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打谷场上(4)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荀彧清楚地记得,他在青州时,孩子们并不那么馋肉,京都的孩子也不是那么馋肉;天黑之后,庄中一片漆黑,说明庄户连蜡烛、油灯都舍不得点;
庄民宁愿自己饿着,也要招待他们,可见庄民是如何惧怕大汉官员;
庄中无人识字,自然就没人给庄民读报。这一现象竟然延续了五年之久。蒙学呢?读报人呢?
数年来,吏部监察署、州府监察司、郡府监察使,竟然没人上报;
石门庄的百姓,明显尚未学会炒菜、烧菜,招待他们这些“大人物”,才只能炖肉……
庄中无人识字,那农家乐是如何记账的?
对了,好像只有农家乐还不错。可真的不错吗?
这些年来,农部商署可从来没上报过农家乐的情况,只报沧海商号经营得很好,给国库增加了多少盈利……
桩桩件件,都在撕扯着荀彧的五脏六腑。
他这个丞相,做得如此失败吗?
大汉官吏,为何有这么多阳奉阴违者?
吏部、州府、郡府又是如何考成官吏的?
大汉新制执行了多少?
执行的程度如何?
……
太多太多的问题,盘绕在荀彧的大脑中。
原来为一朝丞相,并不是在高居中枢运筹帷幄就可以的。
蔡成此时却笑着对荀彧说道:
“这些事情,均不是什么急事,无须着急处置。我们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多了解细节,才能发现哪些是表面的问题,哪些是根本的问题。
“如若我们急于处置,往往是只处置了表面的问题,却忽略了根本问题。”
“会不会是大汉新制中还有欠缺之处?”荀彧声音很轻,仿佛是在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问蔡成。
蔡成点了点头。
蔡成知道荀彧不是在质问自己。
自己在漆垣时,便与荀彧交流过,任何机制都有两个特点:
第一是初始时,都不会完美无缺。而是需要中枢之人时刻关注,并随时完善。
第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制中的很多条款可能会过时,反而制约了社会发展,则需要随时修正、添加。
所以,蔡成知道,这是荀彧在自问。
大黑庄主安排好后,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荀彧马上招呼大黑庄主,“走,我们坐到桌前,先吃晚餐。我有一些问题想要问你。”
一个妇人走了过来,递给大黑庄主一块麻布巾。
大黑庄主胡乱了擦了擦头上的汗,便跟着荀彧走向桌前。
荀彧把之前农家乐掌柜也叫到了一起。
他如今已经明白,和最底层的人聊聊,能够了解最真实的民情。
这里面包括官府的情况,还包括农庄、农家乐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当然,前提是庄民不知道他是大汉丞相。
石门庄的庄民如此怕官,真要是知道他是大汉丞相,吓都吓死了,根本不敢,也不可能对他说什么。
反之,那些前朝旧臣,却把蔡成给围住了。
今天的炖肉、米饭,他们是不会吃的,而是请庄中的孩子吃。
出巡之人的晚餐,只能是龙鳞卫为他们烤肉,并待庄内之人都吃完了后,再煮一些饭。
前朝旧臣把蔡成围住之后,当然先是与蔡成没来由的寒暄一番,夸赞蔡成带他们陪陛下出巡,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而他们也从刚刚浏览的《巡察手册》上,学到了很多……
一阵寒暄之后,还是由他们这些人的领袖杨彪先开口。
“公子,其实,汝让吾等点评大汉新制的利弊,吾等早已点评过了。”
“哦?文先公是何时点评的?我怎么没听丞相提起过?”
杨彪和所有前朝旧臣有些尴尬。
“嘿嘿,《汉报》上刊登的那些指责大汉新制弊端的文章,大多出自吾等授意。”
本以为蔡成听了会发怒,他们也做好了接受狂风暴雨的准备。
谁知道,蔡成听了后,头一抬,一脸惊喜地问道:“如此说来,诸公都深研过大汉新制,且知大汉新制之利弊了?”
杨彪、崔烈、马日磾等人,只能尴尬地点头。
只有阴修又舔了上来。
“公子,大汉新制中,废除的七条,以及修正的数百条,大多出自吾等这些前朝旧臣。”
很多人鄙夷地瞥了阴修一眼,可阴修毫不为意,反而是有些殷切地望着蔡成。
“如此说来,诸公对完善大汉新制有功。这太好了。从中不仅可以看出诸公智慧之高,亦是诸公重回朝堂的最大倚仗。”
蔡成眉飞色舞。
他就知道,能混迹于朝堂之上的人,肯定都没有那么简单。
能从他撰写的大汉新制中找出毛病,也说明,他们在大汉新制上下了很多功夫。
如果把这些功夫用于政事,肯定也能做出成绩,甚至是成就。
如此,京都的官吏是否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空缺了?
这些前朝旧臣直接搞不懂了。
我们那是在民间读书人的背后,鼓动他们挑大汉新制的毛病,也是反对大汉新制的体现。
结果,你成公子不仅不怒,反而还喜上眉梢了?
杨彪正想开口说什么,却被蔡成抬手止住。
“我知诸公当初是为了反对大汉新制才在背后挑新制的毛病,然后再鼓动在野学子投稿到《汉报》。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诸公只是反对、只是谩骂,却找不出大汉新制的利弊,那诸公便会让天下失望了。
“而发现大汉新制的优劣之处,只能逐字逐句细研。如此,我大汉岂不是又多出许多熟知且深入理解了大汉新制之人?”
蔡成略带戏谑地望着被篝火映照着的这些前朝旧臣。
众人都面露尴尬。
不等他们说什么,蔡成又开口说道:“诸公是否还记得商鞅变法的核心是什么?”
这次是马日磾反应快,马上接口答道:“论迹不论心?”
“哈哈,翁叔公所言正是商鞅变法指导思想之一。”蔡成赞许地点了点头。
由于每天在家没事,他们把每期《汉报》都读得快倒背如流了,这些年来,也在《汉报》上见过太多的新名词,自然知道“指导思想”的意思。
喜欢三塑强汉
http://www.yqzw5.cc/yq21786/7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