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新儒的新成果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在炎国轰轰烈烈,筹划着捐赎以功的时候,百家自然也没有闲着。

  厉夏每年拿出那么多的预算给百家,如果百家没有一点成就的话,那厉夏的钱不是白花了。

  对于百家的投入,是一项长期的事情。

  只要有一家有了新进展,那么以前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一项新的进展就可以弥补所有的损失。

  这不,百家把自己的成就给报告了上来。

  他们报告上来的目的很简单,首先是希望借助国家的渠道进行宣传,比个人宣传的效果要好上不少。

  其次是为了给厉夏一个交代,毕竟厉夏给了那么多的钱,有了进展之后,自然要跟他说一下了。

  这就是告诉厉夏钱没有白投入,厉夏以后掏钱才会更加心甘情愿不是。

  第一个向厉夏报喜的,就是新儒。

  当初厉夏拨款那么多,这新儒只给厉夏交了一份十八般磕头方式的研究成果,差点没有把厉夏给气死。

  逼得厉夏给新儒找事做,就担心他们太闲了,别又继续研究怎么磕头了。

  那份磕头的研究,厉夏到现在都没有推行,实在是丢不起那个人,真的以国家渠道推广的话,不知道会笑话死多少人。

  如今给他们布置了任务,他们又拉来了新儒的贤公,终于把厉夏布置的任务给完成了。

  “几位夫子请坐,来人立刻上茶。”

  厉夏接见这些人,并不是在庭议上面,毕竟那里显得太正式了,而是选择了在自己日常处理上书的地方。

  这样显得更加亲近,也不用那么多礼,大家也能够更放的开。

  几位夫子也不客套,很快就按照名声顺序落座下来。

  厉夏随意翻看了一下,看起来挺多的,厉夏一时半会也看不完,也不可能让几人一直在这里等着。

  所以在上茶之后,厉夏主动询问了起来。

  他需要了解一个大概,然后才能决定要不要继续查看,如果还是跟磕头那样,厉夏连看都不用看了。

  “郑夫子你能不能简单的说一下,毕竟你拿来了那么厚的东西,孤估计一时半会也看不完。”

  厉夏掂量了一下郑夫子的东西,直接是一厚摞。

  他写一份上书的份量,比厉夏今天批阅的上书总量还要多好几倍,他是真的苦笑不已,可不是敷衍的。

  而郑夫子也明白厉夏说的都是实话,他也开始做好了解释了准备。

  “老夫按照大王的要求,一共整理了三项研究。

  第一份是关于幼儿学习的问题,因为学习矛盾太大,死记硬背效果太差,甚至读音不准的问题。

  老夫设计了一套关于认字学习的音韵谱来。

  一共分为二十四个音,二十四个音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不同字的音韵拼读方式。

  同时老夫还按照乐家的乐音,声音从低到高创造出了五种声调来,第一种是轻音,然后越来越重,第五种是重音。

  只要学会了这一套音韵谱,就可以学习其他所有的字词了,也不用担心大家读音不准确的问题了。

  虽然老夫无法保证,包含了所有的字的读音,但是老夫可以保证,包含了绝大多数的读音。

  而且老夫也会根据以后的反馈,继续进行改进的。”

  “大善!”

  厉夏立刻露出了笑容来,虽然拼音不适合这个世界,但是作为土着的郑夫子,他编写的应该适合这个世界吧。

  同时,厉夏也对这套东西产生了兴趣。

  也想看看,这音韵谱和拼音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当然了,现在不是研究这些的时候,等到闲着没事的时候再说了,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作为少年学宫最基本的教材了。

  郑夫子还算是淡定,有种宠辱不惊的感觉。

  并没有因为厉夏的称赞忘乎所以,他一个贤公,恐怕他的名气影响的人,比整个炎国人口还要多,并没有因为厉夏的称赞就兴奋什么。

  “第二份是老夫这一年多来,能够想到的所有字了,也用尽了毕生所学,把认识的所有字,以及向其他人打听到的字,都给汇编了起来。

  一共收集了六千七百多个字,其中有一部分字音义相同,但是形不同。

  老夫就自作主张选择了一种,另一种或者多种都没写,而是选择了最常见的一个形。

  然后编撰出来了这一份万字书,每个字都进行了解释,包括意思,读音,词语,句子等等。”

  厉夏挺诧异的,这不就是字典嘛。

  没有想到郑夫子的觉悟那么高,厉夏就是想要让他收集一下字,他竟然连读音,意思之类的都想好了。

  果然不愧是贤公,总能够走一步看两步,提前把这些东西给做了,怪不得这份上书这么厚了。

  原来这是一本字典啊。

  以前的汉字有多少,好像几万吧,相比较起来,这六千确实有点小家子气了,也不知道字就这么多,还是说郑夫子知道的太少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够想出来那么多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可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更何况郑夫子不仅把意义标注了出来,他还自动进行了文字统一。

  同音同意不同形的,取经常用的形,也算是一种高瞻远瞩了,不然以后大家会不会也在讨论,茴到底有几种写法。

  讨论这种问题的意义,可能就是彰显学问吧,给枯燥的生活增添一分喜悦,好像也没有其他的作用了。

  “第三份是一篇千字文,大王是打算给少年学宫的孩子当做教材,万字书恐怕不太合适,毕竟太多了,很多也记不住,用不到。

  所以老夫根据大家经常会用到的字,改编成了一分千字文,一共是一千三百字,学会了这份千字文,就可以应对生活中九成左右的需求了。

  给少年学宫的人当教材,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字不一定是会的越多越好,能够明白至理才是最重要的,千字文足以给孩童开智所用,也可以在全国推广,大人也可以学习。

  至于万字书,可以等到玉炎学院的时候再学习。”

  喜欢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
  http://www.yqzw5.cc/yq22998/83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