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诸王安置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八皇子闻言,把手中的鸡汤放到案几上,右手捏了捏眉心,长叹了一口气。感慨道:“瞧人家这当母亲的,为了儿子,命都可以不要,真让人羡慕。”

  常维面无表情,他为皇后娘娘不值,娘娘高龄产子,半生只生养了一个儿子。平日保护得过严,也是为了他的安全。从出生那日,时时为他谋划,日日不得安眠,恨不得把心都扒给他,他却不领情呢。

  常队长听八皇子这样说,看了一眼主子的表情,实在忍不住了,说出实情来:“殿下,您以为刘淑妃是自愿为了儿子当垫脚石的吗?是静王殿下用两个庶出孩子的性命,逼得淑妃娘娘不得不做牺牲。”

  八皇子呆住了,白雪也神情复杂,把马明内总管传过来的事情经过,仔仔细细讲了一遍。八皇子一言不发地听完,浑身发冷,一向柔弱多病的三哥,竟然是这样的魔鬼。为了争一争储位,竟然把亲生的儿女杀害,挖心烹肉,去逼自己的亲娘杀身成仁。

  白雪叹道:“殿下,皇家是天下地位最高的人家,争夺储位更是凶险万分。娘娘对您保护太多,引起了您的反感,其实真是怕您出事。您看这几年后宫中,高位的娘娘们姐妹相称,亲亲热热的,其实都是面子情。暗地里,都恨不得整死对方。”

  常维冷笑:“之前,后宫有子的妃嫔各有力量,都想把皇后母子都除掉,什么投毒、刺杀、诬陷、借刀杀人都用过了。是娘娘神通广大,事前得知她们的动向,才巧妙地避过了。”

  八皇子皱眉:“此话当真?可有实据?”

  常维拉开衣服,他左边肩膀上有一处箭伤,伤处范围特别大。

  他冷冷地道:“殿下八岁时,七皇子约你逃课,去皇庄玩耍,其实是有意置殿下于死地。七皇子的外祖柴家人暗中埋伏,想射杀您。是娘娘吩咐属下马上寻找着,那次死了三个兄弟,属下也中了箭。那箭头带毒,要不是神医谷的高手给属下割肉刮骨,属下也不在了。”

  白雪道:“庆王在朝堂上提出子贵母死之策,其实是在逼迫皇后娘娘。可是娘娘不想死,也不能死,殿下养尊处优,一直都活在娘娘的羽翼之下,她没了,怕你孤立无援。后宫凶险不比前朝弱,何况,前朝后宫一直都是利益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

  八皇子心情复杂,他有些烦躁地嚷:“别说了,本殿不想听,你们都是母后派来的人,早被她洗脑了,她说什么你们都信,本殿的委屈却没人看见。”

  照顾八皇子的人都暗自叹息,养出这样的白眼狼儿子,皇后娘娘也是没做好梦啊。

  八皇子还在絮叨:“前几日,因同窗胡说,本殿就问母后一句。她恼羞成怒,连累了多少人,还责打儿子,弄得本殿没有面子。以后再去国子监,怎么面对师长同窗呢?就是见了二皇兄,也不免尴尬。”

  其实,八皇子又不是傻子,他也在反省,只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好是青春期,特别要面子。众人都来劝说,他反而不好下台阶,显得他无理又无能。

  后宫死一个妃子本不算国家大事,皇帝也不能因为此事就辍朝,还得照常上朝。果然就有三皇子一脉的官员上奏,要求皇帝兑现诺言,封三皇子为太子。皇帝当时脸色就不好了,有些骑虎难下。

  如果封三皇子为太子,其他皇子的亲朋好友难免不服,即使当面不敢如何,背后会挑起多少风波。如果不封三皇子为太子,自己说出的话就相当于放屁,会让天下人耻笑。一个君王,信口开河、言而无信、朝令夕改,史书上会记下来,后人会定义为没有信用的昏君。

  皇帝现在左右为难,怎么做都是进退失据,作茧自缚了。

  王右相眼睛直盯着地面,也不上奏反驳,爱咋的咋的。皇帝越老越固执,明明祖宗有惯例,立嗣先立嫡,他偏要逆水行舟。皇帝与皇后不能一心,在立嗣上的想法不能达成一致,王相做为皇后的兄长,说得越多,皇帝越是恼羞成怒。

  反正,皇后飞鸽传书,暗示王右相和长孙一族蛰伏待命,他们乐得看皇帝的笑话。

  皇帝左右为难,看了一眼大殿上站的众臣,没有人主动为他解围。只得点了王右相的名:“王大人,你说说,朕的老三有没有当太子的才能啊?”

