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开学第一课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因为那么小一张床,三个人根本就不好睡。

  因此王桂兰一晚上都没怎么睡着,弄得其他人都没睡好,今天早上才起来的这么晚的。

  魏薇都领完书回来了,她们才刚刚起床。

  现在早就饿的前胸贴后背了,只想吃点东西。

  出门前李曼丽又整了整自己的床铺,记住自己床铺的样子,看着王桂兰道:

  “我记得自己的床铺的样子,要是我回来的时候发现乱了,你们上去了,你也等着原价赔给我吧。”

  听到这话,吴丽等条件不错的几个人都认真的整理了一下床铺,虽然没说什么,但动作已经表明了。

  看到她们这样,王桂花后槽牙都差点咬烂了。

  下午魏薇还是回了一趟寝室,因为得要配把钥匙才可以。

  第二天就是正式开学了,校园里也没有了背着大大的包裹行走的学子了,每个人都是背着个书包,或者拿着几本书。

  京大中国语言文学系的新生教室里,嗡嗡地响着压低了的交谈声,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崭新的、躁动的期待。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天之骄子,从四面八方、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汇集到这里,眼底都烧着一团火。

  萧学沐将魏薇送到门口就离开了,魏薇一进教室,眼尖的刘琳就看到了,立马朝魏薇挥手。

  “薇薇,这里。”

  见状魏薇也没有找座位了,直接找刘琳她们走去。

  “薇薇,你今天晚上就回来睡了吗?”

  魏薇点了点头,“对。”

  说起这个刘琳就叹了一口气,“唉,你做好心理准备吧,这两天我都要疯了,晚上完全睡不好。

  那两小孩天天吵到半夜,上半夜小孩吵,下半夜呢,王桂兰又动来动去的,完全睡不着。”

  听到这个魏薇才想起来两个皮孩子。

  “对了,孩子呢?谁帮她看着?”

  刘琳重重叹了一口气,兴致也不高,“在寝室呢!”

  魏薇非常震惊,“在寝室!!!就两个孩子!寝室那么多热水瓶,到时候打破了怎么办?热水瓶不说,等一下伤到了孩子呢?”

  “她用两个布条将孩子绑在床脚处,碰不到热水瓶。”

  说起这个刘琳声音嗡嗡的,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王桂兰的。

  要说她可怜吗?真的非常可怜,但对王桂兰她是真的喜欢不起来。

  要讨厌她,可看到她这模样也不知道该怎么讨厌。

  对于这个魏薇也不好说什么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上课铃尖锐地撕破了这片嘈杂。

  几乎是踩着最后一个尾音,教室门被“吱呀”一声推开。

  所有目光霎时聚焦,一位约莫四十岁上下、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中山装的男人走进来。

  他身材清瘦,面容温和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鼻梁上架着一副塑料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沉静而透着暖意。

  走到讲台中央,将手里一个旧的、有些磨损的黑色人造革公文包放下,双手撑在讲台边缘,环视着下面一张张充满渴望与忐忑的年轻面孔。

  短暂的安静后开口了,声音不高,略带沙哑,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同学们,你们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李,单名一个‘耘’字,‘耕耘’的‘耘’。

  从今天起,我就是我们七七级中国语言文学系一班的辅导员。

  未来四年,也将是大家学习上的同行者,和生活上的……嗯,算是个老大哥吧。”

  听到这话,下面不少紧张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个辅导员看起来好像还挺好相处的。

  李耘停顿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

  “看到你们坐在这里,看见你们眼里希望的火苗,我这心里头……真是百感交集。

  你们不容易,坐在这间教室的大部分人,都走过了一段绝不平凡的路。”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教室,似乎想记住每一张脸,声音里多了一份郑重。

  “我和你们很多人一样,是‘老学生’,十年前,我在北大读大三。

  后来……后来形势变化,学业中断,我去过干校,也下过田地,扛过锄头,也写过检查。

  但心里头,始终没放下书本,没放下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文字、文章、文化。”

  李耘没有过多渲染,语气平静,却带着千钧的重量,让台下许多知青都感同身受了。

  这几年他们真的很苦,连怎么熬过来的都不知道,一直到现在坐在教室里都还有一种恍惚的不真实感。

  “现在,春天回来了,我们能重新坐在这里,是无数人的期盼和牺牲换来的。

  国家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知识、寄托在科学、也寄托在人文精神上。

  而我们中文系,就是要接过这份传承,去思考、去书写、去发出这个时代最清醒、最有力、也最温暖的声音。

  我这辅导员,不单是管纪律、管生活,我更希望,能成为大家学问上的‘同窗’,一起重拾荒废的时光。

  你们有任何问题,学业上的,思想上的,甚至生活上的难处,都可以来找我。

  我的办公室就在三楼东头那间小屋,门常开着。”

  说完李耘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李耘”,字迹端正而有力。

  “希望在未来四年,我们能像我的名字一样,在这片被春雨重新浇灌的学术沃土上,一起辛勤耕耘,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期待看到你们每一个人,都能长出最饱满的穗子。”

  李耘的话一落台下就响起来热烈的掌声,也让他们的校园生活生动形象和真实了起来。

  “好了,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今天是我们的第一课,我们不急于讲授专业知识,首要的是互相认识,并组建起我们的班委。

  现在,该轮到我来认识你们了,谁第一个来?想竞选班干部的心里也有个准备。”

