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都不过是各领风骚罢了
推荐阅读: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拒嫁豪门:少夫人99次出逃
都市无敌战神林北
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苏落南宫流云
妻子被刨腹取子,十万将士归来!
绝世战魂陈枫洛城东
吞噬古帝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山村里的女人
唐若雪叶凡主角小说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河西之地的收复并非是一蹴而就。历经三代君主,这才在嬴驷这代完全收复。
秦献公时期,收复了少粱、庞城、阴晋地区。
秦孝公嬴渠梁主政期间,又先后收复了安邑、固阳、岸门等地。
这场打着‘尊王攘魏’旗号,实则行兵戈之举的伐魏战争,则又收复了雕阴、临晋、元里、合阳、雒阴。
至此,秦国丢失的黄河以西、洛河以东狭长地带。
在历经秦国君主三代人努力,掀起大小战事无数的兵家必争之地,时隔七十九年终是重新回到了秦国手中。
河西之地的掌控,示意着秦国彻底消除魏国压制,将国防前线推至黄河东岸,不用再担心魏军随便大举南下。
还巩固了函谷关防御体系,形成河西高地—函谷关—黄河天险立体防线,进可攻退可守。
更可以以河西为跳板,随时渡黄河进攻魏国河东、威胁韩国上党,是连接关中与中原的必经之路。
除此之外,河西地区土地肥沃,农业极为发达,且靠近水利方便运输,可为后续东出提供便利。
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战略上意义。
这场伐魏之战,标志着秦国崛起成强国,为一统六国埋下基石,此后秦军东征皆可以此为起点!
这场胜利是辉煌的,是傲然的,更是重要的。
也正因如此,余朝阳才会咬牙接下这场大规模兵团作战的任务。
人若上千,扯地连天,人若上万,无边无沿。
此次秦国东出之军,又岂止上万?
之前没亲自上手还不觉得有啥,可这次亲临一线方明白:这大兵团作战真不是人玩的!
且不说是进是退,单单是一个大军调度就能把人搞得焦头烂额。
越是如此,就越明白兵仙韩信的精才艳绝,指挥数十万大军跟如臂挥使似的,无愧兵仙之名。
‘倘若,秦国也能出现一尊比肩韩信的帅才…’
‘何愁天下不平?’
望着因大胜收复河西而歌舞升平的秦军,余朝阳却是隐隐升起一抹担忧。
此战虽大获全胜,可也把他的短板暴露得明明白白。
军事能力不行,或者说带兵能力不行,缺乏绝世猛男那种一往无前的信念。
每一个决策都要三思而后行,瞻前顾后。
诚然,这是一个优点。
但放在战事千变万化的战场上,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缺点了。
说好听点是注重大局观,说难听点就是瞻前顾后。
而且最致命的是,这一缺点还很难纠正。
因为丞相也是这个性子,稳扎稳打惯了,想要改变又谈何容易。
真要可以改变,又何至于在《楚汉传奇》中落得个以死证道下场。
但凡有玄德公的‘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一分气性,他踏马早就带兵冲进洛阳城,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可惜,没有但凡。
丞相的影响,早已深入灵魂。
这也注定了他不会成为像兵仙韩信那般‘背水一战’的绝世猛男。
换作他,指定早早就渡过河畔,再寻战机。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无完人。
天下之大,又焉有全能之才?
‘所谓的王朝基业,不世之功,都不过是各领风骚罢了!’
在正视自己后,余朝阳同自己达成了和解,完成了释怀。
将驻防大权转交给赢华后,余朝阳踏上了班师回朝之旅。
他的舞台在整个秦国,乃至整个天下,唯独不在这方寸之间。
不过由于刺杀的前车之鉴,这次余朝阳的护送人员可不少。
由嬴驷直接管辖的郎官几乎全军出动,个个都是根正苗红百里挑一的老秦人。
而嬴驷给他们下达的命令也很简单:秦军可以全军覆没,河西也可以丢,但国尉不能死。
以一人之力比肩秦军五万虎狼之师,足以见得嬴驷对余朝阳的重视程度。
如此姿态,又怎能让人不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
待兵马行至东部防线的离石时,一直老神自在的余朝阳骤然睁开双眼,手臂轻抬间,一众郎官顷刻驻足,呈警惕姿态扫视着四周。
余大牛皱了皱眉,跨步上前轻声道:“公子,此地有问题?”
其余甲士皆唤余朝阳为国尉,唯独余家乡出身的人喊余朝阳为公子。
这既代表了亲疏有别,也表明了他们的坚定立场。
哪怕在痴傻的二十年里,他们也未曾更改过称呼,恭敬有加。
面对忠心耿耿余大牛的询问,余朝阳没有直接给出解释,只是平静的望向北方。
余大牛顺着视线望去,一道人影瞬间映入眼帘。
这人卧塌在一块巨石之上,身躯消瘦,胡须长垂,身着一席青衣灰裤。
这人的打扮并不出众,甚至可以说是在秦国境内随处可见。
余朝阳为他驻足,是因为对方那独特的气质。
气质这玩意很玄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如司马懿的鹰视狼顾,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二爷的傲骨天生,霸王的磅礴大气,高祖的不拘一格。
千人千面,余朝阳见过不知几何的独特气质,可没有一人像这人一样。
缥缈不定,随遇而安,仿佛参透了自然奥妙般。
其他人往巨石上一躺,旁人只会觉得突兀。
这人却不然,仿佛和巨石融为一体般,他即自然,自然即他。
怎么看怎么顺眼。
上一个给他这种感觉的,还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
http://www.yqzw5.cc/yq18914/3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