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中文网 > 重生六零:退亲后我靠打猎暴富 >第466章 小苏大夫的名菜:仰望天空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66章 小苏大夫的名菜:仰望天空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白杜鹃目瞪口呆地看着铁皮饭盒里的东西。

  乔奋斗走过来,“吃饭了。”

  白杜鹃没动地方。

  乔奋斗低下头,他看到了铁皮饭盒里的东西,他也呆住了。

  “你们在干啥呢,快来吃饭!” 曲振国叫道。

  苏毅安从临时搭好的帐篷里出来,看见他的铁皮饭盒,“熟了吗?”

  白杜鹃和乔奋斗都没回答。

  苏毅安走过来弯腰捡起两根树枝,把饭盒夹起来,走向其他人。

  他们吃饭的地方是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放着烙饼、烤兔子肉,每人一小碗鱼汤。

  苏毅安把他的饭盒放在大石头上时,周围的人都惊了。

  郑永强手里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这是……这什么鬼玩意儿?”

  饭盒里的面被炭火烘烤成形,膨胀成满满的一饭盒。

  面的表层有一层金黄,四边有些微黑的烤焦痕迹。

  面的中央是一只焖熟的林蛙。

  整只的!

  它躺着在饭盒中央,身体部分陷入面饼里,就像是在泡澡。

  只有四肢和脑袋露在外面。

  曲振国看完饭盒里的东西后差点跳起来,“苏毅安,你做的这是啥?”

  “这叫仰望天空。”

  众人:“……”

  林蛙躺在面饼里的样子,还真的像在望天。

  但是它这样子实在是太过诡异,让人生不出一丝想吃的念头。

  吃饭时苏毅安还很客气地让了让,“大伙吃啊。”

  众人齐齐摇头。

  这玩意儿吃了晚上要做噩梦!

  大伙都嫌弃,苏毅安却毫无自觉,他把那盒诡异的东西全都吃了。

  吃完饭,天也黑了下来。

  苏毅安、郑永强还有白杜鹃去溪水边清洗碗筷。

  郑永强无意间抬头,看到溪流对面的岸边有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着。

  “你们快看!” 郑永强叫起来。

  白杜鹃和苏毅安抬头,但是什么也没看到。

  白杜鹃问郑永强:“你看到什么了?”

  “有灯。”

  “什么灯?”白杜鹃问。

  “就是像小灯一样的,亮的,可是现在没有了。”

  苏毅安涮完饭盒,甩了甩上头的水,慢悠悠道:“你看到的是红灯吗?”

  郑永强回忆道:“不是,就是亮的小灯……有什么区别吗?”

  “你要是看到红灯咱们就要发财了,你也能抱得美人归。” 苏毅安道。

  谁知这话不但没有让郑永强,反把他吓的够呛,“苏毅安你别害我啊,我有媳妇儿的,我还有孩子,两个!”

  白杜鹃好奇地问苏毅安:“这有什么说法吗?”

  “你听过《红灯笼》的故事吗?” 苏毅安问。

  一阵夜风吹来,郑永强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是正经故事吗,我怎么觉得背后发凉呢。”

  苏毅安微微一笑,“山里的故事,肯定是不正经了。”

  白杜鹃:“……”

  郑永强:“……”

  苏毅安:“你们要是害怕我就不讲了。”

  “谁怕了!” 郑永强梗着脖子,“你讲!”

  白杜鹃转头吹了声口哨,小玉跑了过来。

  白杜鹃一把搂住小玉的脖子,“好了,你说吧。”