  李耘放下粉笔,拍了拍手上的灰,微笑着望向台下,眼神里充满了鼓励和期待。

  李耘的话落没人上台,李耘也没有催他们,就这么笑眯眯的鼓励着他们。

  这是终于有人站了起来,第一个上台的是一个非常自信张扬的男生。

  “大家好,我叫谢听序,今年十八岁,刚从北京第一中学毕业。

  现在能和来自天南海北的各位英才一起坐在这个梦寐以求的教室里,成为京大中国语言文学系七七级的一员,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也无比的激动。

  说实话,站在这里,我的心跳得很快,因为我知道,在座的每一位,都经历了不平凡的考验,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从四面八方汇聚于此。

  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可能有一段沉甸甸的故事,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开展一个属于我们的未来。”

  说完谢听序就鞠了一躬,台下立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掌声停止了谢听序也没有下台,“还有,现在我想竞选一下班长这个职位。

  我生长在教师家庭,父母都是第一中学的老师。

  他们教给我的,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对学问的敬畏,对集体的责任,以及为人处世的真诚。

  从小到大,我在校园里耳濡目染,看着我的父母和他们的同事们如何为学生操心,如何为班级付出。

  我深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像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的构思、真挚的情感,更需要所有“字符”的紧密团结、相互呼应。

  班长,不是一个官衔,更不是权力的象征。它意味着服务,意味着担当,意味着沟通与奉献。

  如果我能够当选,我向大家承诺:

  第一,我会做好“勤务员”。尽我所能,协助老师,服务同学。

  无论是学习上的疑难,还是生活上的不便,我都愿意第一时间去倾听、去沟通、去想办法解决。

  ……

  希望大家能信任我,给我一个机会,投我一票,谢谢大家!”

  谢听序的话一落下面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没有想到第一个上来的就是竞选班长的,还这么优秀。

  不过其他那些想竞选班长职位的就有压力了。

  自我介绍环节开始,一个个名字,带着天南地北的口音,或羞涩或激昂地响起:“来自陕北插队”,“原是沈阳铁路局的工人”,“热爱鲁迅”,“梦想成为诗人”……

  时代的光影与个人的抱负在这些简短的话语里交织。

  这场热闹的盛宴魏薇还看得津津有味的,很快就轮到她了。

  魏薇一上台,不少人眼睛都亮了,因为魏薇无论是长相还是穿着打扮都非常吸引人。

  但她一开口所有人都惊讶了,真的看不出来这是一个已经二十二岁的人,也看不出来她在乡下待了好几年。

  “大家好,我叫魏薇,二十二岁,来自东北插队,兴趣爱好好像没有,很荣幸能和大家在这里相遇。”

  兴趣爱好还是有的,只不过她的爱好在现在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一个简单的介绍完后魏薇直接就溜下台了,所有人都有些猝不及防,都还没有反应过来,魏薇已经下去了。

  只有李耘在听到魏薇介绍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到了要投票的时候,班长、团支书几个职位陆续有人毛遂自荐或被人推举,过程还算顺利。

  到了学习委员时,卡壳了,虽然有自荐的,但李耘有些不太满意,他有更合心意的人选,但他看上的人没有参与竞选,而且是任何竞选都没有参与。

  李耘看着台下,“同学们,我有一点小建议,学习委员责任重大,不仅要自己学业过硬,更要能带动大家、协助老师。

  尤其我们中文系,逻辑思辨能力也极为重要,所以我在这儿推荐一个同学,那就是魏薇同学。”

  听到这话,正在看戏的魏薇直接愣住了,这吃瓜是吃到自己头上来了?

  魏薇惊讶的看着李耘,不知道李耘在这搞什么。

  虽然魏薇的自我介绍极短,大家对魏薇的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听到这话众人都朝魏薇的方向看了过来。

  魏薇被老师点名,虽然非常惊讶,但还是条件反射性的站了起来。

  等站了起来才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魏薇指了指自己,“老师,是说我吗?”

  李耘点了点头,“对,就是你。”

  魏薇连忙拒绝,“不行,不行,我不合适,我承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这班里这么多学生,年纪大的三十岁,年纪小的十七八岁,还有结婚了的,有孩子的,像王桂兰这样的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班级的班干部魏薇打死都不做。

  她又没有什么目标,也不需要什么漂亮的档案,也不需要什么资历,她只是想混个学历而已,她才不要去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李耘鼓励道,“我相信你可以,而且能够做的非常好。”

  听到这话魏薇直接傻眼了,她不需要他的相信啊!

  李耘看着其他同学好奇的眼神,怕众人误会魏薇,开口解释道:

  “我相信大家会好奇我为什么会举荐魏薇同学,那是因为魏薇同学非常合适。

  魏薇同学的高考分数是我们班最高的,她以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我们学校。

  语文只扣了三分,数学满分。”

  听到这话大家都有些惊讶,没想到魏薇是班里的第一名,要是这样的话,李耘举荐魏薇也不奇怪了。

  他们不知道还有让他们更惊讶的,只听李耘继续解释道。

  “而且她不是文科生,是理科生,理科只扣了六分,以总共扣九分的成绩考入了我们学校。”

  听到这话下面的一片人都震惊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在这个班级里面,除了老师只有刘琳知道这件事。

  刘琳知道这件事还是因为她哥哥学的是物理,她爸也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她爸听她哥哥的老师吐槽才知道她们学院来了一个奇葩,所以才会了解一些。

  说实话,所有人都是不理解的,魏薇在理科方面这么有天赋,为什么会来文学院,这完全就是脑子短路了。
  http://www.yqzw5.cc/yq21638/7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