  王右相谨慎回答:“陛下的江山,当然由陛下的儿子继承,三皇子是您的亲生儿子,自然有资格角逐太子。立嗣的事是东陈国事,也是陛下的家事,您是一国之主,先有个主意,臣下听您的安排。”

  长孙远上奏:“陛下有意立嗣,几位皇子都有资格。不过,只前五位皇子封了王,开了府,有了自己的势力。后面没有封王的皇子,啥啥没有,就落了下风。”

  皇帝眼睛一眯,这两个老滑头不正面回答,又把皮球踢给他。不过,长孙远有句话也对,几位皇子都是自家儿子,不管是公平竞争,还是早寻退路,早早安排为上。不管谁当太子,其他儿子也得有个爵位,最好安排了封地,万一自己突然出事,也不会太乱。

  皇帝想得差不多了,对宣王殿下道:“皇兄,您是宗长,朕几个儿子都是您看着长大的,都是好孩子。王相说得有道理,一共就这几个皇子,前五个封王了,还剩七个,干脆一并封了爵位,划好封地,各自开府。然后,再综合考虑,看谁更合适登上储位。”

  宣王出列回禀:“陛下的意思,是让臣挑头,跟三省六部的官员商定,几位皇子的爵位和封地,然后再决定太子?”

  皇帝点头:“朕是说过子贵母死,也说过所有皇子的母妃要是有人自愿死了,朕成全她的心愿。但是,现在淑妃刚过世,还未好好入葬,老三还在孝期,朕也悲痛万分。你们逼着朕着急忙慌地封太子,不顾夫妻之情,也不顾母子情深,显得太过凉薄。还是等淑妃的大殡出过,再议此事。”

  王右相和长孙三舅对看一眼,其他大臣也与自己一脉的人互观,大家都不吱声。大致心中有数,皇帝不愿意封三皇子为太子,这是找借口拖延呢。

  皇帝也是个糊涂的,一共就十二个皇子,八皇子是唯一嫡出,身体和智力也没有大问题,理所当然的太子,弄出这么多岔口,真是吃饱了撑的。

  宣王私下接触了王右相和长孙宰相,商量了一下,陛下后七个皇子的爵位和封地该如何定。宣王拿着东陈的全舆图,一直挠头,绞尽脑汁才有了结论。提笔在十二位皇子的名单上标注了爵位、封地,另外写了说明书,解释为什么如此定夺。

  然后交三省六部议一议,批注好了再递到陛下案前,最终如何都是皇帝说了算。

  皇帝看了宣王皇兄递到案前的名单,眯着有些花的眼睛,把名单拉到手臂最远的位置,细细审视。上面三省六部的主官都签了名,显得郑重其事。后面还附了几位皇子的履历,妻妾子女,母系三代以内的关系都写了。

  皇长子李蕴,启辉十九年十月出生,母前太子妃杨氏(畏罪自裁)。已婚,爵位是安定郡王,封地在河北道定州。(早已就封)

  皇次子李藻,启辉二十年三月出生,母江皇贵妃(病逝)。已婚,爵位是魏王,封地为淮南道黄州。(目前在兵部协理事务)

  皇三子李藉,启辉二十五年四月出生,母刘皇贵妃(慷慨赴死)。已婚,爵位是静王,封地为江南东道常州。(目前在礼部协理事务)

  皇四子李范,启辉二十五年九月出生,母罪妃崔氏(因罪赐死)。已婚,爵位是简王,封地为江南西道江州。(身体原因还在休养)

  皇五子李着,启辉二十六年十二月出生,母纪德妃。已婚,爵位是惠王,封地为山南东道襄州。(目前在吏部协理事务)

  皇六子李巷,启辉二十九年二月出生,母卢淑妃(新晋)。已婚,爵位是赵王,封地为山南西道梁州。(目前在工部协理事务)

  皇七子李蒙,承辉四年五月出生,母庶人柴氏(因罪遭贬)。未婚,爵位是兴平王,封地为黔中道巫州。(目前在国子监读书)

