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因果如影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从前有个张老汉,膝下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张有才早早成了家,娶了媳妇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女儿张兰,待字闺中尚未出嫁。可这张有才两口子,对自家老爹那是相当不待见。他们瞧着张老汉年事已高,干活啥的都使不上劲了,便觉得他成了个只会吃闲饭的累赘。可怜张老汉一把年纪了,还得每日拖着疲惫的身躯上山砍柴,就为了能换点微薄的生活费,勉强维持生计。
这天,张老汉像往常一样在山上砍柴。忽然,不远处传来一阵急切的呼喊声:“救命啊!”张老汉心里“咯噔”一下,赶忙循着声音跑过去。这一看,可把他吓了一跳,只见一只体型硕大、花纹斑斓的大花豹子,正紧紧追着一个妇人,那妇人吓得脸色煞白,脚步踉跄。
张老汉这人,心地善良得很,压根儿就没多想,抄起手里的柴刀就冲了上去。他拼尽全力与那花豹子周旋,费了好大的劲儿,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才总算把那花豹子给赶跑了。可他自己也没能讨到好,胳膊上、腿上都被花豹子抓得血肉模糊,鲜血直流,疼得他直咧嘴。
等缓过神来,张老汉这才发现,自己救下的这个妇人好像有些不对劲。他试着问她话,可这妇人只是“嘿嘿”傻笑着,一问三不知,连自己姓甚名谁、家住哪儿都记不清了。
张老汉犯了难,看着这受伤的傻妇人,又瞅瞅自己身上的伤,无奈之下,只能忍着疼,一瘸一拐地把傻妇人领回了家。
儿子张有才和儿媳一看到老爹受伤回来,还带了个傻婆娘,顿时火冒三丈。张有才气得直跳脚,指着张老汉的鼻子就骂:“爹啊,您可真是能耐!本想着您上山砍点柴火换点钱,结果倒好,把自己弄成这副德行,还弄回个吃白饭的傻子,咱家粮食多得能堆成山了是吧?”
儿媳更是刻薄,她撇着嘴,一脸嫌弃地说:“爹啊,您看看您自己,都土埋半截的人了,指不定哪天两腿一蹬就走了,还有这闲心去救人?我看您啊,是想给自己找个老伴儿吧?咱家这小庙可容不下您这两尊大佛,要不您带着这傻子新媳妇一块出去过得了!”
女儿张兰正含着泪,小心翼翼地给爹爹包扎伤口呢,一听哥嫂这话,气得浑身直发抖。她涨红了脸,大声说道:“哥嫂子,你们还有没有良心啊?要不是你们嫌爹是累赘,爹用得着这把年纪还上山去拼命吗?爹救人是积德行善,你们怎么能说出这种没良心的话?”
儿媳一听,立马叉着腰,扯着嗓子骂道:“好你个死丫头,吃家里的喝家里的,还敢顶撞我?行,你们仨不是亲如一家吗?都给我滚,爱去哪去哪!”说着,就上手往门外推人。
张兰心都凉透了,她知道哥嫂早就想把这个包袱甩出去。她一抹眼泪,坚定地说:“走就走!爹,我养您,咱们走!”说完,便扶着受伤的爹爹,拉着傻妇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个冰冷无情的家。
张兰带着两人找了个破庙暂时安顿下来。可真是祸不单行啊,张老汉本来就伤没好,又因为哥嫂的事儿急火攻心,再加上一路折腾,一下子就病倒了,发起高烧来,整个人昏迷不醒。
张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庙里团团转。她没钱请大夫,只能守在爹爹身边,一边掉眼泪,一边用湿毛巾给爹爹敷额头。旁边的傻妇人看张兰哭得这么伤心,也急得抓耳挠腮,跟着“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忽然,她好像想起了什么,把手伸到张兰面前,摊开手心,里面竟躺着一块温润剔透的玉佩。她结结巴巴地说:“卖……卖了看病。”
张兰又惊又喜,也顾不上多想,连忙谢过妇人,拿着玉佩就往当铺跑去。嘿,您还别说,这玉佩竟然当了整整十两银子呢!
