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兵权
最新网址:http://www.yqzw5.cc
“微臣明白,不过瓜州铁骑明面上对大周还是十分恭顺的,这两年也没让朝廷抓到什么小辫子,加之瓜州兵马对魏将军十分忠心,西北又民风彪悍,贸然出手恐怕不妥,就算要收回兵权,也得师出有名,有个正经理由才行”,张平安沉吟道。他知道周子明早就想对西北军动手了,估计西北军那里也清楚,只是建国没多久,西域各地又不安稳,还得靠着这支军队震慑边境,这才在明面上有一个短暂的和平期。
就像周子明所说的,西北军那边军饷也没少要,说是下属军队,其实更有点像是雇佣兵的形式。
时间长了,周子明肯定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有猛虎在旁虎视眈眈,岂能安枕?
不过,既然周子明提了这话,他猜恐怕是已经做好了相关部署了。
“你说的没错,西北军在西北各地的百姓们中间很有声望,又战力不俗,这事只能智取,不能硬来,朕今日召你过来也是想把这事参详参详”,周子明认同的点点头。
如果好办的话,就不会拖到现在了。
联想到刚才下棋时说的西域出使之事,张平安试探着问道:“难道陛下是想借西域出使之事做文章?”
周子明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而是带着张平安去了沙盘旁,指着沙盘道:“平安你看,如今天下基本已尽归大周所有,只有西域各小国还在关外独立于世,舆图上缺了一块岂不遗憾?”
“朕心里清楚,这次林爱卿他们出使西域必不会太顺利的,一来是西北各国虽是弹丸之地,却天生叛逆,历朝历代,总是在臣与不臣之间反复摇摆。
二来是有金乌汗王这么个野心勃勃的人在一旁暗中觊觎着,他如何能安然看着西域各国臣服大周?肯定会对此事多加阻挠,不管是暗地伏击也好,还是在西域各国中间挑拨也好,林爱卿他们恐怕都会遇到危险,这是个很好的借口,可以让朝廷插手西北军务,甚至可能要让他们出兵西域。
如果他们借口推诿,正好可以收了魏乘风的兵权,将兵力打散,解决西北军,如果他们出兵平定了西域各国,对朕也没损失,他们兵力大幅消耗,朝廷派兵填充兵源也是理所应当,恰是个两全其美之策!”
张平安听明白了,这次出使西域其实大半是充当诱饵的作用。
也是朝廷对各方的试探。
“陛下英明!”张平安拱了拱手,“不过…,臣记得,之前陛下好似还并不愿意出兵的,瓜州铁骑不稳,万一他们趁机叛变,也是一大祸患,影响朝纲。还有金乌国,既然陛下清楚金乌汗王有不臣之心,为何还要陆续在各地开通关口进行互市贸易呢?岂不是兵行险招?”
“不错,这就是一出险招,朕之前本不愿意走这条路,毕竟兵祸连连,最终受苦的还是老百姓,但是现在情况有了新的变化,朕不得不提前筹谋,等不了那么久了,等平定西域,解决了西北军的后患以后,朕还有下一步的安排,可能会历时几年,甚至上十年,朕已经不算年轻了,必须得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些”,周子明面色平静,带着一股势在必得的凌然之气。。
“至于金乌国,目前还不用担心,哪个王侯心里没点儿野心呢!
他们之前中原大战的时候元气大伤,至少得十到二十年才有可能恢复一些战力,届时我大周四海升平,百万之师,他必然不敢轻举妄动的,而且那时候他也老了。
再加上有推恩令的施行,他娶了那么多女人,生那么多孩子,权力得不到集中、一再削弱的情况下,更加不成气候了!”
张平安看着周子明眼中流露出的一丝轻蔑之色,想说什么,斟酌一番后还是没说出口。
以他对郭嘉的了解,这是一个善于卧薪尝胆式的人物,他真的会甘心安于现状,碌碌一生吗?
不过这话说出来,太惹人怀疑了。
搞不好还沾一身虱子,摘也摘不掉。
所以张平安主动请缨道:“陛下雄图大略,现在一切尽在掌握中,当务之急是西北之事,臣愿意为陛下分忧,正好新朝建立后,朝廷还没有正式委派官员巡视边军,臣愿意前往,配合林大人帮陛下收回兵权,稳固朝纲!”
