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救下惜春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苏落南宫流云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吞噬古帝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山村里的女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黛玉正色道:“大人放心,我只保他无事,若是真有罪证,绝不袒护。”尚书权衡再三,只得放人。
贾赦回到府中,羞愧难当,缩在大房院子里面,再也不出来。
经历这场风波,荣国府上下对黛玉更是敬重有加。
贾母常对众人叹道:“咱们家这些爷们,倒不如一个姑娘家有见识!”
而黛玉经过此事,也更加坚定了办好女子书院的决心。
唯有让女子都读书明理,掌握一技之长,才能真正改变命运。
夕阳西下,黛玉站在荣国府最高处,望着渐趋平静的宁荣街。
远处,宁国府大门紧闭,贴着封条;近处,荣国府灯火通明,安然无恙。
“玉儿在看什么?”身后传来原红蕖的声音。
黛玉轻声道:“在看兴衰更替,世事无常。”
原红蕖与她并肩而立:“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让更多女子有能力面对这些无常。”
黛玉点头,眼中闪着坚定的光:“嬷嬷说得是。”
宁国府被抄家黛玉早有预料。
她早看过原着,知道宁国府会有这一遭,荣国府被贾琏夫妻俩硬生生给扭转了衰败的趋势,免了抄家之灾,他们原来也劝过贾珍,可贾珍哪是个能听劝的。
而这些年来,宁府仗着世袭爵位,贪赃枉法之事没少做,什么强占民田、甚至暗中与南洋商人走私禁物。
更严重的是,还查出了他们与暹罗探子往来的证据,这才触怒了皇上。
判决很快下来:贾珍、贾蓉父子流放三千里,充军边疆;女眷没入官奴,发往各处为婢。
唯有惜春因年纪尚小,且查无直接参与罪证,暂押候审。
消息传来,荣国府一片悲声。
虽说是罪有应得,但毕竟血脉相连,贾母哭得几乎晕厥。
黛玉心中不忍,尤其想到惜春那般清冷的性子,若真沦为官奴,怕是活不长久。她当即修书数封,分别寄给刑部、大理寺的旧识,又特意求见皇后。
“惜春那孩子我是知道的。”皇后叹道,“最是孤高清冷,从不过问俗务。只是国法如山,本宫也不好直接干预。”
黛玉早有准备,呈上一卷文书:“臣女查过,惜春早年就在女子书院读过书,算是我书院的学生。按朝廷新规,女子书院学生可免没入官奴。”
女子书院的学生,要么为官,要么为主,绝不为奴!
皇后仔细翻阅文书,果然见惜春的名字在册,入学时间恰在案发前三年。
“这......”皇后沉吟道,“倒是可行。只是免为官奴后,该如何安置?”
黛玉忙道:“臣女愿作保,送她去最偏远的女子官学读书。一来全了姐妹情谊,二来她也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皇后终于点头:“既然如此,本宫就准了。”
黛玉大喜,当即叩谢皇恩。
出了皇宫,黛玉立即着手办理手续。
她特意请原红蕖从空间取来些珍稀药材,打点各关节;又让王熙凤从成药厂支取大笔银两,上下打点。
最难的是刑部那边,主管此案的侍郎铁面无私,坚持要按律办事。
黛玉三次登门,都被拒之门外。第四次,她带着巾帼书院的优秀学生一同求见。
“大人,”黛玉指着这些女子,“这些孩子大多出身寒微,若非女子书院给她们机会,如今恐怕早已沦落风尘。惜春虽有罪眷之名,但确实是个读书种子,大人何不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那侍郎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女子,又看看黛玉诚挚的眼神,终于松口:“下官可以通融,但须得有人作保。若是惜春日后再有差池,作保之人同罪!”
黛玉毫不犹豫:“臣女愿意作保!”
手续办妥那日,黛玉亲自去接惜春。
只见昔日侯门千金,如今穿着粗布囚衣,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唯独那双眼睛依旧清冷如霜。
“四妹妹,”黛玉轻声道,“我来接你了。”
惜春抬眼,淡淡道:“林姐姐何必费心?我这般罪眷之身,到哪里都是拖累。”
黛玉握住她冰凉的手:“别说傻话。我已经打点好了,送你去蜀中的女子官学。那里山清水秀,最适合读书养性。”
惜春眼中闪过一丝波动,很快又归于平静:“既然姐姐安排,我去便是。”
临行前,惜春忽然道:“姐姐可知,我早料到有今日?宁府那些龌龊事,我虽不参与,却都看在眼里。如今这般结局,倒是干净。”
黛玉心中酸楚,轻声道:“到了蜀中,重新开始吧。”
送走惜春,黛玉站在码头久久不语。
原红蕖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可是后悔了?用了那么大力气救下她,可否值得?”
“值得!”
黛玉使劲儿地点头:“惜春妹妹.......本就与宁府其他人不同。她只是生错了地方。”
原红蕖叹道:“但愿她明白你的苦心。”
远在蜀中的惜春,起初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女子官学设在偏远的山城中,条件艰苦,学生多是农家女子。
她们见惜春是京城来的,又那般清冷模样,都不敢接近。
直到那日,山洪暴发,官学被淹。
惜春不顾危险,救起一个落水的小女孩,还拿出自己仅有的银钱为女孩治病。
自此,学生们才知这位京城来的小姐面冷心热,渐渐与她亲近起来。
惜春也发现,这些农家女子虽不识几个字,却个个聪明伶俐,只是缺少机会。
她开始教她们读书识字,还将黛玉寄来的医药书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方言。
渐渐地,惜春成了官学里最受尊敬的老师。
三年后,黛玉收到一封从蜀中来的信。
信中是惜春工整的字迹:
“林姐姐钧鉴:蜀中三年,始知天地广阔。昔日困守侯门,只见方寸之地;今朝教书育人,方觉人生有意义。这些农家女子,个个聪明好学,若得机会,绝不输京城才女......”
信末附了一幅画,是惜春画的女子官学全景:青山环抱中,一群女子正在读书习字,个个神情专注。
黛玉看着画,眼中泛起泪光。原红蕖接过信读罢,笑道:“惜春妹妹,总算找到自己的路了。”
http://www.yqzw5.cc/yq22995/4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