  皇八子李茂,承辉六年三月出生,母王皇后。未婚,爵位是秦王,封地为京畿道同州。(目前在国子监读书)

  皇九子李茁,承辉九年二月出生,母陈充容。未婚,爵位是湘东王,封地为河东道晋州。(目前在崇文馆开蒙)

  皇十子李节,承辉九年四月出生,母韦充仪。未婚,爵位是闽慧王,封地为陇右道渭州。(目前在崇文馆开蒙)

  皇十一子李萧,承辉十年一月出生,母徐贤妃。未婚,爵位是豫江王,封地为关内道陇州。(目前在崇文馆开蒙)

  皇十二子李萃,承辉十一年三月出生,母长孙修仪。未婚,爵位是河东王,封地为河南道徐州。(目前在崇文馆开蒙)

  皇帝看罢,想了半天,提笔在八皇子的爵位上改成江梓王,封地改为岭南道广州。其他的皇子,爵位和封地都恰当,照准了。

  等各位皇子知道皇帝的旨意,大皇子最无所谓,他早就有了爵位,也到了封地就藩。皇帝再重复一遍,不过是显示自己一视同仁。可是作为长子,只得了个郡王的头衔,还有什么公道可言的。

  二皇子安心了,管他将来谁即位,父皇给了爵位和封地,爵位是带国号的一字亲王,封地也还算富饶,这辈子就妥了。目前在兵部协理事务,有差事肯定是不能离京的,封地暂时是去不了,可是这份收入还是不错的。

  三皇子心中七个不服,八个不愤,哭了好几场。给的爵位虽是一字亲王,但是跟二哥的封号比起来,明显差一些。给的封地只是中上等,江南虽好,离都城还是有点远。他母妃都当父皇的面寻死了,父皇不封他为太子,而是维持原来的爵位,难道要自食其言不成?

  四皇子倒是痛快,拿了诏书供起来,命令妻妾儿女和一众仆婢,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都城。他上书皇帝,言说母妃过世了,自己身体不好,没有领差事,留在都城也不能为父皇分忧。既然有了封地,想领着妻妾儿女去封地就藩。

  静王那些妻妾都不大愿意去,静王也不客气:“静王的封号说明什么?父皇在暗示本王安静别蹦跶。江州是个好地方,父皇能把江州给本王做封地,已是意外之喜了。都城现在的形势波云诡谲,诸王夺嫡一触即发,那是要血流成河的。”

  静王看了一眼妻妾儿女,又叹道:“本王的母妃是罪人,她私藏毒药,戕害低位妃嫔,在后宫树敌众颇多。外祖崔家也受了牵连,势力大减,现在韬光养晦去了。兄弟中谁当太子也轮不上本王,留在都城作甚?”

  皇帝很清楚老四的想法,仔细琢磨一下,静王确实没什么竞争力,想走就放走吧。皇帝叹口气,同意了。静王给皇帝行了大礼,道了一声父皇保重,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五皇子惠王跟纪德妃商量了一下,父母还健在,他还领着协理刑部的差事,离京就封是不可能的。只能暂时留在都城,静观其变。

  纪德妃的意思,不赞成儿子对那个位置有想法,她惧怕皇后的手段。封了一字亲王,有了还不错的封地,儿子老实的等着,这辈子就赢了。争什么争,一个不好,鸡飞蛋打一场空。

  惠王不愧他的封号,身体虽然不大好,可是脑子够用。他跟母妃想得差不多,母妃尽量与皇后搞好关系,不得罪汝南王氏。自己也与几个兄弟处好,尤其是八弟,咱不惹他,哄着他点,他要是当上太子,也不会针对自己。

  六皇子的外祖家正是范阳卢氏,赵王妃也是卢氏的姑娘,两口子都心中有数。皇后不好惹,有非常的手段,不能正面出击,省得损兵折将。目前没什么好法子,就是静静等待,要是几个皇子斗得两败俱伤,皇后也失了势,被皇帝厌弃,他白捡个位置还行。

  要是八皇弟真得坐上了高位,他也认账,毕竟是皇后嫡子,形势比人强,也没啥可争议的。要是其他兄弟上位,他还真有心一争呢,一切都要边走边看,先不能定论。
  http://www.yqzw5.cc/yq19714/3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