴选“身家清白、精壮伶俐”的士卒,赵寒更是从原太子府侍卫中抽调骨干充任中低层军官,确保这支新军对皇帝的绝对忠诚。
户部划拨的五十万两白银也如流水一般被花了出去。
崭新的军服、精良的武器、优厚的饷银,无不彰显着皇帝的重视与期望。
一时间,“神机营”成了京师最热门的话题,也吸引了不少渴望建功立业的年轻子弟。
而京武营则逐渐在冷落与忽视中慢慢腐烂,王清晨只觉可惜。
曾经四大营战力最强的京武营却是落得如此局面。
除此之外,京师还有一支部队,让梁朝顿感为难,那便是在六十年庆的时候先皇亲自册封的玄甲军,这支骑兵也是源徒奉命组建,其身上有着浓浓的魏国公的风格。
而这样一支骑兵,即便是梁朝也不忍心拆的七零八散。
想要拆散一支部队很容易,但是想要重新组织起来就千难万难了。
步兵他还有把握,但是骑兵,朝中敢夸下海口的都没有几个。
此时梁朝也在头疼这个问题。
而朝堂对于玄甲军的争夺也到了白热化的地步。
梁朝却是清楚,将这样一支拥有强横战斗力的军队,放在京师,迟早会耗尽战力,沦为平庸。
这日,梁朝将王清晨召入大明宫,王清晨便已有了猜测。
如今直面漠北压力的除了中央朝廷还有自家外公的北境军,而且从年初开始,梁朝便将自家外公的军事重心一再西移,和漠北军队的摩擦是迟早的事情。
若是自家外公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那岂不是如虎添翼。
而梁朝担心的则是自家外公会不会如同自家老丈人一样做大,以至于无法收拾,所以自己就比较关键了。
其实,大朔境内还有一个值得托付的将领,那就是景国公。
但是景国公乃是南方将领,统领着大朔的水上部队,没有统领骑兵的经验,所以唯一的人选便只剩下自己的外公。
王清晨踏入大明宫书房时,心中已思虑万千。
殿内炭火温暖,驱散了春寒。
“臣王清晨,参见陛下。”他躬身行礼。
梁朝抬起头,放下朱笔,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溪言来了,平身。赐座。”
内侍搬来绣墩,王清晨谢恩后坐下,姿态恭谨。
“今日召你前来,是想听听你对于玄甲军后续安排的看法。”梁朝开门见山。
王清晨心道果然为此事。
“此事臣不敢妄议,当由陛下决断!”
王清晨身为户部左侍郎,在这种事情上是不适合发声的,说什么都是得罪人。
而且他若是表现得太过积极,反而会适得其反,给自家外公造成困扰。
同时他也不确定梁朝此举到底是不是在试探。
毕竟他和源徒的关系想斩也是斩不断的。
http://www.yqzw5.cc/yq23694/5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