张兰拿着钱,赶紧抓了药回来。张老汉吃了几天药,病情总算慢慢缓了过来。张兰又用剩下的钱买了块薄地,三人搭了个草棚,虽然简陋,但好歹也算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家。
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张兰勤快能干,傻妇人被张兰启名叫秀儿,别看她憨憨的,干起活来却是一把好手。三个人相依为命,互相扶持,这小日子也慢慢有了些生气。
这天,张老汉和秀儿下地干活去了,张兰一个人在家缝补衣服。突然,一群官兵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领头的官兵手里拿着一张画像,厉声问道:“这玉佩哪来的?”
张兰心里“咯噔”一下,害怕这玉佩惹出什么祸端,连累到秀儿,便赶紧说道:“是我捡的。”
官兵哪会相信她的话,正要动手抓张兰,这时,张老汉和秀儿正好回来了。官兵们一看到秀儿,眼睛都直了,赶忙掏出画像仔细比对,确认无误后,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客客气气地把三人请到了县衙。
原来,这傻妇人秀儿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她是新上任的周县令的亲娘。当初,她陪着儿子上任,半路上遇到了一伙山匪。那些护卫们拼死抵抗,才让她侥幸逃了出来。可她因为惊吓过度,就变得傻乎乎的,连自己是谁都记不清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县令剿灭了那伙山匪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娘亲的下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最后,他凭着娘亲从不离身的这块玉佩,一路追查,才找到了这儿。
周县令见到失而复得的亲娘,激动得扑上去就抱着娘亲大哭起来:“娘啊,儿不孝,让您受苦了!”说也奇怪,这周县令抱着娘亲,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秀儿那原本浑浊的眼神“唰”地一下就变得清亮了。她搂着儿子,神智竟然完全恢复了。
她流着泪,感激地说:“儿啊,咱娘俩能团聚,全靠这两位恩人啊!”接着,她就把张老汉怎么救她,儿子儿媳怎么刻薄,张兰怎么孝顺,怎么用玉佩给她看病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全说了出来。
周县令听了,又是感动又是气愤。他对着张老汉“扑通”一声跪下,诚恳地说:“张老,恩公救母大恩,恩同再造啊!您要是不嫌弃,从今往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给您养老送终!”
就这样,张老汉和张兰在县衙住了下来。周县令年轻有为,风度翩翩,和张兰朝夕相处,慢慢地两人就有了情谊。老太太秀儿也特别喜欢善良纯真的张兰。
第二年,周县令便风风光光地把张兰娶进了门,张老汉一下子就成了县太爷的岳父,这可真算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回了张有才家。两口子一听,肠子都悔青了,连夜就跑去县衙攀亲戚。
可周县令最恨的就是那些不忠不孝之人,张兰也早已对他们寒了心,直接就给他们吃了闭门羹。
碰了一鼻子灰的两人还不死心,回去后,仗着有个县令妹夫,就在乡里横行霸道起来,欺压百姓,大伙敢怒不敢言。
可这人算不如天算啊,没过几天,两人就突然暴毙身亡了。咋回事呢?原来是被剿灭的那伙山匪还有几个漏网之鱼,他们不敢找周县令报仇,就把满腔的恶气全撒在这对到处瞎白话的县令亲戚身上了。
您瞧瞧,这不就是老天爷给他们的报应吗?张老汉心善救人,张兰孝顺纯良,老天爷就给他们铺了一条大富大贵的路。而张有才两口子刻薄寡恩,不孝不义,老天爷连让他们改过的机会都没给,直接就把他们收走了。
所以说啊,人这一辈子,头顶三尺有神明,是福是祸,全都在自己脚下的路怎么走呢。
喜欢短篇民间故事
http://www.yqzw5.cc/yq20592/6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