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医药厂建好了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青阳在家吗?”钱教授甚至没顾上多=寒暄,目光直接越过她,搜寻着陆青阳的身影。

  “钱教授?您怎么来了?快请进。”陆青阳从书房走出来,心里已经猜到了七八分。

  钱教授被陆青阳请进书房,关上门,依旧难掩激动。

  眼睛发光地盯着陆青阳:“青阳,咱们之前可说好的,你从那边回来,得给我带来点真东西!快,别藏着掖着了,我知道你脑子里肯定还有更多宝贝!”

  陆青阳示意钱教授冷静,自己走到书桌前,拿出了绘图工具和厚厚一沓稿纸。

  “教授,您先别急,坐。”

  “我确实有一些想法,一些……基于现有技术可能性的前瞻性构思,但它们很多还停留在概念阶段,需要大量的工程实践去验证。”

  钱教授立刻凑到桌边,像小学生一样聚精会神:“概念也好,思路最重要。”

  “您看您急得,给我几天时间,我把我的想法画出来。”

  “行行行,我等你,我还有其它急事,先走了。”

  刘婶刚倒了一杯茶过来,钱教授又匆匆忙忙离开了。

  “青阳,刚才那老头咋回事,怎么一来就走了。”

  “那是我认识的一位教授,他有急事就先走了。”

  学校里已经开始放寒假了。

  接下来的几天,陆青阳沉浸在绘图中。

  一种外形流畅、强调隐身性能的武装直升机概念图:

  它拥有明显的五桨叶主旋翼、涵道式尾桨和棱角分明的机身,以减少雷达反射截面。

  陆青阳在旁边简要注释了“降低可探测性”和“提升生存能力”的设计目标。

  一种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初步构想:

  图纸上是一种翼身融合,布局精巧的无人机,旁边分解放大了其光电探头和微型精确弹药的挂载设想。

  他写道:“用于前沿侦察,目标指示及对关键点目标的低成本精确打击。”

  几天后,当陆青阳将这一叠图纸交给钱教授时,钱教授的反应超出了陆青阳的预期。

  钱教授一张一张地翻阅着,手指微微颤抖。

  他的眼神从最初的疑惑,逐渐变为震惊,再到最后的痴迷和狂热。

  “这……这……青阳,这些……这些构思太超前了,隐身直升机,无人机……真是难以想象。”

  他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激动的心绪,抬起头,目光灼灼:

  “青阳,你这样的天才,留在学校里继续读书,简直是巨大的浪费,”

  他向前倾身,语气无比诚恳:“来我的实验室吧,直接来做项目负责人,我给你配最好的助手,要什么资源我都去争取,学历的问题你完全不用担心,我可以用特聘专家的名义把你招进来,后续的文凭什么的,都好解决,怎么样?”

  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直接进入国家级的核心研究机构,跳过漫长的学历积累过程。

  钱教授相信,以陆青阳表现出的能力,绝对有资格破格录用。

  然而,陆青阳摇了摇头:“我觉得我现在的基础还不够扎实,还是想先在物理系把理论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而且,您知道的,我家里也有些事情需要处理。”

  “至于这些构思,您放心,以后我有什么新的想法,一定第一时间记录下来,交给您和所里的专家们去论证,去实现,我相信,由您来主导,比我自己一头扎进去,能更快地将这些概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钱教授脸上闪过明显的失望,张了张嘴,还想再劝:“青阳,机会难得啊,实践出真知,在项目里成长更快,你是不是有什么顾虑?都可以谈……”

  “教授,我没有顾虑。只是人各有志,我现在更希望以一种更自由的方式学习和思考。”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钱教授小心地收好图纸。

  “人各有志,我不能强求,不过青阳,你记住,国家实验室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你任何时候改变主意,或者有什么新的想法,随时来找我,物理系那边,我也会帮你留意,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一定,谢谢教授的理解和支持。”陆青阳郑重地点点头。

  他现在还有很多商业布局,要是真的被收编了,岂不是有很多限制。

  所以现在还是当个普通的大学生最好不过了。

  ……

  寒假伊始,陆青阳再次踏上了南下的火车。

  穗城新建的医药厂已近完工,他需要在开年投产前,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上次来还只是框架结构的厂房,如今已然矗立起来,外墙粉刷一新,窗户明亮,厂区道路也已平整硬化。

  工人们正在进行着设备安装和内部装修的收尾工作。

  孙向前带着陆青阳巡视了一遍。

  “青阳,你看,主体工程基本都完成了,比原计划还提前了半个月。”

  孙向前指着厂房,语气中带着自豪,“设备正在陆续进场安装,按照你之前提供的工艺流程图纸,管线布局也基本到位,预计再有一个月,安装调试就能全部完成,年后开工问题不大。”

  除了硬件设施,陆青阳更关心的是“软件”准备。

  除了老包之外,还需要招收一些这方面的人才,这就需要费一些心思了。

  时值1979年,高考才恢复两届,毕业生寥寥无几,且都是国家统一分配,像医药这种重点行业的人才,根本流不到他这间新建的小厂。

  陆青阳通过秦叔叔的关系,多方打听本市几家老牌国营药厂和化工单位的退休人员。

  他带着水果和点心,亲自上门拜访。

  话也说得实在:“老师傅,国家现在提倡搞活经济,我们这厂子是响应政策办的集体企业,就想为老百姓多生产点好药、便宜药,您经验丰富,能不能请您来给我们指导指导,带带年轻人?不叫正式上班,就当是个‘技术顾问’,我们按课时给补助。”

  这番话说得诚恳,既符合政策导向,又给足了老师傅面子,还解决了他们退休后收入有限的问题。

  几位被陆青阳的诚意和对质量的重视所打动的老师傅,点头应允,答应在开工前后过来进行技术指导和把关。

  另外大量知青返城,面临就业压力。

  街道居委会也正为此事头疼。

  陆青阳主动与厂区所在的街道办联系,表示愿意优先接收一批表现好,有高中文化、踏实肯干的返城知青。

  招聘现场就设在街道办的会议室,条件明明白白:先培训,后上岗,培训期发基本生活费。

  要求是吃苦耐劳,服从指挥,热爱学习。

  陆青阳亲自面试,他不只看文化成绩,更看重的是眼神里的那股想抓住机会的劲头和逻辑思维能力。

  选中的,多是些家境困难,格外珍惜这次工作机会的年轻人。

  他知道,这些人的稳定性和忠诚度会很高。

  喜欢七零带空间下乡后,我天天吃肉
  http://www.yqzw5.cc/yq23621/6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