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魔高一丈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在一位由“老鬼”伪装成的、沉默寡言却“经验丰富”的“家族法律顾问”的“见证”下,在一份厚厚的、条款复杂晦涩,当然是刻意为之的英文信托协议上。

  杨兰兰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开始按照指示,通过多个离岸空壳公司账户,将她掌控的那笔庞大的、2万亿规模的资金,分批转入“纳特”提供的那个看似无比正规、实则完全由“电子眼”控制的“罗斯柴尔德加密平台”。

  每一次转账,顾十七都会让平台显示出一个“成功接收并增值”的虚假界面,甚至偶尔会返还一小部分“早期收益”给杨兰兰,让她尝到甜头,更加深信不疑。

  “看,我说过,家族的力量是无穷的。”“纳特”搂着杨兰兰的肩膀,指着屏幕上疯狂上涨的数字,微笑着说。

  杨兰兰依偎在他怀里,眼中充满了对财富和未来的憧憬,完全不知道自己正眼睁睁地看着所有的钱,流入一个无底的黑洞,一个标准的、教科书级的庞氏骗局。

  杨兰兰回到家来回踱步,终于停下了脚步,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她不能仅仅依靠“纳特”的一面之词和那份复杂的合同。她需要来自源头的确认。

  她走到书房,打开一台经过自己手下技术人员检查(她自认为是技术人员)的笔记本电脑。

  她没有直接联系“纳特”提供的所谓家族联络方式,而是动用了一条极其隐秘的、她父亲留给她的、用于最紧急情况下的信息渠道——这条渠道理论上可以验证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人物和机构的真伪。

  她斟酌词句,用尽可能谨慎、不带明显倾向的语言,起草了一封加密邮件。收件人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咨询公司邮箱,但这是通往某个强大信息验证网络的入口。

  邮件内容大致是:询问关于一位名为“Nathaniel Rothschild”的年轻先生,自称是英国罗斯柴尔德家族核心成员,近期在澳大利亚活动,并开展某些加密数字资产业务,是否属实?

  其身份和业务是否得到家族认可?

  她仔细检查了加密协议,确认无误后,点击了发送。邮件如同石沉大海,进入了浩瀚的网络世界。

  她不知道的是,从她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起,这封邮件以及任何可能的回复,就已经落入了“电子眼”如同天罗地网般的监控之中。

  “电子眼”的领域。

  在网络空间的深处,“电子眼”的自动化系统瞬间就捕捉到了这封从杨兰兰酒店IP发出的、带有特定加密标记的异常邮件。算法迅速解析其目标地址,识别出那是一个与数个国家级情报机构有隐秘关联的验证通道。

  “目标启动最终验证程序。通道已识别。执行‘镜像回响’方案。”电子眼冰冷的电子音在顾十七的加密频道里响起,毫无情绪波动。

  “允许执行。回复要符合古老家族的傲慢与谨慎。”顾十七的指令简洁明了。

  “电子眼”微笑,开始工作三步走。

  1. 拦截与复制,杨兰兰的原始邮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完整拦截、复制。一份留底分析,另一份则被允许继续沿着原有路径发送,但它最终到达的,将是“电子眼”精心伪造的、与真实验证机构服务器几乎一模件的“镜像服务器”。这个服务器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处理这类“特定”的验证请求,并返回“电子眼”编写好的答案。

  2. 分析与伪造,“电子眼”快速分析邮件内容、语气、以及使用的验证通道级别。他调动数据库中海量的关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历史、公开及半公开的人员信息、行事风格、甚至是一些流传的八卦轶事。他开始精心回复。

  3. 回复,回复邮件必须看起来来自那个权威的验证机构,语气官方、谨慎、略带居高临下。内容不能过于热情,也不能直接否定,要符合古老家族对隐私的极端保护态度,同时又要给予足够的“确认”以消除疑虑。

  几分钟后,一封看似来自那个隐秘验证机构的回复邮件,通过了所有严格的反垃圾邮件和加密验证,出现在了杨兰兰的邮箱里。

  杨兰兰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立刻点开。

  邮件措辞极其严谨,甚至有些冷淡:

  发件人: [一个看似官方且复杂的邮箱地址,模仿了真实机构的命名规则] 主题:关于您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咨询

  尊敬的咨询者,

  您所提及的纳撒尼尔·罗斯柴尔德(Nathaniel Rothschild)先生,确系我机构记录在案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英国支系的核心成员之一。

  鉴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对其成员隐私及商业活动一贯的保密原则,我机构无法也无需就其具体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您所提及的加密数字资产领域)提供进一步的细节或予以置评。该家族成员的商业行为通常代表其个人或特定关联实体,其合规性由相关司法管辖区及合作金融机构负责。

  请注意,任何未经该家族或其正式授权代表公开声明的业务信息,均建议您保持审慎并自行进行尽职调查。

  [某权威信息验证机构名称] 谨上

  这封邮件写得极其狡猾! 它首先确认了“纳特·罗斯柴尔德”身份的真实性,这是杨兰兰最想听到的。

  然后它立刻用“隐私原则”和“无法置评”抬高了姿态,符合古老家族的神秘感,同时也完美解释了为什么“纳特”的业务如此低调隐秘。

  最后那句“保持审慎并自行进行尽职调查”,听起来像是标准的免责声明,但在已经得到“身份确认”的杨兰兰听来,反而更像是一种官方式的、不反对的默许!

  “电子眼”精准地抓住了杨兰兰的心理和她所信任的机构的语言风格。

  杨兰兰反复将这封短短的邮件读了好几遍,每一个词都仔细斟酌。巨大的兴奋瞬间冲垮了她最后一丝疑虑!

  喜欢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
  http://www.yqzw5.cc/yq19887/7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