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上幼儿园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李水仙喝了口小米粥,赞赏的看了眼儿媳妇。

  要不说闺女才是爹娘的小棉袄呢。

  这一顿晚饭成了李水仙的主场,杨远信觉着自个媳妇这哪是当了国家干部啊。

  这简直就是把庙里的菩萨推了自个儿坐上去了。

  整个人发光!

  晚上两口子上炕,李水仙后知后觉:“我今儿个话是不是多了点儿?”

  杨远信幽默的回道:“不多不多,也就比小锁跟小柱少那么点儿!”

  两个小孙子,自打会说话之后,话稠的都赶上广播匣子了。

  李水仙嗔怒:“这是嫌我话多呢!”

  杨远信半真半假的叹口气:“你都嫌我落后了,这不,连说句实话都让人不待见了。”

  老两口加一起快百十岁的人了。

  倒也没斤斤计较,李水仙推了推眯上眼的老伴儿:“你也别心急,我听我们所长说。

  这区公所跟派出所还得改。

  到会儿用人肯定还得从优先从这些个委员会的成员里面抽取。

  前面儿的路都是摸石头过河,谁也不知道改成什么样。

  我是觉着咱家现在挺好。

  总不能所有人全都干工作,家里不乱套了。”

  杨远信默默的点点头:“行,夫人说的都对,我给你们做好后勤保障。”

  李水仙夸赞道:“还得是我们家老掌柜的有觉悟,你看看别家的老爷们儿,天天分币不挣,还天天在家耀武扬威,没事儿打媳妇孩子玩儿。

  得是孩子爷爷教育的好,咱们老杨家家风好,我跟翠芬啊,算是掉进福窝了啦!”

  一通马屁拍的杨远信通体舒坦。

  于是花儿市大街的几处大小菜场,出现了杨远信的身影。

  做饭可能做不好,可买菜这事儿,上过两回当之后,简直是手拿把掐。

  哪有什么会不会的说法,端看是不是能认真干。

  不管是谁,回家的早就把菜洗好,稀饭窝头准备好。

  可大部分时间,还是杨远信先到家。

  老公公亲自下厨房,这让当小辈儿的刘翠芬还挺不好意思。

  观察了两天,学着李水仙的样子,使劲儿夸公公。

  不像李水仙,夸的时间久了有些语句显的不那么新颖。

  刘翠芬胜在实心实意。

  杨福平听多了之后,有些犹豫的偷偷问媳妇:“要不,我回来把菜炒了?”

  刘翠芬坚决拒绝:“你又不是没炒过,也就是个能熟,再说了咱家也不是天天吃炒菜,真有那心思,多去清理下鸡窝也行!”

  炒菜这事儿,还就真要点儿天份。

  有的人炒菜,自个儿都咽不下去,态度再积极也没用。

  男同志关于做饭这个技能的分布,仿佛不是南极就是北极,可能赤道上烫脚吧。

  杨福平无言以对,拉上弟弟起早贪黑的一起清理鸡窝。

  估计是次数有点儿多,鸡吓的有点儿不乐意下蛋了。

  某天早上,百思不得其解的李水仙发现这个原因后,气的把两个儿子给轰到了一边儿去:“眼瞅着石头明年下半年就要上初中了,好点儿的学校都得考试,你个当爹也不操心!”(1951年10月,小学学制才改成五年,从1952年开始实施。)

  杨福平抱头鼠窜,刘翠芬深表歉意但是也没忍住背地里笑出眼泪。

  两个小的似懂非懂的拍巴掌。

  杨福平顶住娘爱的巴掌,笑眯眯的问小三跟小四:“咱们换个地方上学怎么样?”

  刘翠芬很是惊讶:“四岁多点儿能上学啦?”

  杨福平轻飘飘的吐出三个字儿:“幼儿园!

  我们粮食局开了个幼儿园,进去能学点儿字儿的那种。

  省的天天跟你去托儿所,我看小锁都快学会洗尿布了。”

  这话倒是不假,人家俩,现在洗袜子都似模似样的。

  刘翠芬长出一口气:“赶紧送,我们托儿所只收四岁以下的,严格来说,他俩现在是属于家长交钱带着上班,忙的时候还得给我打下手呢!”

  小锁跟小柱弄不清楚这个幼儿园是个什么去处。

  但是能认识新的小朋友,不用天天听小宝宝哇哇的哭就挺好。

  于是举双手赞同!

  刘翠芬问婆婆:“是不是还得做两个小书包?”

  李水仙迟疑的点点头:“是吧,咱家谁也没上过幼儿园啊!”

  杨福平拍板:“我先去问问,看都得带什么东西再说。

  就是要书包,现做都来得及。”

  杨福平假假也是个站长,粮食局的幼儿园都是面对职工子女。

  去了一趟之后,老师说的挺详细。

  记了一页纸回来了。

  学费不收,但是人得早点去了,人家都开学半个月了。

  婆媳俩连夜开始逐条准备。

  带上一套换洗的应季衣服,这条杨福平极力强调自家孩子不尿裤子也没用。

  老师温柔的婉拒:“意外情况太多,万一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水呢!”

  说这句话的时候,就看到一个小朋友尿了泡尿,邀请其他两名好朋友一起,试图从老师眼皮子底下突破出去挖土。

  看着老师眼疾手快,两个胳膊夹三个小朋友。

  杨福平立马闭嘴记的飞快,所有的规定,后面都有存在的一个故事。

  还有吃饭的小围嘴,别在身上的小手绢。

  一个小书包,里面放上搪瓷水杯,跟小木碗还有小木勺。

  杨福平强调:“所有的东西上面都得写上姓名。”

  李水仙问儿子:“大名还是小名?”

  呃,这俩小子,知道自个儿大名吗?杨福平也不确定。

  李水仙没得到答复,干脆在身上绣上了大名。

  都四岁多了,不认识现在认!要是叫小名,班里怕是挺多重名的!

  送孩子是个周一。

  李水仙没去,刘翠芬也不好请假。

  杨老掌柜的出山,带着儿子送两个小孙子上幼儿园。

  路上还在埋怨:“你怎么这么不操心,幼儿园都开学半个月了才跟家里说。”

  杨福平无言以对,大红告示贴在局里一个月了。

  自个儿中间就去汇报了一回工作,还是带伤,哪顾得上扫一眼啊。

  以后得加强跟上级联系,不能抱团搞小团体,领导开会说的果然很有道理!
  http://www.yqzw5.cc/yq19666/2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