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秦可卿之死 一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林家花厅内,送走了风风火火的萧承煊,林淡却并未立刻离开。他独自静坐,眉宇间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深思。

  他借苏州织造局之事,迂回地通过忠顺王爷之口去试探皇上,自然不全是为了商部未来的运作顺畅。

  若真要论起来,这其中掺杂的私心,或许更大。

  原本,他以为贾政一房已被他算计得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荣国府早已失了书中开篇时的赫赫扬扬。

  黛玉更是平平安安长到了八岁,胎里带来的不足之症因精心调养早已痊愈,身子骨比一般孩子还要康健些。一切似乎都已走上截然不同的轨道,那些书中的悲剧阴影仿佛已然远去。

  因此,他虽然未曾撤去监视宁荣二府的人手,但关注的程度确实不似从前那般事无巨细、紧绷万分。

  直到那日,在康乐县主府,贾宝玉与黛玉初见,那些似曾相识的对话依旧响起,那一声清脆的玉碎声依旧刺耳——本该发生在黛玉六岁初入贾府时的场景,虽然推迟了两年,却依旧以一种令人心惊的方式上演了。

  这仿佛命中注定般的一幕,让林淡心底第一次生出了强烈的惴惴不安与失控感。难道无论他如何努力,某些关键的节点依旧无法撼动?命运的惯性就如此强大?

  他立刻传下严令,命武三加派人手,再次对宁荣二府进行严密监视,尤其是荣国府,一丝异动都不得放过。

  然后,就在九月初四的清晨,武三亲自来报:宁国府那边传出消息,那位年轻的大奶奶秦氏,应是在昨日夜间,没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那一刻,林淡只觉得一股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整个人都有些泄力地靠向了椅背。

  秦可卿……还是死了。

  和原着中一样,悄无声息地、在最好的年华香消玉殒。

  可是,为什么?他明明已经设法将那个可能带来秘密和压力的三公主一家,连带着那个惹祸的“女婿”都远远地逐出了京城,按理说,压在秦可卿身上的最大那座大山应该已经移开了才对!她的命数,理应有所改变啊!

  难道他做的这一切,终究还是徒劳?依旧无法扭转既定的悲剧?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如同冰冷的潮水,将他淹没。接连数日,林淡的情绪都异常低靡,处理公务时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笼罩。

  这种低靡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又一次收到武三的密报。

  这一次,密报的内容却让他猛地从那种沮丧的情绪中挣脱了出来,眼中骤然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武三报:荣国府那位琏二奶奶王熙凤,近日竟秘密往金陵老家派了心腹之人,似乎在暗中打听并着手置办田产、店铺等产业!

  林淡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原着中绝对没有这段情节!

  王熙凤在书中虽然泼辣厉害,敛财手段高超,但她所有的活动几乎都围绕着贾府内部和京中人脉展开,从未有过暗中派人回金陵大规模置办产业的描写!贾府的根基在京城,金陵只是老家宗祠所在,若非祭祖或大事,极少涉及。王熙凤此举,透着一股不寻常的、未雨绸缪般的……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她听进去秦可卿的话了!

  也就是说他林淡的出现,他所做的一切,并非毫无意义!

  它们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未能阻止某些巨大漩涡的形成,但却在别处激起了新的、截然不同的涟漪!

  王熙凤这个精明的女人,或许是察觉到了贾府内部愈演愈烈的倾轧和空虚,或许是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她开始本能地为自己、或者为她那一房寻找后路了!她不再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摇摇欲坠的贾府这棵大树上!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证明剧情并非不可改变,它正在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偏移、重构!

  林淡心中的阴霾瞬间被这道意外之光驱散了大半。

  看来,他之前的努力并非白费。只是这命运的纠葛盘根错节,改变一处,或许不会立刻显现于另一处,但它终究会在别的地方,开出不一样的花来。

  秦可卿的悲剧或许无法避免,其实也比原着中晚走了两年左右。但王熙凤的举动,黛玉的平安,乃至更多人的命运,都正在因为他而走向未知的、却充满希望的方向。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重新燃起了锐利而坚定的光芒。

  路还长,但他走的每一步,都算数。

  ――

  再说荣国府王熙凤这边。

  与原着中不同,如今黛玉并未寄居贾府,林如海在扬州任上身体康健,并无病重之忧,贾琏自然也无须护送表妹南下,此刻正好好地待在京城家里。

  更不同的是,王熙凤与贾琏月前新得了一个女儿。虽说是女儿,但毕竟是嫡出的头一个孩子,夫妻俩正是爱不释手、如珠如宝的时候。

  这日晚间,两人一同在房中逗弄了孩子许久,看着粉团似的女儿,心中满是欢喜,直至夜深人静,孩子由奶妈抱去安歇,两人才意犹未尽地收拾睡下,比平日歇息得晚了些。

  王熙凤刚朦胧睡去,还未睡熟,只觉恍惚惚间,似见一团雾气弥漫,一个人影从外间款款走进来。定睛一看,竟是东府里的侄儿媳妇秦可卿!

  只见秦可卿面色不似平日,带着一种飘渺的笑意,对她说道:“婶娘好睡!我今日回去,你也不送我一程。因咱们娘儿们素日相好,我实在舍不得婶娘,故特来别你一别。另还有一件极大的心愿未了,非告诉婶娘不可,别人未必中用,也未必肯尽心。”

  若是平日清醒时,以王熙凤的机敏泼辣,见这深夜入梦的景象,多少会觉惊疑。但此刻她睡意朦胧,神思不清,只当是常事,并未觉可怕,反而顺着话问道:“有何心愿?你只管托付我就是了。咱们这般情分,我岂有不尽心的?”

  于是,在这迷离梦境之中,秦可卿便与王熙凤说了许多话。

  其中关乎贾府日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的预言,那“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警句,以及“树倒猢狲散”的悲音,依旧如同原着般清晰地响在王熙凤耳畔。

  更提到了“如今能于荣时筹划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的具体之法——于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设家塾,以备日后祭祀供给、家塾经费之需,甚至隐约提到了“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这般石破天惊之语。

  王熙凤虽在梦中,听得这般关乎家族兴衰存亡的大事,也不由得心神激荡,又悲又惧,正欲细问,却忽听得外面二门上传来急促的云板声响,“咚!咚!咚!咚!”连叩四下,正是报丧的信号!在这万籁俱寂的深夜里,显得格外刺耳惊心!

  这丧音瞬间将王熙凤并从旁酣睡的贾琏一同惊醒!

  王熙凤猛地坐起身,心口怦怦直跳,梦中秦可卿的言语犹在耳畔回响,清晰得令人心悸。还不待她细想,就听得外面一阵忙乱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有婆子仓惶来报:“二爷,二奶奶!东府里传来消息……蓉大奶奶……殁了!”
  http://www.yqzw5.cc/yq22651/35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