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现世·一家三口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期末考试结束以后,一周内张先生和张女士不约而同回来陪张海桐。张海桐本来想说自己考的还不错,然而夫妻俩并没有问这个事。

  而是另外问起一个无足轻重的问题:“桐桐,今天我和你爸就不在家做饭了,咱们出去吃。你想吃什么呀?”

  张先生说:“咱们这附近好像只炒菜和烤肉串串火锅什么的。实在不行就开车去市中心好了。”

  张海桐有点奇怪为什么父母如此开心。

  对比之前的样子,张女士和张先生虽然也很和蔼,但是不像现在这样……兴奋。

  事实上,夫妻俩在确定孩子的特殊之处的时候,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就用大半积蓄盘下一家超市。假如小孩以后无法融入社会,还可以拥有自己的产业。

  不仅如此,两个人很早就考虑给一家三口包括老人购买各类保险,以此保证年老的时候不拖累自己的孩子。

  再加上夫妻俩留下来的积蓄,张海桐怎么样都可以平安度过一生。

  毕竟小孩只是社会化可能不成功,又不是弱智。

  而且孩子很听话,基本不可能行差踏错。张海桐自认为这些特性他延续的很好,因为听话和沉默本来就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因此他实在没明白张女士和张先生兴奋的点在哪里。

  这都大晚上了,张海桐也不想两个人折腾。考虑到父母天天在外工作的饮食状况,最后选择炒菜。

  别的虽然更刺激味蕾,但现在是晚上,两位大人不一定受得了。积食怎么办?

  选菜的时候张女士让张海桐点,他抓着那张菜单。最后也没递出去。

  因为没必要,他们希望自己来点。考虑到之前吃饭的习惯,张海桐点了五菜一汤,荤素搭配。

  吃饭的时候,张女士拿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夫妻俩对面坐着张海桐,拍照的时候他刚好在中间。

  张先生似乎很喜欢参加张女士这些小活动,认真的提出一些意见,比如p哪里图片会更好看。

  “桐桐,好看吗?”张女士把自己的手机递给张海桐。她的手机壳上贴了很多小装饰,上面还挂着一个小熊。

  那个小熊是张海桐读幼儿园的时候,张女士给他挂在书包上的小挂件。后来张海桐长大了,小熊挂件就一直挂在张女手机上。

  照片里的张海桐的脸已经在向成年人转变,却还带着少年气。他长得像妈妈,继承了妈妈的脸型,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一点。

  张女士很多次碎碎念,说要是他长得更像张先生就好了,那样年纪轻轻就是一个霸总级别的大帅哥,看起来就不好惹。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张女士虽然性格强势,但是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因为脸显得小确实吃过亏。正是因为这一点,才非常希望孩子外形上别吃亏。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

  张女士的妈妈只好安慰她:“没事的,儿子像妈命好的。你们要是生个女孩儿像他爹,那也命好。”

  张女士大为不满,又问自己妈妈:“那如果桐桐像爹,命就不好了?他爹命多好,碰见了我!我把他当一起长大的亲人疼。”

  所以张海桐,命肯定也很好。

  张女士的妈妈无奈道:“对对对,像谁命都好,像你命更好。好不好啊乖乖。”

  张女士满意了。

  张海桐有点不适应这么轻松的氛围,但他还是认真的看了很久,一脸严肃的说:“好看,妈妈很漂亮。”

  张女士哈哈大笑。

  这家菜馆开在他们小区楼下,来来往往各种人都有。人声鼎沸,十分热闹。而且四川人本就热情,更不在意有一个人在这里大笑。

  她笑完了,才说:“桐桐,我是让你看照片好不好看,不是让你说妈妈漂不漂亮啊。”

  张先生不服气道:“就是啊。你怎么不说爸爸帅啊,我跟你说,我年轻的时候……”

  他得意的扯了扯自己的衣领,开始说起自己读大学的光辉岁月。张海桐犹豫着要不要告诉张先生,他脸上有粒带着菜油的米没擦掉……

  张海桐就换了个说法。“照片好看,妈妈更好看。”

  张先生泄气道:“难道没有我的份吗?我在这个家的地位已经这样了吗。”

  张海桐:“……爸,你脸上有米。”

  张女士转头一看,又开始笑。“对对对,你脸上有米,你要留着晚上当夜宵啊?”

  张先生:?

  吃过饭,张海桐被夫妻俩挤在中间。三个人时不时讲讲话,没话讲就安安静静走路。华灯初上,路灯暖黄色的光芒映在粗糙的人行道上。

  路过转角的超市时,张海桐忽然说:“妈妈,我约了朋友,八月要出去长白山玩。可以问你拿一些钱吗?”

  张女士和张先生都停下脚步,两人对视一眼,脸上笑意更甚。张女士问:“桐桐,是跟徐阿姨的孩子一起吗?”

  张海桐点头,似乎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他又说:“还有班长,你们开家长会应该见过。我们最多只去一周,很快就回来。路上也会报备的。”

  张女士立刻示意他停,张先生说:“那很好啊。我们小桐有新朋友了,而且还要结伴出行。这是第一次出门玩吧,爸爸妈妈很开心。”

  “爸爸妈妈明天给你卡里转一笔钱,不够再问我们要就行。出门在外,别太亏待自己。”

  张海桐看着他俩说的有来有回,半晌才迟疑的问:“你们,不问一下具体细节吗?”

  张女士大为不解。“你今年多少岁了?”

  张海桐憋了好几秒,艰难的说:“十五岁了吧,快十六了。”

  张先生又说:“之前的伤口好了吗?”

  张海桐点头。

  张女士继续道:“不是一个人出门吧?都是好朋友的吧?”

  张海桐再次点头。

  张先生笑着问:“那也会记得跟爸爸妈妈通电话对吧?”

  张海桐继续点头。

  张女士总结道:“那不就对了吗?只要走正规途径,有什么不放心的呀。妈妈听说八月长白山人很多的,治安肯定也不差。桐桐也长大了,肯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话虽如此,张海桐还是听得出来两人隐含的担忧。他们只是开放,不是心大到完全不关心。

  张女士和张先生继续维持着刚刚的队形,像小时候那样拉着张海桐的手夹着人向前走。张女士说:“而且爸爸妈妈很高兴,桐桐有自己的社交,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要做的事。”

  “要出去玩,就要开开心心的玩。这是你们同学之间自己的约定,爸爸妈妈作为大人,过度干涉的话,桐桐玩的也不开心啊。”

  或许是小时候张海桐的状况实在不好,这让夫妻俩养成了直白表达感情的习惯。这种习惯对非人状态下的张海桐很好,但对于现在的张海桐,却有点手足无措。

  他默默握紧两人的手。

  一家三口就这样慢慢的散步,慢慢的回家。

  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http://www.yqzw5.cc/yq21835/6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