  “等一下,给我一只狗搂着!” 郑永强大叫。

  白杜鹃只好把大嘴也叫过来。

  郑永强也不管大嘴愿不愿意,他死死在抱住大嘴不放。

  苏毅安在一块石头上坐下,“传说山里有个孤老头子,姓李,别人都叫他老李。

  老李会看山景挖参,可是他住在大山里头,娶不到老婆。

  有一年他出山卖兽皮时捡了个小乞丐,眼看那孩子快饿死了,被他收留,从此那孩子就跟着他过日子。

  小乞丐跟着他姓,叫李小。

  老李对李小很好,给他买衣裳穿,给他饭吃,教他挖参的本事。

  李小对老李很孝顺,他也很聪明,跟着老李学在山里怎么讨生活。

  转眼间老李七十多岁了,李小也快三十了,可是李小也讨不到老婆。

  老李发愁,他想把家搬到山外去,不然没有女人愿意嫁到山里来。

  李小却不想走,他舍不得山里这个家。

  就在爷俩商量要不要搬走的第二天早上,天还没全亮李小就起床准备给老李做早饭。

  他拿着木桶和木瓢到河边淘米。

  他蹲在河边淘着淘着,忽觉眼前通红一亮。

  他抬头一看,小河对面闪出一团亮光来。

  那亮光朝着小河这边过来,红亮红亮的。

  红光来到近前,竟是一盏红灯笼。

  李小十分惊讶。

  这红灯笼是哪来的?

  再说他们这是在山里头,附近只有他们一户人家。

  借着光,他仔细一瞅,发现打着灯笼的是一个大姑娘。

  那姑娘一手挑着红灯笼,一手提着木桶。

  到了小河边,姑娘蹲下,把红灯笼放在身边,弓起身子在河里淘起米来。

  那姑娘穿着粉裤绿袄,梳着一根大辫子,头上插着一朵通红通红的大红花。

  姑娘的脸盘有红似白的,眉眼清秀又明亮。

  (注:有红似白,东北方言,形容脸色白净,红润,面容姣好)

  李小在河这边看的入了神,竟忘记了淘米。

  姑娘淘完了米没有走,她还蹲在那没动。

  李小这才手忙脚乱地把自己的米淘洗完。

  等李小淘完米姑娘才站起来,提着木桶,举着红灯笼朝南走了。

  李小眼瞅着红灯笼消失在了林子里,这才拎起他的木桶回家做早饭。

  他没有把这件事告诉老李。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小就打着火把到小河边淘米。

  那个姑娘又来了。

  还是挑着红灯笼。

  打这以后,他们两个每天都在河边淘米,见面。

  直到有一天,李小早上起晚了,他出门时外头的公鸡都打鸣叫过了头遍。

  他生怕错过了时间,急忙忙奔向河边。

  他刚到河边,那姑娘打着红灯笼也来了。

  姑娘对着李小盈盈一笑,然后低头淘米。

  淘完米,两人隔着河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走。

  李小鼓起勇气先开了口,他问:这位大姐,你要往哪去啊?

  姑娘说:我回家去。

  李小吭哧老半天接不上话,最后只能看着红灯笼冒出一句:你这红灯笼可真好看。

  姑娘说:你喜欢可以借给你。

  李小是个实在人,他说:你借给我了你明天使啥?

  姑娘说:我家里还有,要不你来我家取吧,我给你一个。

  李小说:我家里有上岁数的老爹要伺候,我走不开,再说我连你家大门朝哪开都不知道。

  姑娘笑了,说:咱们是邻居啊,我家就在南边的林子里,你回家跟你爹说,你爹就明白了。

  姑娘要离开时天突然阴了下来,黑漆漆的,像是要下雨。

  姑娘顺手把头上的大红花摘了一个瓣下来,丢到河里,花瓣漂到李小跟前。

  姑娘说:你把这个拿在手里,就拿这个照个亮吧。

  李小把花瓣托在手上,只见那东西有拇指盖大小,红莹莹地发亮。

  他正想问姑娘这是什么,抬头时姑娘却已经不见了……”

  ………………

  (本书到这个月末差不多就能完本了,下本书是以陈保柱为主角,故事从1950年开始,他与炭头的相遇……,第二年,正是咱小苏大夫父母双亡的时间节点。)

  话说人家的书都是越写越靠近现代,咋我地书越写越往后头走捏?这要是真的写到昂帮爷爷年轻时,岂不是要写到民国,大清?0 0#
  http://www.yqzw5.cc/yq22019/4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