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排雷车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连续几次成功的侦察和反伏击作战,让陆青阳带来的新式步枪和那套神乎其神的“排雷探路”组合在部队里打响了名头。

  但实战是检验武器最好的平台,也最能暴露问题。

  几次战斗间隙,战士们围着陆青阳七嘴八舌:

  “陆专家,这枪啥都好,就是夜间开火,枪口焰太扎眼了。”

  “是啊,要是有个啥东西能把这火光遮一遮就好了。”

  “还有这弹匣,30发还是觉得不够劲,丛林里接上火,换弹匣的功夫都嫌长。”

  “这军装颜色在深绿带褐的林子里,还是太显眼了,趴草丛里都觉着像个靶子……”

  陆青阳认真听着,一一记在心里。

  他知道,这些看似细微的体验,往往决定着战士们的生死。

  他空间里有现成的消音器、大容量弹鼓、现代数码迷彩的技术,但直接拿出来太惊世骇俗。

  必须用这个时代能理解、能实现的“土办法”来解决。

  他找到了指挥部后勤修械所的负责人——一位姓李的老班长,脸上满是机油和岁月的痕迹,手指粗糙但异常灵巧。

  “李班长,战士们提了些想法,我琢磨了几个小改动,看咱们修械所能不能试试?”

  陆青阳态度谦和,拿着枪和战士们破旧的军装,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李班长起初不以为意,他见过太多“专家”的理论,但听到陆青阳的具体方案时,浑浊的眼睛渐渐亮了。

  “李班长,我看咱有空罐头盒和废弃的枪管钢料,能不能车加工一个一头封闭、一头有螺纹能拧在枪口上的圆筒?里面不用太复杂,就隔成几个腔室,塞上咱们擦枪用的细钢丝球或者钻些错开的小孔。

  原理就是让火药燃气在里面多拐几个弯,膨胀冷却一下,虽然做不到完全没声音,但降低枪口噪和抑制火焰应该有效果。”

  陆青阳一边说,一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简单的结构图。

  这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抗流式消焰器原理,只是材料极其简陋。

  李班长拿着草图琢磨了半天,一拍大腿:“有门儿,这法子听起来靠谱,不就是给枪口加个‘隔间’嘛,我这就找材料试试。”

  “弹匣容量,暂时不好改结构,但我看能不能用铁丝和帆布做一些‘弹匣并联器’,把两个甚至三个弹匣固定在一起,一个打空了,直接拔下来翻转180度就能插上另一个,能省下从弹袋里掏新弹匣的那一两秒钟。”

  陆青阳比划着。

  这是战场上士兵们自己都会琢磨的土办法,他只是将其规范化和简易化。

  “这个简单,咱们帆布和铁丝有的是,马上就能做一批出来给侦察连试试。”李班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价值。

  “至于军装,全部换装不现实,但我们可以就地取材,用锅底灰、泥巴、芭蕉叶汁、甚至捣碎的各种绿色褐色植物,在军装表面不规则地涂抹、浸泡,破坏它单一的轮廓和颜色。

  还可以用绳索和网兜在头盔,背上绑上一些就地采摘的树枝树叶,随时更新,动态伪装。”

  陆青阳提出了适应性伪装的概念。

  “嘿!这个好,就跟咱们老家打猎披个蓑衣似的,成本低,效果好。”李班长连连点头。

  说干就干。

  在李班长的带领下,修械所和后勤的几个巧手战士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空罐头盒被精心裁剪、焊接。

  铁丝被弯成合适的卡扣。

  帆布被缝制成结实的并联带。

  几天后,第一批“土制”改良装备出炉了。

  陆青阳亲自带着加装了简易抑焰器的枪和并联弹匣,和侦察连的战士一起进行了夜间试射。

  “砰,砰。”枪声变得沉闷了不少,最关键的是,那明显的枪口火焰几乎消失不见,只剩下一点微弱的光亮。

  “太好了,这下黑夜里咱们就是‘隐形’的神枪手了!”大刘兴奋地喊道。

  并联弹匣在模拟遭遇战中更是大受欢迎,火力持续性显着提升。

  而那些用天然染料涂得花花绿绿,插满枝叶的战士,往丛林里一趴,几步之外就很难被发现。

  王雷看着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极为实用的小改动,用力拍了拍陆青阳的肩膀,感慨道:“青阳同志,你真是咱们队伍的宝贝疙瘩,不光有好家伙,还能让好家伙变得更好用,这些土办法,可是能救很多兄弟的命啊。”

  李班长也对陆青阳竖起了大拇指:“陆专家,有理论,还不脱离实际,能跟我们这些老粗想到一块去,厉害!”

  ……

  看着无人机和机械狗在雷区高效作业,虽然大大降低了人员风险,但陆青阳意识到,这种精细探测和标记的方式,对于需要快速推进的大部队来说,效率依然不够。

  尤其是面对敌方大面积,高密度的雷场,需要一种更快速的开辟通道的方式。

  他的目光投向了指挥部空地上那几辆饱经风霜,覆盖着泥浆的军用卡车和吉普车。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造一辆简易的机械排雷车!

  这个念头并非空想。

  他空间里存有关于各种扫雷技术的资料,从最古老的滚压式到先进的爆破索。

  以当前的技术条件,最可行的就是机械碾压式扫雷。

  他再次找到了修械所的李班长,还有部队里经验丰富的老汽车兵。

  “李班长,老张师傅,我想试试看,能不能给咱们的卡车‘穿个盔甲’,让它能去碾地雷。”陆青阳开门见山。

  李班长和汽车兵老张都吓了一跳。老张首先摇头:“陆专家,这太危险了,车底盘可不经炸,一炸就废了,司机也完了!”

  “所以我们要改装。”

  陆青阳早有准备,他拿着树枝在地上画起来,“我们不要求车完全防炸,那不现实,我们要做的是,让它在触发地雷时,能最大程度保护驾驶舱,并且能继续工作。”

  他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构想:选择一辆状态较好的苏制嘎斯51卡车。

  首先,在最关键的车底和驾驶舱底部,用后勤能找到的最厚的钢板进行加固,形成一个简陋但有效的“V”形防爆层,将爆炸冲击波和破片导向两侧。

  驾驶舱的四周同样加焊钢板,车窗改用窄小的观察缝,打造一个简易的“装甲驾驶室”。

  在卡车车头前方,加装一个可拆卸的,沉重的实心钢制滚筒。
  http://www.yqzw5.cc/yq23621/6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