张平安说这话并不是一时冲动,历朝历代,在遇到重大战争危机或者新朝建立、皇权更替的时候,枢密使作为中央最高军事长官,都会亲自前往西北边境巡视。
一来是代表皇权,巡查安抚,稳定军心。
二来是评估边军力量,只有亲眼查看边境工事,军队训练,粮草储备,将领能力等情况,才能为朝廷的边境决策提供准确信息,以防底下欺上瞒下,同时也带有敲打震慑意味。
三来则是可以顺带处理沿途的藩镇问题,若某个资深将领有尾大不掉、骄纵不臣的迹象,枢密使需要前去协调、宣慰,说是协调,其实就是布局撤换。
朝廷对于这种情况是极为警惕的,比如现在的瓜州铁骑将领魏乘风便是如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之前因为都城在临安,不是那么方便,已经被斩首的郭大人去的时候并没待很久,也没有实际解决兵权问题。
后来迁都以后,还没有再次委派过官员去西北边境。
所以这时候派人去也算是合情合理,不算突兀,也算是张平安的份内工作之一。
他估计周子明今天叫他过来也是为了这事,枢密使之位空悬,可不就得轮到他这个枢密副使顶上。
就是不知道周子明说的情况有了变化,指的是什么,仔细想了想,朝堂上下最近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大事,内外也算一片安定。
不知周子明何出此言。
刚才听周子明没有详细说的意思,张平安也没追问,谨守着做臣子的本分,只能又在心里打个问号。
“平安不愧是朕的心腹,朕确实是这么打算的,不过这次不是简单的巡视,朕会再派一批兵力以做后援,就是现在人选还没定下来”,周子明听了张平安的请缨半晌才道。“不知平安可有合适的人才推荐?”
张平安闻言心里一咯噔,混了官场这么久,他深知伴君如伴虎,从来不会在周子明面前表现的过分睿智和聪明,议政的时候多数是倾听的角色。
听周子明意味不明的说这句话,他不由觉得是不是自己说的太多了。
让他举荐那是万万不适合了,他猜这次派去充作后援的武官估计可能就是以后接手西北军兵力的人,文官武官走的太近很容易被扣上结党营私的帽子。
想完这些,张平安将朝中四品以上比较出名的几个武官都说了一遍,算是不偏不倚,最后再让周子明定夺。
周子明没立刻定下人选,也没说更多的,半晌后才挥了挥手:“朕有些乏了,你退下吧!”
张平安立刻行礼告退。
走出很远,才发觉心口一片冷汗。
这种时刻都要揣测上意,谨言慎行的工作,也不知道做久了会不会得心悸之症,唉!
此时,梁福默默进殿,轻声提醒道:“陛下,该服药了!”
周子明没动,还保持着用手撑着额头的姿势,也不知听到没有。
片刻后,梁福又轻声提醒了一遍。
周子明才抬起头,叹了一声:“吃药有用吗?我这都是陈年内伤,恐怕什么灵丹妙药也没用吧!”
梁福顿了顿,劝道:“陛下,金御医最近又改了方子,许是有用呢,吃了总比没吃强,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最后这句话终于打动了周子明,他伸手接过梁福手里的药丸,一把丢进嘴里嚼碎了咽下,随后用清茶漱了漱口,道:“别告诉皇后。”
“奴才知晓!”梁福恭敬地弯了弯腰。
周子明吃完药不自觉摸了摸胸口,还是像石头压着似的喘不过气。
不过最近他也习惯了。
想起一事,侧头问道:“最近小郑子怎么样?”
提起大徒弟,梁福脸上更加露出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笑容,回道:“武师傅说他最近武艺又精进了不少,这孩子聪明、上进,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现在跟在太子身边学东西,人是越发伶俐了。”
“是吗,看来你眼光不错”,周子明笑了笑。
梁福赔着笑脸,小心翼翼接话道:“还是魏公眼光好,是他一眼相中的,否则奴才哪儿会收了他。”
提起这个人,周子明默了默,没再说话。
梁福也识趣的沉默了,站在一旁。
高高的宫墙挡不住肃杀的秋风,一片枯黄的落叶兜兜转转被吹进殿内,掉在桌案上。
周子明轻轻拿起,端详了一会儿,一把捏碎了。
不管他还能活多久,他一定会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喜欢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http://www.yqzw5.cc/yq18890/7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qzw5.cc。言情中文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yqzw5.cc